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内驱力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写在前面
上周四,杠精妈妈找到土老师,试图通过了解内驱力,收获一枚自己主动学习的孩子。请戳文章: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内驱力满满?
这一次,她又来了,她想知道——在让孩子坚持兴趣、爱上学习的路上,内驱力怎么总掉链子,动不动就失效。

内驱力 vs 兴趣

01.

 孩子为什么总是开头很有内驱力,

 过不了多久就想放弃

杠精妈妈:我想知道,内驱力能不能让兴趣爱好更好地坚持下去。比如我儿子看他好朋友学尤克里里,任课老师正好他也喜欢,他就非要学。我们给他买了琴,交了费,但是他学了几次兴趣就明显低了,回家也不好好练习,说不想学了。我就很纳闷,刚开始不是很有内驱力吗,怎么一下子又想放弃了呢?
土老师:嗯,我听到你的困惑了。首先说,如果一个孩子在某方面有内驱力,那他会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也更能坚持。但是你说的情况,孩子刚开始对尤克里里感兴趣,是因为他的好朋友在学,他喜欢的老师在教,这不是内驱力,这是外部吸引。孩子对此表现出好奇心,想知道弹尤克里里是怎么回事,萌发了初始的兴趣。
杠精妈妈:就是说,虽然他自己说想学,但其实主要还是外部影响,跟内驱力就没啥关系?
土老师:可以这么说。然后,孩子真正上过几次课以后不想学了,这也谈不上内驱力没有了,可能是孩子起初的兴趣和好奇心减弱了,也可能是孩子真的不喜欢或者并不适合。具体是哪一种原因,需要观察判断,也需要分别对待。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寻找兴趣的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允许孩子充分探索,并在探索中试错。这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急不来。
杠精妈妈:嗯,那我的确是操之过急了。希望孩子对一个东西感兴趣,就马上能有充足的动力,然后坚持下去。这可能是因为我小时候很早就找到了那个感兴趣的东西,就希望孩子也能这样。再说了,一个人也不可能学啥啥都好啊,是我期待又高了。
土老师:杠精妈妈,你这个觉察能力蹭蹭蹭地在提高啊!
杠精妈妈哈哈哈,一般一般,全村第三~~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02.

 坚持了5年,

 孩子的内驱力怎么突然就没了?
杠精妈妈:那我再多问问啊。我还遇到过一种情况,朋友家的小孩学了5年钢琴,突然就不学了,说放弃就放弃,我都替他可惜。你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内驱力还能突然就没啦??
土老师:在学习钢琴这件事上,什么原因让你觉得很可惜?能具体说说吗?
杠精妈妈:从我自己来讲,倒不是说希望孩子能成为钢琴家,至少他有一个特长,也能从弹钢琴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至于为什么觉得可惜?我们都觉得学了这么多年,付出了很多努力,也达到了一定水平,应该坚持下去,善始善终吧。这一放弃,以前所有投入的时间、金钱,不是都白费了么?
土老师:你还真说出了很多家长的想法,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既然投入了就应该坚持。
我们可以多往下想一想:
    · 人生中有那么多的事情,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要坚持吗?
    · 坚持多久就不可惜了?就值回投入了呢?
    · 是不是我们家长自己对“坚持”太执着,赋予了它太多意义?
    · 除了结果,坚持的过程就没有意义吗?
孩子学了5年钢琴,他一定从中获得过快乐,学琴过程中他逐渐积累了掌控感,从中获得了自信心;某个时刻,他弹出来的旋律曾经浸润过自己的内心;说不定在班级开联欢会时,还能弹奏一曲,这不都是他学习钢琴的意义吗?既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成为钢琴家,那他究竟能坚持几年就不那么重要,这几年对他来说本来就有意义。
杠精妈妈:嗯…………我觉得,我得再多花时间,好好想想。
土老师:嗯,明白,咱们刚刚谈的很多内容确实也是我们每个成人自己内心很深层的价值判断。
杠精妈妈:确实,你这么一说吧,至少我纠结的点大部分就不在孩子这儿了。
土老师:对,你这个觉察很重要,也很深刻。我们在养育中纠结的点,很多时候,其实和孩子无关。
当然,我们也不是鼓励孩子就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今天学这个,明天就改学那个。习惯的培养和建立,在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上能够表现出坚毅的品质,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呢,兴趣爱好的培养就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自己的主观意愿是所有因素中最需要考虑的一个。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要过多地去塑造孩子,只需要提供一个安全有爱的环境,允许孩子自己去探索。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03.

