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班适应课程?
拥抱、挠痒痒,
都是?
都是!
什么是课程?这就是课程!
开学第一日的朋友圈
开学第一日,朋友圈,一老师分享了几张照片,照片画面上,基本都有娃在哭,旁有老师阿姨,或爱的注视,或拭泪,或擦鼻涕,或抚触,或搂抱,……照片上一排主题词,“什么是课程?这就是课程!”
对对对,我禁不住在下面跟了三个大拇指。
为什么?
孩子上幼儿园来,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环境,安全感减少,爱感缺乏,拥抱与爱是孩子最最需要的,满足孩子当下合理的爱的需求,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受欢迎的,老师是喜欢他的、接纳他的,这就是课程!
开学第二日的走廊上
开学第二日,透过长长的走廊,看见有群孩子笑成一团。走近一看,原来是老师在和孩子们挠痒痒呢。瞧,哭泣的停止了哭泣,严肃的露出了微笑,爱笑的咯咯笑出了声。孩子们挠痒痒欲罢不能,有的身体躲闪着,脸上却快乐地笑着,有的主动要求来了一次又一次,一张张稚嫩的脸儿在挠痒痒中开成了一朵朵花,老师也笑得似乎喘不过气来,……什么是课程?这就是课程!
为什么?
孩子上幼儿园来,情绪不稳,小班第一个教育目标就是稳定新生情绪,如何稳定?传统教育,虚拟的童话故事,告诉孩子,笑比哭好,要做笑娃娃,不要做哭娃娃。好吧,这个道理谁不知道呢,家里的大人讲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娃就是忍不住要哭。因为他害怕啊,他紧张啊,他难受啊,他忍不住啊……而挠痒痒呢,犹如一个母亲面对多个娃的午后嬉戏,爱意满满,自然亲切,孩子觉老师亲近,自然笑脸展开,自然融入。这就是课程。
开学第三日的桌面游戏
开学第三日,老师阿姨,各陪两桌,与娃互动。有娃建构了一把手枪,一脸喜悦地给老师看,老师回以满脸的欣赏,用动作与语言给娃送上赞意。对面一娃见了,拿了几个插塑要老师帮他做把枪,老师立即伸手拿过,与孩子一边聊一边操作,两三句话后好了,给娃,娃好开心。旁有一娃,在老师建构时,一直侧头过来观察着,老师在插好插塑伸手抚摸了一下这个孩子的头,娃抬头与老师对视了一下,又低下头专注插塑。什么是课程?这就是课程!
为什么?新生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本来是被众星捧月的独苗,本来成人与孩子比为是2:1,4:1,甚至是6:1,现在呢,是3:40,三个成人要照顾四十个孩子,这其中的变化是不是太大了呢,所以,如何使每一个孩子缩小家庭与幼儿园的差异感受,能关怀到每一个孩子,这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桌面游戏中,老师与阿姨分桌轮流与娃互动,这样不仅能顾及每一位孩子的感受与需求,及时送出我们的关怀,而且能迅速了解孩子,有针对性稳定孩子情绪,帮助孩子近距离与老师接触,产生亲近感,这就是课程。
适应课程,五化助创生实施
一、意识化——
尽快建立亲密的师幼感情
是小班适应课程创生实施的核心
新生入园,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帮助孩子摆脱入园焦虑,迅速适应幼儿园生活。这里有着一系列的功课要做,然而所有功课中最基础的、也是最最核心的,是老师与孩子迅速建立亲密的师幼感情。
老师首先要拥有这样的意识: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问话,都是在帮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前文中,与孩子拥抱、挠痒痒等就是小班初期最好的课程。而且,老师还要拥有一个重要的意识,那就是把对每一个孩子的爱都要表达出来,注意,是表达出来。尤其是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当哭宝宝被老师怀抱,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那些被我们冷落在旁、眼睁睁看着你、却不哭不闹也不笑孩子心田里的失落与痛苦。我们一定要有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而且大声表达出来的强烈意识与行动。
二、生活化——
课程渗透在生活环节里
要作为小班适应课程创生实施方向
在传统课程中,我们常常通过童话、儿歌、歌曲等一节节课,来帮助孩子理解上幼儿园这个事,帮助孩子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自己吃饭睡觉尿尿,并认识同伴找到归属感,爱上幼儿园。这样的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而且课程追求有效性,每一天的课程内容都需要孩子即时掌握。所以,幼儿园里这样的生活节奏,与孩子入园以前那散漫自由的家居生活节奏是迥然不同的,带给孩子截然不同的感受,孩子自然产生不适应感。
