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小花生网(ID:xiaohuasheng99)
从 12 月 9 日到 12 月 27 日,西安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 810 例。
而我们的朋友 @落落 一家人就生活在西安,其中一个确诊病例就住在他们家楼上,和他们乘过同一个电梯出行。
因此,他们一家三口在 16 号,开始了在酒店的集中隔离生活。
然而,孩子在隔离第二天就发高烧了,情况变得很棘手…
这位妈妈把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感受,以隔离日记的形式写了下来,分享给大家。
疫情已经反反复复和我们相伴两年了,现在也没有离开的趋势。虽然我们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这位妈妈的一手经历,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如果被隔离,该特别注意些什么,会遇到哪些困难,有什么东西该给孩子常备。
谢谢 @落落 的分享,希望这一轮西安疫情早日过去!
以下文章由 @落落639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Day 1:12月16日
凌晨4点
我们接到了「封楼」的消息…
12 月 16 日凌晨 4 点,熟睡中的我,被一阵急促的微信电话叫醒。
邻居告知我们,因为楼上出现了核酸异常人员,导致我们要楼封了。现在工作人员开始入户采核酸,让我们做好准备。
翻看群消息,发现有十多个邻居都醒着在聊天,还看到了物业管家发布的通知和楼下的医护人员,顿时睡意全无……
群里邻居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楼上的核酸异常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确诊还是密接?我们又属于 B 类,还是 C 类?
根据西安市的疫情形势,现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潜在密切接触者、可能暴露者、同时空人员等 5 类人群分类进行健康管理。
其中对流调发现的 B、C 类密切接触人员,赋于红码;对封控小区人员、同时空伴随人员、系统内归为 D 类密接人员,赋于黄码。
郁闷之中,天已经渐渐亮了,早上 7 点了,我们楼的核酸检测才到 8 层。
盖着红戳的「隔离公告」也来了,但在网络上,我还没有刷到相关的新闻报道。
整个小区也开始进行全面的核酸检测,其他楼的邻居开始在楼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一直在熟睡的孩子,这时候也起床了。生活总要如常,一夜未眠的我也开始准备早饭,等着上门核酸。
11 点钟,我们接到派出所电话,跟我们确认 4 天前(12月12号)是否用过「东电梯」出行,并确认照片和出行时间。
同时,小区群里也开始在让大家确认一位乘电梯的老人的信息,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下午 1 点左右,我们接到了派出所电话,告知我们需要集中隔离,让我们提前收拾好东西,等工作人员来接。我说家里有小孩,工作人员说带上一起。
我那时候还有点发懵,因为我记得我们一家三口乘电梯时,并未与别人同乘。我虽然收拾好了要带的东西,但还抱着不一定会去的侥幸心理。
后来查了监控,确诊病例是 12 号 8:30 乘坐电梯出门,而我们一家三口当天是 13:57 出门 20:16 到家,还好没有交集,侥幸心理更强了。
但下午 15 点,救护车还是来接我们了,带我们从小区去隔离酒店。
后来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也打来电话做流调,因为怕影响别人,我事无巨细地做了交代,各种扫码截图也提供了。
针对我们的情况,他也给出了一些解释。大致意思是,我们虽然和确诊者没有直接接触,但是在 24 小时内曾经处于同一个空间里,属于同空间密接。
我们下了救护车,到了酒店门口,我看到防疫人员还在搬物资,路边也有不少路过的人在拍照、拍视频,我就用身体挡着孩子……大约等了十来分钟,就在前台办理入住了。
工作人员嘱咐我们看《告知书》,在屋里隔离不可以出门,有事打前台电话……
还贴心地提醒我,酒店会配送三餐,如果孩子有什么忌口食物,可以晚上 6 点前给前台报备。
第七条:为保证14天饮食安全,避免发生食品健康问题,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谢绝外卖和网上购物(生活必需品除外)
酒店隔离是单人单间,因此我带着孩子住一间,爸爸住一间。本来是和爸爸住隔壁的,但没想到我这间房插卡时发现没电,只能换房间,因此就和爸爸离得老远了,不过还是服从安排吧……
房间就是普通标间,房间里多了一提矿泉水,没有消毒水的味道。
孩子在室内没有穿拖鞋的习惯,因此我每天都会用酒精湿巾把桌面、窗台、床头、地板都彻底擦一遍。
下午 5 点多,接到防疫人员的电话,问家里是否有人,需要给家里做消杀,我就给密码让他们自己进去消杀了。
考虑到晚饭问题,下午 5 点 40,我打电话给前台提前告知孩子不吃辣,不吃葱,但前台表示并不知道要供餐,需要确认后再回复我。
7 点多,孩子一直喊饿扁了,他自己给前台打了电话,依旧未果。
8 点钟,我向前台申请,可否叫外卖给孩子买点吃的。前台同意可以买正规渠道、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的东西。
感谢外卖小哥,8 点半,小朋友终于吃上了两个小面包,一根火腿,半盒薯片。
9:30,来酒店的第一顿配餐姗姗来迟,孩子尝了两口,就洗漱睡觉了。