 孩子只会看动画片

 才不会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点。
杠精妈妈:我要是什么也不做,孩子只会看动画片,他才不会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点。
土老师:不是什么也不做,是不要过度干涉和引导。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尝试,刚开始可能纯粹是出于好奇或者一些其他的外部吸引,随着接触更多,他可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这时候内驱力就发挥出来了,也会更好地坚持下去,我们要尊重这个过程。在玛利亚·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元素,一个是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另一个就是有准备的环境。两者的结合,孩子本自具足的这个力量才能发挥作用。这正好对应到我们上一次聊天时说到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杠精妈妈:明白了,1)耐心尊重过程,2)内外因都不能少。
土老师:是的。另外,我很想说的是,你对孩子的观察或者说预判,一定基于各种各样的条件,比如,孩子当时的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的状况、家庭长期的引导与培养等等。需要提醒各位家长,这样一种评判、一种不信任,对孩子来讲是不公平的,很可能会推着孩子往家长反对的方向发展。
杠精妈妈:这次我们抬杠怎么这么深刻啊……
土老师:我也有同感。那些看似只是关于这样做还是那样做的简单问题,其实可以挖得很深。所以,也要谢谢你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内驱力 vs 外部目标

01.

 那些为了成绩玩儿命学的乖孩子,

 都是因为有内驱力吗
杠精妈妈:有人说鸡娃不好,但是我看到很多高级鸡娃。父母不打压孩子,很会鼓励孩子,孩子都挺爱学习的,看同学上了什么好的课外班,也都主动要报名。机构老师现在“段位”也都蛮高的,对孩子的喜好拿捏得非常精准,夸得孩子也都挺乐意去的。当这些外部支持非常强势的时候,也看不出来孩子是否有内驱力,尤其是那些懂事的孩子,越大越能理解父母,憋着劲朝目标努力,很多时候不见得有多少内驱力,但是为了那个目标还玩命学呢。这样能行吗?我总觉着好像哪儿不对劲。
土老师:说到这个问题,我就得给你介绍一个心理学小知识点。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孩子学习一般有三种驱动力,分别是认知驱力、自我提高驱力和附属驱力。认知驱力是希望获得知识、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动机,类似于我们平时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自我提高驱力是指,努力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在学校和家庭里的地位,比如如果考第一名,在同学中就会很受欢迎;附属驱力是说,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赞赏、奖励和表扬等。比如考试考得好,妈妈就奖励孩子一个他很想要的礼物。
这三种驱力都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很多孩子在学习上,也存在着三种动力的混合。如果我们细细分析这三种驱力,你会发现,认知驱力是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也就是出于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后面两种我们称为外部动机,孩子不是喜欢学习本身,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其他好处。虽然都是学习动力,但是认知驱力是一种更持久、更稳定的动力,更能帮助孩子应对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
孩子有学习的外部目标、外部动力也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完全是外部动力,那就可能会有隐患。比如孩子如果只为了物质奖励而学习,就有可能把学习当做跟父母讨价还价的工具,你不给我买礼物我就不学了;再比如孩子如果太沉迷于“第一名”光环,碰到某一次考砸了,他可能接受不了这个挫折,变得一蹶不振等等。所以我们还是要兼顾内外动力,让它们都能发挥作用。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02.

 如果用外部动机取代内部动机,

 孩子不就能沉迷于学习了吗?  
杠精妈妈:刚才说的那些外部驱动的东西(父母、老师的鼓励,强烈的目标感,同辈的竞争)能变成内驱力吗?
土老师:你的意思是说,希望通过外部奖励、目标、竞争等这些外部的动力,让孩子获得学习的内驱力?
杠精妈妈:对呀,毕竟你说了内驱力更稳定更持久呀,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沉迷于学习不能自拔呀~
土老师:我理解你的期望,但是外驱力不能变成内驱力。如果孩子是因为外在目标而学习,那不管他表现得多喜欢学习,其实还是外部驱动的。同时,就像刚才说的,如果外部动力过度了,他就不能享受学习本身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还有可能破坏内驱力呢。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如果孩子能体验到学习本身的乐趣,比如求知的快乐,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等,那他就有内驱力。
杠精妈妈:唉,好吧,那我知道了……
那如果孩子认知驱力不强,比如孩子本身有点厌学,我能不能先可着后两种驱力用?先通过外部激励让外驱力顶上,这样确保学习先不掉链子呀,然后等时机成熟了,再慢慢培养他的内驱力?
土老师:……我觉得这样做不合适。
其实孩子天生对未知的世界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也就是学习内驱力本身就有。如果你觉得孩子不喜欢学习,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他的学习内驱力遇到障碍,被压制了,就像一块石头压在一棵小树上,它不能自然地生长了。我们要做的是搬开石头,而不是拼命给它浇水、施肥,那样不解决根本问题。孩子的学习也一样,当他没有内驱力的时候,你一味用外部刺激激励他,就像过度浇水、施肥一样,劲没用到点上。
比如我就见过一个孩子,他学习成绩很差,也没有什么学习动力。父母非常着急,就给他报最贵的一对一补习班,还曾经找过当地最好的老师辅导功课,在物质刺激上也不手软,只要是喜欢的东西都买,希望能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结果呢,孩子还是不学习,有一次还一直不开门,不让补习老师进自己房间,搞得大家都很尴尬。其实啊,他父母做这些都是徒劳,孩子的根本问题不在这。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想学习呢?原来,孩子爸妈也都是老师,从小对孩子学习要求非常高,有时候做错一道题,妈妈就会严厉批评甚至责骂;爸爸是英语老师,孩子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爸爸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这是读的什么呀,太不标准了!”就这样,在爸爸妈妈持续的打击下,孩子在学习上非常受挫,一点自信也没有了,他就觉得自己很笨,什么都学不好,到后来干脆不学了。
所以你看,压住孩子学习内驱力的那块石头是父母持续的打击和由此导致的学习自信心丧失,如果我们不顾这一点,拼命给孩子报班找名师,这就是不顾石头的存在而拼命浇水施肥,这当然不行。父母真正要做的是,停止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慢慢恢复学习自信,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这才是搬走石头,让孩子恢复自主成长。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03.