所以,我们需要将小班课程进一步生活化,与孩子入园前的家庭生活衔接,将课程渗透在孩子一日生活里,把来园离园、两点一餐、午睡、上厕所、散步、师幼同伴的交流与嬉戏等等,都看做是课程,而且要有意识放慢这些环节或生活活动的速度,把握教育的时机,适时自然渗透进去,作为小班新生课程创生实施的方向。
三、趣味化——
孩子觉得幼儿园真好玩
要成为小班适应课程创生实施常态
传统课程过程严谨,结构完整,从活动开始,激发兴趣到新知识学习再到反馈展示,这与孩子在家庭中可以自主探索、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这让刚从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如何适应?
所以,小班伊始,我们一方面要少开展集体教学,多让孩子游戏;另一方面,我们要让课程成为有趣的探究活动,让孩子觉得真好玩,从而喜欢上幼儿园。例如,传统课程中,我们有带领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的课程,我们可以把自主权交给孩子,用语言激发孩子探究欲:“孩子们,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有许多宝贝呢,那我们都来做个寻找宝贝的人。那今天想去哪里探宝啊?”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参观幼儿园厨房、保健室、保安室、多功能室等,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熟悉幼儿园工作人员,建立亲近感,来适应幼儿园生活。
四、有序化——
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有序推进
是小班适应课程创生实施的保障
我们都知道,小班新生适应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喜欢上幼儿园,但细究,其实涵盖许多内容。例如,新生情绪的稳定、师幼感情的建立、幼儿园环境的了解熟悉、班级常规的建立遵守、独立能力与自理能力与培养等等。这么多目标,如何在短短一个月里帮助孩子达成呢?
此时,就需要老师将目标进行阶段化,根据孩子适应情况有序推进。首先,我们要明确,让孩子情绪稳定是第一步,如果说孩子笑着上幼儿园这是显性目标的,而隐性目标就是孩子觉得自己是受欢迎的,他能感受到老师喜欢他,幼儿园这个环境接纳他。所以,建立师幼感情,创设自由快乐顺应接纳的幼儿园生活环境,这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等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了,我们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这两步的次序是不能颠倒的,先适应,再培养,这是小班适应课程创生实施原则。
五、个性化——
考虑儿童需求个性化实施
要成为小班新生课程创生实施追求
传统课程需要全体孩子大块时间端坐那里,遵守一定的规则去聆听去学习,这与孩子上幼儿园前与家人自主随意,一对一或几对一个别化的交流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叫孩子如何适应。而且,小班新生传统课程基本都是情绪情感、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而事实上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能力差异性很大,所以建议尽量不要一刀切。如果孩子早就做到了,还上这样的集体活动就会使孩子感到一种无趣,觉得幼儿园里不好玩,从而影响孩子的幼儿园适应。
所以,老师不仅需要将课程生活化,而且需要将课程个别化个性化处理,不仅减少孩子集体枯坐的现象,而且要照顾孩子的发展水平。例如,培养孩子独立走进幼儿园。据笔者观察,一个班级里只有个别孩子做不到,而且大多原因在家长身上。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来园时间,家长抱着孩子送进来的那一刻,一边自然而然将儿歌关键句读出来,一边抱过孩子,然后笑眯眯提醒孩子,也是提醒家长,明天自己独立走来上幼儿园。然后,我们可以用儿歌来表扬全体孩子,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关注儿童需求、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创生课程,生活化、趣味化、个性化实施课程。小班新生适应课程,创生实施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