Day 2:12月17日
酒店隔离第一天
娃上蹿下跳,还有些兴奋
上网课、打卡、跳绳、画画、做手工、玩水、上蹿下跳……
今天的一日三餐,已经开始按时正常配送了,搭配得也不错,就是送到的时候不怎么有热度了。
今天的午饭,孩子很喜欢,香菇青菜和土豆炖肉孩子都很爱吃, 甚至还吃了我饭盒里的肥肉。
下午还发生了一件好玩的事,我和孩子玩游戏华容道,但因为我实在太困了,就顺势装晕,小坑了他一下哈哈哈! 亲生的嘛……
到了晚上,他还是很担心,问了我好几个问题我都说不记得了。
他说「应该是晕过去造成的」,很担心我,哎,真是有点对不起啊,我的小暖男……

Day 3:12月18日
半夜娃突然开始发热、呕吐…
凌晨 4 点多,孩子突然咳醒,开始呕吐,但吐得不是特别多,有很多没消化的香菇。
我摸着觉得孩子有点发热,他漱完口,喝了些温水后又睡了。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觉得孩子可能有点积食,吐完应该就好了。
今天他吃得很少,早上吃了半根火腿,午餐吃了两人份的红提,十来颗吧, 他也不爱吃零食,那就空一空肚子吧。
下午工作人员说,可以让家里人送点必需品,但我们一家人都在这儿了,于是,我就申请买了点必需品。
孩子做手工时发现没有工具,因此就申请买了本子,双面胶,剪刀,还给他买了一盒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孩子这一天都没怎么吃东西,状态也不太好,有了工具也不想做手工了,下午到晚上基本在卧床休息。

