读故事阅智慧
三“读”《司马光砸缸》
活动缘起
户外游戏结束后,老师与孩子们漫步在楼道,一起欣赏着楼道两侧墙面上的故事内容。一位小朋友指着墙面上的故事说到:“这是《司马光砸缸》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其他小朋友回应到:“《司马光砸缸》故事我知道、我也看过这个故事、司马光他很聪明、掉缸的小朋友太危险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成为了孩子们的热点话题,追随着孩子们的关注点,借助三“读”方式,打开幼儿的智慧之门。
阅读与思考
基于三“读”一“论”的途径,通过“倾听对话——捕捉兴趣点、解读需求——识别关注点、明晰价值——获取延展点”的路径,支持幼儿深度阅读与思考。
一读“识”故事
——倾听幼儿对话,在共读中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共读活动中,幼儿对司马光的外形充满了好奇,表达了各自的疑问:
“他是男孩怎么还有长头发呢?”
“他是哪儿的人呀?”
“我只是在书里看到过,没见过他真人”,“他是古代人,这是传下来的故事”。
“对,这是很久以前的故事,司马光是很久之前的人”……
聚焦对司马光的兴趣点,孩子们现场分小组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途径进行搜索,寻找答案。
教师支持幼儿用绘画表征的方式将司马光的简介和故事内容进行墙面呈现,打造可“视”、可“说”的学习环境。
二读“说”感受
——营造宽松环境,在表达中解读幼儿需求,识别幼儿的关注点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运用小组阅读的方式支持幼儿多角度对司马光优良品质及故事情节充分表达,识别幼儿的关注点走向。
针对司马光人物
孩子们针对故事中司马光的表现,抒发着自己的不同感受……
“司马光是一个会思考、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都不会想办法干着急了”。
“司马光是一个善良、助人为乐、勇敢的人,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能在危险时候看到周围的石头来救人”。
“司马光遇到事情能够沉着冷静的对待,而不是像我们总是用哭来解决”。
“司马光一定是一个爱学习的小朋友,要不然怎么那么聪明呢”。
……
关注点:乐于思考、遇事冷静、善良勇敢
针对故事情节
“捉迷藏时每位小朋友都藏到不同地方,但掉进水缸的那个小朋友的行为特别危险,我们不能向他学习”。
“他们那么小,没有经过大人同意,就爬到假山上,这样很危险”。
“虽然那个小朋友掉到缸里,但是我觉得他们的游戏很好玩,我也想玩这个游戏,但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我想,以前的小朋友们玩游戏不像我们现在有游戏规则,所以,会在游戏中发生这样的事情”。
……
通过幼儿的表达,借助前写书“独特”的表达方式进行记录,在孩子们的感受中找准关注点。
关注点:危险事情、游戏要有规则
三读“论”观点
——参与幼儿讨论,明晰价值,在“论”点中获取幼儿的延展点
幼儿在活动中,能表明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体现其语言交流、思维发展、认知水平的综合能力,是其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法。为此创设第三次阅读空间,在“论”观点中支持幼儿进行对话式思想交流。
胡轩毅:我觉得其实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救出来掉进缸里的小朋友,方法不只是一种。
白穆远:对呀可以用绳子。
李昀臻:这个小朋友的平衡能力不够好,要是我就掉不下去。
田桉玥:那个小朋友太没有安全意识了,如果他早知道这里是危险的,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叶子骞:他那么小所以没有安全意识呀。
张嘉米:我妹妹就没有安全意识,因为她很小。
谭诗雨:小,可以学习呀,问大人都能行。
教师: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弟弟妹妹掌握安全技能来保护自己呢?
马晨悅:我们可以进行安全宣传,就像护牙宣传一样。
李约: 可以用安全标志提示。
李若兮:也可以告诉他们玩游戏时要提好规则。
卢鹤淳:可以往里面不断的加石头,这样水就可以流出来了,小朋友可以踩着石头在水面上呼吸。
郭梓绪:对,水是有浮力的,有浮板就好了。
白穆远:水缸破了,对小朋友其实也是有危险的。
……
基于幼儿的交流找准内容的可“探”点,进而分解驱动问题:
浮力实验“探”方法
实践与推进
通过深度学习,依据幼儿的兴趣点、思考点、问题点,以“三进阶”方式支持幼儿有意义的活动延展。
问题激活–唤醒幼儿内驱力
问题一:你们都知道哪些安全技能来保护自己呢?
我知道用电安全、上下楼梯安全
我知道消防安全
我知道用剪刀安全
……
通过幼儿的分享共汇总18项安全内容。
问题二: 这些安全技能你们都掌握了吗?
有的不太清楚
没有完全掌握
……
问题三:我们怎么掌握这些安全技能呢?
可以问爸爸妈妈
可以查资料看百科全书
可以看安全动画
可以问哥哥姐姐
……
随着孩子们对安全技能的认知需求,以多途径学习方式支持幼儿搜集安全知识,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驱力。
经验共生–激发幼儿学习力
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同样重要,运用“费曼学习法”,促使活动从有效的输入到重视输出,实现“共成长”。为幼儿搭建更大的输出平台,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认知与理解。
安全知识竞赛(验证式输出)
进班调查采访(交流式输出)
分组协作设计海报(策划式输出)
安全海报宣传(表达式输出)
智性促做–赋能幼儿创造力
安全实验云课堂
“对话”不仅需要“慢下来”,更要能“深下去”。本次活动通过漫读的形式,与幼儿一起走向故事的更深处。在“一读一倾听”、“一读一表达”、“一读一讨论”中深度对话,激发幼儿深入思考、深度互动、深层联结。幼儿在对话共生中,重构生活经验。
扫码关注我们
供稿:刘亚婷、唐秀芳
编辑:郑艳君
班级:星星班(大班)
审核:保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