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倾听与陪伴
2020-2022三年疫情期间,常青藤课程领导力研修项目更多在线上,每周幼儿园提供视频案例,研修组老师和幼儿园教研组共同研讨,从儿童形象到师幼关系、团队建设、课程生长、家园共育……落实着“以儿童为中心的一日生活”理念,重塑着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已经形成了“倾听陪伴成长”的研修共同体。
01 看见成长
A03山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郭海敏:
1.教师层面,儿童观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高控慢慢过渡到敢于放手,在相信中去放手,在放手中去给予支持,自己建构起对“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的一些认识。
老师从“集体教学”为主慢慢过渡到“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实践。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教师的自主的定位,能够追随孩子的兴趣,及时的给予适时的支持。
园所研修的氛围,跟着我们的常青藤的研修,每一位老师都能够激发内驱力和研修的意识,积极的参与,研修的氛围就更加浓烈了。
2.儿童层面,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自信心更强了,能够大胆的去在相信和质疑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活动中孩子的主人翁的意识更加强烈,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人,老师们退后,在孩子的身后去慢慢的给予默默的、理性的支持。
A04康巴什区民族幼儿园 刘芳:
1.教师方面,学会放手,学会尊重,眼里有了儿童,心里装着儿童。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转变,进一步夯实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教研的推进,环境材料回归到儿童的立场。课程实施不断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幼儿成为课程目标推动者。
2.幼儿方面,幼儿变得更加自主、自由、自信、自立,遇到问题会主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能不断的进行自我经验的建构,再也不是跟在老师后面:老师我怎么做,老师我怎么办?
3.家长方面,家长理解并卷入了我们的课程建设,更加支持我们的课程实践,更加积极参与园所活动,对园所更加的认可和支持。
A05常州市经开区潞城幼儿园 章珺:
1.以弹性为起点,保障高品质发展的空间
我们从模仿常青藤一日作息的开始,鼓励老师与孩子对话,共同构建一日生活安排,制定修改周计划表,增加幼儿经验结构的分析以及下一周活动安排的依据。每周的思考全面复盘孩子的兴趣需要,与《指南》对接,区域游戏中加入了对环境创设的思考,晨谈活动不仅是集体的谈话,还有小朋友项目小组的对话。更加的灵活丰富,满足了需要。
2.以教研为关键,夯实高品质发展的基础
从教研载体的“假”变成了“真”,最开始我们希望把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视频是剪辑后发给研修员的,得到的回应是:“这个视频你们没有真实”,常青藤的研修员真是火眼金睛。后来我们把最原始的、最草根的视频拿出来,慢慢的不怕出错了,老师们针对这些真实视频进行研讨。
我们从负责任的“管”变成了“放”。刚开始一年是我们的园长带着大家一起教研。第二年,我们中层开始带领着大家,回归真实现场的研讨使得骨干队伍得到了成长,真真实实的解决了一些小问题。
3.以互建为保障,构建高品质发展的条件
不仅有研修员和我本人的对话,也有全国各园之间的共研、对话、交流,启发了我们幼儿园评价体制的变革,我们慢慢改变过去那种结果性的评价,现在是注重的过程性的一种评价,调动了老师们的互动性、创造性以及积极性。
A06济南市莱芜实验幼儿园 毕爱华:
1.师幼关系从“主导”到“平等对话”
教师尊重儿童,理解儿童,重构符合儿童兴趣经验的教学行为。在制定实施方案的时候,首先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倾听儿童的声音,支持儿童的表达,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照搬教材进行教育教学的活动。
2.课程意识从“怎么教”到“支持者”
教师从幕前走向了幕后,从引导者变成尊重儿童意愿的推动者,每位老师在理念的支撑下,对本班课程进行调整、生发、创新,让儿童经验学习更加具有连续性。从最初的“教”转变为支持儿童的“学”,转变为善学、善思、善言,善于观察的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教研氛围从“不敢说”到“主动说”,通过发现儿童、了解儿童,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教研时各抒己见,相信与质疑。开始聚焦话题,不断构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3.幼儿由“被动接受”到“积极主动”