Day 4:12月19日
娃反复高烧,我急得四处找人
救护车终于来了
孩子早起时状态还不错, 吃了最爱的苞谷糁还有两人份的哈密瓜。
快 9 点时,工作人员来量体温,孩子的体温偏高,换了水银温度计确认,的确是发烧了,38.6 度。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工作人员表现得并不紧张,说不行就申请送医,他们先去申请。
因为没有退烧药,我先用温水给他擦身体 ,体温降了一些。
给工作人员汇报了情况,说是 3 个小时后再量一次。
孩子的状态还不错,我们还一起用昨天新买的剪刀、双面胶做了手工。
午餐的饺子,孩子一口没吃就上床休息了,我感觉他状态不太好,一量体温 38.7,但用手摸着倒没有那么热。
我一度怀疑体温计有问题,赶紧给前台打电话汇报情况,顺便申请买个体温计。
但前台说,隔离期间总共只给送一次物品,所以这个体温计,等到我和孩子出院回来才拿到。
孩子手脚冰凉,怕孩子惊厥,我灌了热水瓶,给孩子把手脚搓热。
我赶紧再给前台打电话,用温水一遍一遍地给孩子擦身体,但等了十几分钟都没有回复,我和孩子爸爸只能接着找能联系到的工作人员帮忙。
我找到了前天做流调的街道办工作人员,但好像也没啥直接作用……
又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工作人员的回复。我一遍又一遍地给前台打电话,已经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了。
前台帮忙催了医务组,终于在下午 2 点左右,来了一个工作人员跟我解释说,他们已经上报了,但审批需要时间,现在救护车在来的路上。
下午 2:30,救护车终于来了,孩子已经干烧了一个多小时,处于昏沉沉的睡眠状态。
到了医院,护士说现在只能看门诊开药不能住院输液,因为现在发热科只专门对接隔离人员。
这个门诊应该是临时设置的,只有一个护士在门口负责,登记,挂号,采核酸,采血也是她。
我只求赶快帮孩子退烧,里面一个男医生赶紧拿出美玲退烧药,给孩子吃了 3ml,听他说这是「从xx搜刮来的珍贵的美玲」。
看着孩子吃完药,我悬着的心才算放下,孩子也渐渐清醒过来了。
护士说,还需要采一次核酸,虽然早上刚采过,结果也是阴性,但医院表示不行,必须重采。
一般查血常规半个小时就能出结果,但我们等了一个小时还没消息,跑去问护士才知道,需要先等核酸出结果后,医生才给看病。
而且门诊这边没有专门的儿科医生,到时候还得叫儿科过来会诊。
门口放着护士桌,过道里有一个三人位的金属长椅,还有一个小木凳,一共有五六个病人来来回回,没什么空位可以坐。
好不容易等到长凳上没人了,我就让娃坐了上去,但旁边立马有人来坐。
疫情期间,不敢离别人太近,我就给孩子加了一层口罩,并用身体把他挡住。
但门诊人越来越多,还有好几个都是长安大学的,要知道这次疫情就是从长安大学开始的,我害怕得不行,想带孩子出去,但外面又冷,孩子状态也不好。
想着核酸结果出来了,差不多要晚上 9 点了,到时候更冷,我下单了一块毯子,从医院铁门递进来,给孩子盖上。
孩子说想吃黑芝麻汤圆,别的啥都不想吃,拗不过他,买了一小份(也是铁门递进来的),他吃了小小 6 颗,然后又回去长椅上裹着毯子继续等。
孩子困了,睡了一会儿说感觉腿冷。我就蹲在地上抱着他的腿,让他趴在我肩上睡。
等到 9 点,核酸采了也差不多 6 个小时了,但晚班的护士说,结果还没出来……
这时候,又来了一对夫妻,他们一岁多的孩子正在发烧,就在医生量体温的一会儿功夫,孩子就惊了三次。
看这情况,医生也急了,赶紧叫了儿科医生过来会诊,把两个孩子一块儿看了。
医生捏了捏儿子的肚子(刚刚吃的几颗汤圆,这时候也吐了),看了化验单说血项过高,诊断是急性肠胃炎,要住院输液。晚班的医生和护士都很积极,条理清晰地处理病人。
10:30,救护车把我们拉到了隔离病房,终于有床有被子了,谢天谢地!
11:40,医生给孩子开好了药,孩子也终于输上了液了。

Day 5:12月20日
疫情期间看病真的不容易
医生开了四、五瓶液体,断断续续输到了早上 7 点,还好病房里有两张床,护士帮我并在一起,方便照顾孩子。
我一晚上都在量体温,盯液体,订的半个小时一次的闹钟,刷着《谁是凶手》也挡不住困意,眯了好几次,好在娃没有再高烧。
没想到孩子又突然烧到 39.2,赶紧呼叫护士,医生又让吃了 5ml 美玲退烧,说孩子血项高,烧得高,时间长,属于比较严重的急性肠胃炎,估计至少要输液 3 天。
孩子温度降下来后,中午吃了几口烩面片,继续输液……
今天在孩子的手上扎了留置针,因为血管太难找,这边护士实在找不到,呼叫了儿科护士来帮忙,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扎上。
晚 8 点,孩子又烧到了 39.8,我着急了给医生打电话,医生继续让吃 5ml 退烧药,并用温水擦身体。
而且说从这两天的数据看,整体体温略有下降,判断治疗还是有效果的,不建议换药,继续输液观察。
到了晚上 9 点多,输完液,孩子体温也终于正常了,希望睡个安稳觉。

