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师资建设之源
过去、目前和未来,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都是师资,学前师资队伍建设的源头——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数量奇缺,专业化发展水平不高,急待加强和提高。
自2011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伴随幼儿园数量的快速增加,幼儿园教师的缺口急剧扩大。为了解决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各地纷纷扩大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规模,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规格,大专以上的培养机构目前已经超过200所。
但是,机构增加并不意味着师资培养问题的解决。很多学校原先并没有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基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奇缺,急需补充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其中,一些学校没有一个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也在上马学前教育专业。
可是,面对各地高校对高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旺盛需求,另一个重要事实是有限的博士生培养能力受招生名额的限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对年轻教师学历的要求已经提升到博士,能够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博士生的高校却数量寥寥。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不足8所的大学能够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博士,共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29名,每年能够毕业的博士生不足20名。2015年,全国各高校的学前教育博士招生名额一共仅为25人,根本无法满足当前蓬勃发展的学前教育事业对于教师培养机构高学历教师的旺盛需求。
以两所高校为例: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目前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的教授达4位,但是招生名额平均到每位教师只有0.7人,意味着一个教授每年连一个招生名额都不能满足;浙江师范大学,3位导师只有1个招生名额。
因此,要提升中国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必须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师资建设,包括重视学前师资建设的源头。没有专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很难培养出专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幼儿园教师,我国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急待改变。
对此,我们建议:第一,教育部向北京师范大学等能够培养博士生的学前教育专业定向增加博士生招生名额,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博士生的培养规模,以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对于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需求;第二,在幼儿园教师的国培项目中,增加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为对象的“培训者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以所承担的教学科目或课程为主,委托该领域公认的专家主持,研讨该科目或课程的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以普遍提高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机构的教学水平。
重学前教育之始
我长期关注学前教育的开端——0~3岁阶段,对目前国内良莠不齐的0~3岁早期教育机构用了一个来自网民的形象比喻——“抢劫摇篮”。针对监管真空、从业人员资质缺乏标准、早期教育“幼儿园化”、收费价格混乱这四大问题,我们建议应当从源头上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从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幸福及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把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针对早教“谁来管”的社会困惑,“十二五”教育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依托幼儿园,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公益性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2013年1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的通知》,决定在上海市、北京市海淀区等14个地区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这些文件的颁布,应当说已经明确了教育部是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主管部门。作为主管部门,教育部应当承担起对于早期教育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责任,建章立制,加强对于早期教育机构的指导和监管。
我们以浙江平阳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的可贵经验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浙江省平阳县人民政府在2014年8月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构建形式多样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切实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纳入公共教育和卫生服务体系。通过指导和规范,到2015年,全县70%以上的早教机构基本达到《平阳县早期教育机构设置基本要求》,30%的婴幼儿及家长接受早教培训和服务。到2016年,90%以上的早教机构基本达标,50%的婴幼儿及家长接受早教培训及服务。
对此,我们建议,教育部总结各地成功经验,尽快制定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管理条例,为地方教育部门将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纳入工作范畴,介入早期教育机构的日常监管和指导提供依据,为我国早期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造福千千万万的家庭与婴幼儿。
同时,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管理条例应当明确地方监管主体、机构准入条件、从业人员资格要求、质量监管等。早教机构的注册登记应该归口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监管主体,履行对早教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日常工作指导和监管、服务质量评估、处理投诉违规等职能。对早教机构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应当参考幼儿园教师的资格要求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同时充分反映0~3岁婴幼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健全政府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的管理,并不意味着机构是实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最好选择,相对于3~6岁阶段,成熟的0~3岁早期教育机构应该是把家长教育放在首要位置,0~3岁婴幼儿更多时间应该生活在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互动中得到发展。
保农村学前教育之质
经过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入园难”问题不再那么紧张,老百姓的怨言不那么大了,似乎在今年的两会上,学前教育不再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但我们是要优先在农村地区实施以质量改善为目的的免费学前一年教育。
学前一年教育(以5~6岁儿童为对象)对于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缩小城乡儿童学习成绩差距,提高义务教育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加大对学前一年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实行学前一年免费或义务教育是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法国、韩国、瑞士、荷兰、芬兰、瑞典、奥地利、比利时、日本、朝鲜等国都已经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公立学校系统,实施学前一年义务或免费教育。我国台湾地区已推出国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的“K计划”;澳门特别行政区已从2006年开始将免费教育下延至学前教育1~2年。
当前,我国学前一年教育的普及率已达90%以上,但学前一年教育的质量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我们引用了全国社科基金课题《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保障研究》的成果:农村的学前一年教育办学条件差,师资严重匮乏,教育质量低,25.5%的农村学前一年班级教育质量“不及格”,46.8%的班级教育质量刚刚“及格”,达到“中等质量”的班级只占25.5%,而城市学前一年班级已有65%达到“中等质量”。这些导致了农村儿童在入学准备的诸多领域均落后于城市儿童。原本为了缩小城乡差距的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却因为低质量,并未达到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目的。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我们的态度是必须重视。之所以是“一年”而不是“三年”,这与学前一年教育的重要性及当前的国情密不可分。发展学前一年教育有“免费”“义务化”“城乡差别投入”等三种各地可以选择的路径,这和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当前,有些地区已经在实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虽然能够部分解决“入园贵”的问题,但是低质量的“免费”是不利于改善农村学前一年教育质量的,这些需要我们在实现“免费”的同时,依然保持清醒地认识和开展有效的行动。
对此,我们提出了具体建议:在当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当首先选择经费需求规模相对较小的“城乡差别投入”路径,优先在农村地区实施以质量改善为目的的免费学前一年教育,普遍提升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的质量,缩小城乡学前一年教育的质量差距。
文章转载自【优师教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首页回复您感兴趣的教育关键词
我们将做不定期选题
笃志幼教,精心育苗;
遵循规律,践行理念;
激发兴趣,开启潜能;
营造环境,寓教于乐。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博雅学园教育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雅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