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天和你一起分享好听、好看的童书
前几天刷微博的时候,偶然看到“麦子教育方式”和“章龄之教育方式”两个热搜。
简单了解才知道,大家是在讨论《天天向上》节目请到的两位妈妈不同的教育理念。
节目跟拍两个家庭的一天。
两个家庭父母的职业都是演员,都有两个孩子,但对孩子的要求却截然不同。
麦子教育方式是偏“佛系”的。
妈妈麦子和爸爸黄觉这段时间都在家专心带娃。
家里的有个8岁的儿子小核桃。
还有一个5岁的女儿,叫小枣。
夫妻俩这个寒假拒绝了网课。
因为觉得这段时间,难得一家人聚在一起,是很难得的“相依为命”的体验。
认为孩子学业上进步一点,退步一点不重要。
甚至说到这段时间应该:别学习,就玩儿。
章龄之教育方式是偏“虎妈”的。
妈妈章龄之在家带娃,爸爸陈龙被隔离在了剧组。
家里的两个宝贝都是儿子。
老大7岁,叫酒酒。
二宝才2岁半,叫小葫芦。
一个妈妈,独自带两个精力旺盛的小男孩,难度可想而知。
既要照顾两个孩子的起居饮食,又要盯着孩子的网课和作业。
大宝二宝都要教,整个人都忙到崩溃。
但即使这样,她依然坚持严格要求。
因为“不希望孩子这段时间,他们是没有收获的”。
两位妈妈都各有道理,主持人汪涵调侃“有分歧了”。
另一位主持人大张伟评论说:
两位妈妈开始battle(对战)了。
我平时不太追综艺节目,但看到跟教育相关的事儿就来了兴趣。
看了完整版的节目,发现在两位妈妈身上,都能找到共鸣感。
还真是挺有启发性的。
先说“虎妈”章龄之,她的一天时间都安排得很满。
早上7:30,她就要把7岁的大儿子叫起来,准备吃饭和上网课。
而这个时候,也必须把2岁半的小儿子也叫起来。
因为她一个人顾不过来,俩孩子只能统一作息。
早上8:00,大儿子开始跟着电视网课做广播体操,小儿子在旁蹦蹦跳跳。
9:00,大儿子开始上语文网课。
但孩子经常走神,她要一边讲解,一边监督。
两娃还经常因为小事,争着发小脾气。
妈妈还得不停在两个孩子间协调。
10:00,到了辅导大儿子语文作业的时间。
她既要纠正孩子坐姿,又要管孩子字迹,还要给讲解字形结构。
更是得瞅准时机花式鼓励和表扬。
可操碎了心,孩子还是时常插科打诨,刚讲过的知识,就能瞬间遗忘。
下午2:00,是辅导大儿子英语作业的时间。
妈妈亲自备课,针对儿子的程度,进行教学设计。
下午3:00,2岁半的小儿子,开始上英语网课。
小儿子已经能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但孩子的专注时间很短。
中间来了个快递电话,孩子的注意力就被打断了。
然后跑到一边去玩儿。
下午3:30,妈妈开始给大儿子作数学辅导。
本来就耗费了极大的耐心,爸爸还在辅导时间打来视频。
而且不仅没帮忙,还跟孩子一起做鬼脸,吐槽妈妈太严格。
没说几句,又因为要去工作,只能挂断。
孩子伤心的念叨着“我要我的爸爸”,离开座位,不肯再学……
章龄之的一天,就是这样忙碌。
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孩子的英语和数学都非常不错。
密集的学习下,还是比同龄人,多掌握了不少知识。
麦子家的家庭氛围,要轻松很多。
晚上7点,全家人一起做美味的披萨饼和牛排。
两个孩子嘴都比较“甜”。
看到妈妈做的披萨,会围在旁边欢呼。
吃到爸爸做的牛排,会赞美“这是五星级厨师才做得出来的”。
晚上8点半,是家里大儿子的语文学习时间。
大儿子8岁,上小学3年级。
夫妻俩认为网课是针对所有孩子的,而且一学要一整天。
不如自己教,效率更高。
晚上9:00,是两个孩子的钢琴课和芭蕾课时间。
大儿子被要求去练琴。
女儿还不到6岁,目前没有学文化课方面的东西。
但是妈妈有芭蕾特长,所以也给女儿做了芭蕾启蒙,每天固定时间练习。
晚上9:30以后,是全家人的休闲时间。
两个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经常是一人抱一个手机、平板在玩儿。
虽然两位妈妈的教育理念不同,但其实出发点都是爱孩子,也各有很多可取之处。
章龄之家严格,但是却不霸道,不专断。
总是跟孩子在耐心的沟通,解决问题。
而且她教孩子不是凭借大人的知识优势,拿过来就教。
而是会备课,针对孩子的程度做系统的设计,引导孩子循序渐进的学习。
这一点,非常难得。
我身边有很多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特别容易跟孩子急。
质问孩子“你为什么不会”。
搞得孩子崩溃大哭,学习效率也不高。
实际上孩子的接受能力就是有限的,他很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
他需要有人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让他了解这些知识。
章龄之提前了解课程、备课,并且不断跟孩子互动,适时夸奖的这种方式,就很容易争取到孩子的配合。
不过她的教育也有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孩子上英语课,用的是日常用的手机。
经常会被电话、视频打断,容易分散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最好可以给孩子用电脑或iPad上网课。
实在不行,暂时拿掉手机卡也可以。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夫妻观念没有统一。
妈妈在教育,爸爸在拆台。
当爸爸对孩子说“妈妈今天是不是很凶”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有空子可钻的,爸爸会更宽容。
这样虽然看起来孩子更爱爸爸了,但对孩子长期的教育很不利。
一个家庭最好夫妻可以提前分工。
让一方主导孩子的教育,另一方积极配合。
即使有不同意见,最好也是私下沟通,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相对来说,我个人很佩服麦子夫妻拒绝网课、拒绝超前学习的勇气。
欣赏他们对孩子养育上的从容。
她家虽然看似轻松,但却对孩子有安排,不放任。
有包容也讲原则,这一点也是很难得的。
在女儿小枣不愿意练习芭蕾劈叉下腰这些基本功,向爸爸求助时:
爸爸选择视而不见,哥哥充耳不闻,妈妈则是耐心安抚+坚定要求。
孩子虽然会哭,但也都能坚持练完。
她也会更清楚的意识到:
叫苦叫累,偷懒拖延都是行不通的。
教育是妈妈做主,以后会更容易配合。
在孩子完成练习之后,妈妈还会跟孩子一起分享美味的冰淇淋作为奖励。
能够让孩子很好的体会到坚持的成就感。
如果说可以改进的地方,可能是哥哥在学习时,妹妹在一旁打碟玩耍,同样对孩子的专注力是一种干扰。
如果孩子能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学习的效率可能会更高。
教育孩子,从来没有一定之规。
这个世界上也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
但有一句话相信所有父母都会认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无论是章龄之的虎妈教育,还是麦子的佛系养娃,他们都不是绝对的“圈养”或“放养”。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丰盈孩子的思想,拓展孩子的体验。
看似风格迥异,但又似乎殊途同归。
两个家庭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苦练72变,以便能笑对81难。
大家更倾向哪一种教育理念呢?
欢迎给树妈留言,说出你的想法。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更多精彩原创,点击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