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得知,
Z老师接连几天,
与新生家长交流到深夜十一点。
嘴上唏嘘,心里疼惜。
开学季,新生入园,
一天下来,
幼儿园老师的精力体力,
已是大大透支。
等到休息时间,
幼儿园老师需打起十二分精神,
接受家长询问,
告知孩子情况,
希望家长放心。
所以,入园关,
不仅仅是孩子的,
更是家长的。
那如何帮助家长过好“入园关”?
案例分析
1.国人界限感不明,一个努力上进的幼师工作远远不止八小时。班内延伸到了班外。
2.幼师的工作是需要面对两种人群,孩子和家长。想把幼儿教育做好,家长工作绝对一样重要,只有家园同步,我们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3.深夜不放心、询问的家长是少数,更多的是不询问、不好意思打扰的家长,他们把担忧放在心里,旁观着幼师,期许着自己孩子能得到老师的关注。
4.如若开始感觉关注不够,后双方也没有良好互动,也许稍有风吹,“一根稻草”就足以引发家园矛盾。
所以,开学季,幼师需要尽早展现爱生风采,需要尽快建立家园信任感,帮助新家长过好入园关。
如果您是一位如Z老师那样的幼师,请看下去。
推荐两法
一、给班级里每位新生做新生入园观察日志,让家长通过阅读了解幼儿园,了解老师,了解孩子在园表现。
二、通过家长会、qq群、班级网站等向家长宣传或者推送有关新生入园家长应知的各种小文,引导家长了解新生入园各种状况。
小文可以网上转载 ,或者自己撰写。例如早晨如何送比孩子入园?傍晚接到孩子第一句话该如何说?孩子为何刚上幼儿园没几天就生病?等等。
这种小文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及时传送,起到预先告知、困惑答疑、家园合作引领等作用。
这两种方法相结合,从理念和实践来帮助家长减少焦虑,增强家园信任感,过好“入园关”。今天重点介绍新生入园观察日志。
新生入园
观察日志
何为新生入园观察日志?
用聊聊几语进行客观描述,连续真实记录每一个孩子的入园表现。
为何要作新生观察日记?
1
“我”要用客观真实的记录,
来帮助“您”过好入园关。
孩子第一次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牵挂着每一个家长的心。不在身边的孩子吃得如何?睡得如何?有没有被欺负?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如何?家长恨不得自己能跟在孩子身边,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每一个动态与细节。于是,一个个微信一个个电话。
所以,与其家长来询问,不如老师主动告知,用新生入园观察日志将孩子一日表现透明化公开化,昭告家长,“一种透明公开的政策,减轻了民众的焦虑”。
2
“我”用行动主动告诉“您”,
“我”爱班级里每一个孩子。
每一次新生家长会上,我们都会和家长说,请您相信老师,相信孩子,请您放心。可是我们与家长素味平生,如何让他尽快相信你?
有人说,与其说千万次,不如做一次。与其等着你问,不如我主动告知,所以采用三言两语记录下班级每一个孩子最初几天在园表现,把被动的工作主动化。
我们要用行动告诉您,我们爱班里每一个孩子,一个也不会少。因为我们深深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他家庭的整个世界。
3
“我”要记录“每一个”孩子,
不会疏忽了那些乖巧孩子。
新生入园最初的日子里,老师的注意力几乎都在那些情绪不佳的孩子身上。
而一些孩子,不哭也不恼,不笑也不烦,乖巧温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如课堂里的中等生,不太吸引老师的注意。
可是,往往这样的孩子,将悲伤关在心里,将情绪锁在心里,他的孤独、他的害怕,憋在心里,难以释放。
许多时候还不如那些哭闹的孩子,情绪尽情释放了,还有机会享受到老师的抚慰。
所以给每一个孩子做一份最初入园记录,也是迫使自己不要疏忽了那些貌似不哭似乎很乖巧的孩子们,让教育尽量做到公平性。
4
“我”要记录孩子最初印象,
成为孩子一生的珍贵资料。
宝宝入园观察日记,对于家长来说,可以了解情况减轻焦虑;
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他最初入园印记。这份记录,也许能成为孩子一生珍贵的资料,成为他长大后小时的记忆。
对于老师,这份观察记录,是我们研究孩子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我们可以用来比对孩子后面的成长历程,研究孩子的社会融入度、情感发育、交流交往等等,讲述他成长的故事,激发他自信,鼓舞他成长。
如何做新生观察日志?
1
记录内容
客观描述入园表现
记录内容首选孩子情绪,其次一日生活,然后孩子活动。
如实记录孩子的情绪——开心OR“淡定”OR哭泣,如哭泣,是嚎啕大哭、还是闭着眼睛哭、或小声抽泣,或哭哭停停等等。
如实记录孩子的生活——午餐、点心、午睡、散步、如厕、穿脱衣服等,如午餐,吃了多少,喜欢吃什么,大口大口吃的,还是樱桃小嘴?
如实记录孩子的活动——一日活动的参与度,和老师、同伴的亲近度等。
2
记录形式
寥寥几语连续记录
三言两语进行客观描述每一个孩子在园的一日表现。只需三言两语,寥寥几语记录下一日中孩子留存在教师脑海印象最深刻的表现。
这种语言记录不可能面面俱到,小班刚入园,喧闹的环境,忙碌的教师更多需要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生活,观察到的信息不可能每一个人都了解详尽,加上班级里起码三十六名孩子以上,一名孩子50—100字,写下来就需两千至四千字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
3
记录时间
头三天不间断记录
撰写宝宝入园观察日记,记录时间是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五天、满月。
头三天是家长感焦虑紧张的三天,所以宝宝入园观察日记,记录连续三天不间断。
接着,在第七天时,新生基本情绪平稳,一日生活流程基本熟悉,此时老师可将孩子前几天情况作一客观概述。
在第十五天、满月,我们说,好的习惯养成需要二十一天,所以孩子在园一日生活习惯基本形成,孩子有哪些成长?是否已融入群体,活动表现如何?此时再用寥寥几语记录下孩子目前的状况。
4
记录原则
描写细节表达爱意
新生入园观察日志中,我们遵循从情绪到生活到孩子参与活动这样的逻辑线索。
例如孩子情绪不稳,则重点跟踪记录,以及老师爱的互动。如果情绪好了,再关注生活,如果孩子入园初生活自己方面一切OK,那么重点关注撰写孩子活动参与方面的。
我们要坚持正面记录,客观描述,来发现孩子闪光点。千万不能吝啬自己的夸奖。
我们尽量撰写出新生入园的细节行为,描写越细致,说明我们对孩子的关注越用心,越深入。
我们还要尽量用现代教育理念记录,当孩子哇哇哭泣,教师要表达出自己的理解、耐心以及期许。表达出自己如何更好地面对孩子的情绪不稳,或者不肯吃饭,自己的做法。
新生入园观察日志中,最好不要在日志中对孩子与家长提意见,只有等家园信任感建立,家园合作的车轮真正发动起来时再提也不迟。
新生入园观察日志,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幼师自身儿童观教育观的传递。幼师只有做到无私接纳,这样的日志才可能打动每一个家长,建立家园信任感。
结束语
新生入园观察日志,在头一个月记录特别是头三天,将特别辛苦。
但对于Z老师这样的幼师们,做新生入园观察日志,相对来说用时短,还能面对全体家长,一个也不少,工作掌握主动性。
而且几天的辛劳能帮助家园双方尽快建立信任感,为三年家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优师教研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