Day 6:12月21日
晴天霹雳
孩子又烧到40度
今天还是继续输液的一天,白天监测了一天体温,真的下降了,好欣慰。
但到了晚上 10:30,晴天霹雳,我一量 39.8……
让护士换个体温计量一下,直接上 40 了,我崩溃极了,赶紧给吃退烧药,温水擦……
今天是冬至,看着满屏的饺子,而我们就是这么在医院过的……还好带了一本书。

Day 7:12月22日
孩子还是反复发热
但我似乎可以熟练应对了
今天早上 7 点半孩子又烧了。我也熟练了,直接退烧药,都不问医生了……
早上医生来看了孩子的嗓子,说扁桃体化脓了,先抽血化验再换药。
今天这一天,我都在监测体温,孩子的体温还是不稳定,反复发烧,给他吃了两次退烧药。
反复发热导致孩子嘴唇干裂严重,得时不时给他喂水滋润一下嘴唇。
退热的过程中孩子会出汗,内衣都发臭了,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臭宝宝」……
也因为鼻塞、呼吸困难,导致孩子心情更差了,连儿歌故事都不愿意听了。
晚上收到了来自老公的安慰,必须 Mark 上,免得他反悔。

Day 8:12月23日
今天0点,西安封城了
今天孩子的体温终于正常了,我也是长长地输了一口气!
也可以下床活动了,儿子拖着一只胳膊踢了一会儿瓶子,超级开心!这也是他住院以来,唯一一次运动。
孩子心情也好了,愿意听故事了,因此唯一的手机就给他听《十万个为什么》《脑筋急转弯》……我也刷不了剧了,只能看看新闻。
下午又出现了小插曲,孩子手上的留置针输不进液体了,只能换到脚上。
一开始,护士还是想尝试扎手,但没成功,儿科护士也来帮忙了,尝试扎脚,小崽子估计是怕不能玩了,不让扎,哭得稀里哗啦的,结果扎到第三针才成功……
这是他长这么大哭得最伤心的一次,撕心裂肺的,以至于伤心得晚上还哭醒了四五次。
虽然外面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但我们作为这最早一批被隔离被保护的人,还是感觉到了安全。
真的感恩辛苦服务大家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特别是医护人员!
想到这么冷的天气,他们还要去外面 24 小时地采核酸,真是心酸。
查房,开单,缴费,取药,输液,送饭,打水……每一个医护人员的态度都很好!
他们都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这么多天,我都只能通过高矮胖瘦和声音来判断是哪一位护士,换人了没有。

Day 9:12月24日
孩子体温终于正常了
我们申请居家隔离
但由于脚上扎了针,孩子一天也没有下床,还极不情愿地在床边用水瓶解决了小便问题……
儿子今天的娱乐除了看书以外,还有跟爸爸用红包做计算题,给妈妈挣钱,哈哈!
这几天因为无聊,我们把《中国节日故事》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
但孩子说「这不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除夕嘛」,也没有想要的礼物,这个节就算过了。
想到 14 天的隔离还遥遥无期,还想到孩子在宾馆吃了两顿饭就肠胃炎了,越想越生气……
下午我给医务组打电话,说明孩子生病这种特殊情况,接下来可否申请居家隔离,希望他们能帮我们上报一下。
但对方态度很不好,表示绝对不可能,必须回酒店,想上报自己想办法。
于是我就自己查了本区防疫指挥部的电话,很幸运,几分钟就打通了,对方态度非常好!得知孩子生病,家里又没人,说这种情况完全符合居家隔离的要求,让我跟负责酒店隔离的协商上报工单,还帮我做了登记。
我兴奋地把好消息告诉了孩子,老公。小屁孩开心坏了,一直喊着要回家。