我们感觉到了孩子认真专注,敢于探究与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是具有能力的学习者,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适合儿童发展的方式。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每走到一处都会去观察,仔细认真的思考,他们对观察的事物确实是越来越感兴趣,有主动探究的精神。
4.家长转变理念,参与支持幼儿园课程活动
大部分家长越来越积极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方式,看到孩子在游戏中的发展。
A11乌审旗第四幼儿园 谷青茹:
1.最大的收获
最初感觉自己做的是对的、是好的,但是回头一看,发现我们找不着方向了。通过学习和研修,我们现在很笃定的认为,往前坚持走的这一条路是最正确的选择,我们在整个研修中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方向正确了。
2.看到了问题
最初做研修的时候,就是想把数量给做足了。通过真正主动的加入到了研修团队中,感觉到每一次研修都是尤其的重要,如何基于儿童生活当下,去发现问题,真研修,真探究,进而真的去实践,真的去成长。
赵爱云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她说单独找一个时间,给老师们做如何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研修,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把研修这件事情做扎实,最重要的是做真实,我们“以儿童为中心”的去研修我们生活当下发生的以及我们遇到的问题。特别感谢研修组能够看到我们当时存在的问题。
3.教研团队的变化
通过和“星火一期”项目组的陪伴和成长,我们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教研的主持人,大家可以去尝试或者说我们可以从这个方向去做研修团队的扩充或者丰满。最终目标就是不停的去发现问题,反思问题,以研修人员的思维方式去面对儿童一日生活。
研修的深度,从最初的一个起步零的阶段,到现在就像上台阶一样,不断的往前走,看到了团队整体成长和变化的过程,但是其实我们觉得未来真的还有很多台阶要往前走。
D07淄博市齐盛幼儿园 赵福云:
1.相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之前我们以自主游戏为重,区角、集体教学质量就降低了,如果偏重区角,室外自主游戏就开展的散漫。老师的精力也很有限,自己想研究就比较难,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我们遇到了常青藤的课程领导力研修项目,渐渐的走出了柳暗花明的境界。
1)越是看见儿童,越是能走进儿童的中心。
线上研修中,花婆婆引领我们慢慢的学会观察寻常时刻的儿童形象,老师也能够越来越用敏锐的眼光审视了不起的儿童,尤其是本届学术节中的研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也向同行学到了很多,逐渐的让我们看见了自己。
老师们越来越多的在谈他们和孩子对话中闪光的时刻,班级里“以儿童为中心”的项目活动在慢慢的闪耀出来,各种的活动也越来越多的在儿童中心的视角。
2)越是室内外兼顾,越能看见课程。
我们前期是室外搞得很好,室内弱一点,随着教研的深入,这一学期花婆婆带着我们把室内做起来了,尤其是和同行的园所参观研修学习以后,我们就打破了原来偏颇一方的格局,室内室外同步启动开展起来。
2.相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加入到课程领导力的学习中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学习是蛮辛苦的。我们原先就是底下听上面讲,比较呆板。线下集中学习中张俪园长带着我们打破壁垒,走进这种讲述型会议模式,老师们都在抢着说,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研修阶段。同时线上的研修已经走到了支持自己教育实践的状态。让老师们看到了自己迈出步伐、前进的体验,是一种深刻的学习体验。
3.相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老师们的专业在成长,可以看到老师们“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在不断的深入,项目活动中,孩子的声音清晰可见,在全市的教研成果展示中,在我们的案例故事中,在各种的评审中,老师们都把这种理念彰显出来。
同时教研水平也在提高,老师们在不断的发现自己成长的价值,教研和实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教研节奏的把握、问题的提出、互动的热度越来越精彩。
02 检视求真
二、思考与突破
这里,有最真实的问题剖析;这里,有最聚焦的深度思考;这里,有最激烈的思想碰撞;这里,有真知灼见的闪烁;这里,期待真诚的自我突破~
01 问题探讨
02 找寻路径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版权声明
◆近期优质活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