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
选人?
演戏?
现在的评优课少多了,好事!可还是有!幼儿园集体教学虽说是中国特色,但到底还是有其存在意义的。
一个单位总就那点名额,有的,没人报吧,多方鼓动,愁。有的,有多人报吧,也愁,PK必然。手背手心,谁都是要好的,删了谁都于心不忍。
但愁归愁,看见多人报,心里还是挺高兴。教育本就是培养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首先教师得就是这样的人。
走在教育专业化的道路上,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只有积累才有精进!
、
PK,常遇此况,如看教案,难分伯仲。
每人评课自有标准,个人首看教育内容,同时看三点:创造性、时代性、长远性。
创造性,是否建立在儿童经验之基础上,有趣好玩又有挑战性?
时代性,是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长远性,是否会带给孩子一生长远发展?
PK,常遇此况,课好者未必演好,演好者未必课好。
真所谓鱼与胸掌不能兼得。选谁,便成了个难题。
选课设计好的,但害怕表演效果不好,影响了名次。选演的好的,课需再设计,PK也体现不公平。
选人还是选课?个人答案:选课。
选课,是对教育思想的尊重!是对教师创造力的尊重,是对专业的尊重!是对公平的尊重。
一个学校,上课好的或者放心出去上课的,也许永远是那么几个!每次有机会,如都选这样老师出去上课,一个学校会形成某种“专业垄断”,部分教师会失去对专业成长的热情,学校会失去向上生长的勃勃生机。长期下去,一个学校的最后,就如有的学校,如有类似活动,无人报也。
而这个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学校,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是需要机会、特别是需要一些关键事件上的磨炼。如果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发展,那么学校的某些班级势必会形成洼地,而这些洼地最后沉陷其中的是孩子,结果带来的是不公平的教育。
就如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孩子,评优课要面向每一个教师,教育管理要面向每一个教师。
PK,常遇此况,上课就是演戏,其实不然。
选了课,有些教者可能的确也不太会“演”,但只要努力,带着真诚,带着激情,短时期内,我们可帮助其努力达成。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个人的努力、团队的鼓励,饱含期待下,教者小宇宙爆发,一定会有改观。
更何况,当今教育理念已经发生改变,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应是孩子表演的舞台,孩子才是表演的主角。
教师至多不过是一个串词的主持人,能“接住孩子抛来的球再抛出去”。一个好的老师,愈少词愈好,愈退后愈好。
有时,愈是传统理念上的会上课会表演的好老师,教师演技愈是厉害,课堂结构愈是高控稳定,愈是掌握了上课主动权,有时愈是剥夺了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愈不利于孩子成长。
所以,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师幼之间真实平等的互动,是真诚滚烫的情感流动。一个好的课堂愈低结构愈好,愈朴实愈好。
最后,想强调,上课不是演戏,但需激情投入。是以情感激发情感,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以一朵云儿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