Day 10:12月25日
希望落空
还是必须回酒店…
9 点多, 护士说今天可以出院了,帮我们开带回家吃的药。
小朋友第一时间要求拔针,早都迫不及待了,直接笑出了声呀!
昨天晚上确认过是可以回家,但也不是说回就能直接回的。
我开始打防疫指挥部电话,但这次就没有昨晚那么幸运了,打了四十多分钟才接通,工作人员也换了一个,她说需要去查一下。
二十多分钟后她给到我们回复说,负责宾馆隔离的领导不同意,我们还是要回酒店集中隔离,说是居家可申请集中隔离,但集中隔离不能申请居家。
听到消息,小朋友立马像霜打的茄子,耷拉着脑袋伤心不已,趴在窗台上默不作声。
好在老公给我们带来了一点安慰,他在酒店询问得知,我们隔离时间是从 12 号开始算的,26 号就到期,哪怕回酒店也就只剩 1 天了。
今天孩子胃口还可以,午餐吃了半份
11:30,我打电话给酒店告知了我们可以出院的消息,需要安排车辆接我们回去。不过最近疫情严峻,车也紧张,我们就只能先在医院等着。
病房里没有暖气,没有热水,唯一取暖的就是被子了,我只能把刚刚收拾好的被子拉开让孩子钻进去。
一摸他的脚,冰的跟石头一样,因此翻出热水壶,烧了温水给他暖脚,没想到他竟然香甜甜地睡了。
下午 3 点,终于接到了司机师傅的电话,小朋友一头坐起来,我用毯子把他裹起来,拎上行李,我们跟医生护士们道过谢,直接出门上车。
回到酒店,小朋友竟然坐到学习机前开始补打卡、写作业(住院第一天,因为没办法打卡写作业他还哭了一鼻子)。这般自律,为娘也是敬佩。
而我已经冻得瑟瑟发抖、咳嗽不停、头晕脑胀……还好宾馆有空调,打开空调,烧上热水,我就躺下了。
爸爸那边也发来好消息,说明天最后一次核算检查。希望明天,可以顺利回家。

Day 11:12月26日
意外的喜讯,
凌晨就可以回家啦!
7 点钟,被敲门声叫醒,起来做最后一次核酸,非常的开心!8 点测了体温,一切正常!
孩子拿起哈密瓜要吃,我拿起一块发现冰凉冰凉的,应该是直接从冰箱拿出来的,不像新鲜切的。
这让我怀疑,他上周就是这个吃进医院的,于是我用开水泡了两遍才给他吃。
老公打电话给工作人员询问进展,回复说,解除隔离是昨天批的,今晚才能回,但救护车忙不过来,我们可能要到凌晨才能回家了。
晚上 7:30,得知接触隔离的批复下来了,已经报给转运组了,等安排车,超级开心!
一起隔离的邻居也比较激动,说一定要等车来接,半夜也要等!

Day 12:12月27日
凌晨 1:05,接到电话通知,接我们回家的车在路上 !
儿子一头爬起来欢呼:我们可以回家啦!哇,这种感觉太好啦!
我用 10 分钟,将行李全部打包,房间垃圾全部入袋,保证比我入住时还干净。
孩子激动得非要在楼道等。半夜怕他着凉,裹上了毯子,没想到在医院买的这个毯子,又派上了大用场。
由于全市消杀的原因,楼道,电梯,大厅里全是消毒水味儿,隔着口罩非常刺鼻。
我们小区全部被集中隔离的 9位「隔友」,上车出示身份证。
车子差不多两点多出发,到了小区门口,司机下去跟物业交接,还给我们拍了张合影(出于工作需要),小朋友下车一路小跑第一个冲进电梯。
在西安的朋友们,衷心祝愿大家顺利渡过疫情,新年安康!
树妈说:
文章之后,还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说一下,微信最近改版了,为了方便后续能接收到咱们的文章,大家可以在文末点个【在看】。
咱们也开通了视频号,最新一期的视频,是为什么越吼,孩子越差劲,吼叫会对孩子大脑产生什么影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想看更多视频,可以关注我。后续我会在这里,继续跟大家分享我的有趣日常、心得、经验……欢迎来坐坐!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来源简介:本文来自小花生网,一个专注分享国内外先进而实用教育资源的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原创,点击图片
▼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树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