 油盐不进的网瘾少年,

 感觉他们已经没有内驱力了,

 还有救么?  
杠精妈妈:土老师,你这个例子我懂,很形象。但是,有一点我必须得跟你杠。我见过那些根本没有内驱力的孩子,在学习上完全自暴自弃,沉迷于网络和游戏,这时候我难道也不能用外部动力吗?如果再放任不管,孩子不都废了吗?如果奖励没有用,我就强制管教,一定要把孩子从网络游戏中救出来。
土老师:看来你非常想帮助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希望他们能走上正向的成长轨道。这个初心我跟你一样。但是我想问你,对于这些孩子,你用外部的奖励、诱惑甚至是你说的强制管教,效果如何?
杠精妈妈:额..……一言难尽,感觉这类孩子就是油盐不进。我遇到一个朋友,他方法都用遍了,孩子依然不学习,所以你说这种情况可怎么办啊!急死人。
土老师:就如你所说,对于那些所谓的“网瘾”的孩子,你用外部动力去刺激他,是没有用的,他们好像丧失了内驱力,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他玩游戏特别有动力,屡战屡败,乐此不疲,甚至熬夜打怪升级
杠精妈妈:是啊,我感觉就是万恶的游戏让他们丧失内驱力
土老师:我相信你又说出了很多妈妈的心声。但是我们还是要理智分析一下这件事。对于刚才说的这类孩子,我们不能说他们丧失了内驱力,只能说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内驱力,因为很明显,他在打游戏方面非常有内驱力!当然,我们更希望孩子把内驱力用在学习这种更利于他成长的方面。这就要思考,为什么孩子丧失了自己对世界本来就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选择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
按照之前咱们说过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潜力,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会自然地朝着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的方向发展和成长,他们有动力学习、探索,渴望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等。如果他们在生命中某个阶段开始朝着大家不认可的方向发展,那是因为他们在正常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美国心理学家加利·兰德雷斯在他的《游戏治疗》一书中,把这些偏离了正向成长轨道的孩子称为“适应不良”的孩子,他说这些孩子“缺乏能够把自己的内驱力转化为开放行为的足够自信心,所以他们会用间接的方式促进自我实现,放弃尝试更具有建设性和高效的方法”。这句话很难懂,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孩子不能从学习那里获得自信和自我实现,就会通过另外一些方式,把内驱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网络游戏。
我接触过很多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其实他们都在学习中受了很多打击和挫折。刚开始可能只是成绩一般,动力也一般,但还不至于放弃的那种,但是父母希望他可以更好,要求他更努力,还经常唠叨他不努力,不认真,不如别人,这样不断地指责和否定让他更不想学习,他越不学父母越不接纳,就这样恶性循环,最终变得丧失了学习内驱力。但是在游戏中,没人评价、监督和强迫他,他可以体验到打怪升级的乐趣和成就感,游戏成了他逃避现实,追求自我实现的避风港。
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孩子从来不缺乏内驱力,谁都希望向上成长,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只不过,如果他们在正向成长的方向上“适应不良”,他们就不能通过建设性的方式(努力学习)获得自我实现,而是要借助其他的不良方式,如沉迷于网络。
杠精妈妈:我终于明白啦,游戏不是孩子不学习的罪魁祸首,而是孩子学习受挫之后逃离的出口,孩子希望在游戏中追求自我实现。所以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还得小心保护好啊!
土老师:从根本上说,是的。你能接受这个观点,真了不起。
杠精妈妈:那不还得感谢你啊!土老帽儿~
……哦不,土老师。

土老师:。。。。。。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写在后面

杠精妈妈决定,今天先到这里,下周继续杠。

杠精妈妈 vs 土老师下期预告:

内驱力是如何被破坏的,又该如何找回?

欢迎围观,也欢迎更多人在留言区一起抬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级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内驱力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