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盘点:
-地点:深圳商报社大厦,深圳新闻网演播厅
-人物:深圳市梅林一村幼儿园中四班:欧阳爸爸、耀文爸爸、优优爸爸
-主题:0-3岁爸爸的陪伴
12月28日,温暖如春的新闻网演播厅里,来自梅林一村幼儿园的三位英朗帅气的家长爸爸,从容入坐侃侃而谈。今天的访谈主题是《0-3岁爸爸的陪伴》三位爸爸的育儿感言是—
欧阳:学会感恩和知足
耀文:用心陪伴孩子
若曦:有品质、正能量地陪伴孩子
三位爸爸的真情告白从陪伴孩子第一次讲起,回忆的大门缓缓打开,初为人父时的新奇欣喜,给孩子第一次换尿不湿时的不知所措,第一次感受到孩子对于父亲给予安全感的需求渴望。
——初为人父的欣喜欧阳爸爸回忆他刚看到孩子的那刻,完全被眼前这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小人儿迷住了。自豪于自己的基因强大,他仔细审视了孩子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甚至每根手指头。
耀文爸爸还记得孩子刚出生时红红的小脸,湿湿的头发,油然而生的责任感引起他深深的思考,怎样做一个称职的好爸爸。
优优爸爸谈起他的“小棉袄”,满脸的柔情眷恋,记忆中第一眼看到宝贝是刚从产房推出来,静静的躺在妈妈身边,粉嫩漂亮的一个小可人儿。他是怎么看也看不够,抱在手上甜在心里,偷摸又小心的各种撅嘴亲亲,怕胡子扎到孩子柔嫩的小脸。
——第一次换尿布的挑战换尿布是新手爸爸面临的一个全新的挑战,通常爸爸们会觉得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听听我们这三位爸爸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优优爸爸是三个爸爸中最早给孩子换尿布的,每次他都会先打半盆温水,把湿纸巾温热,再仔细的擦拭干净,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干水分,还注意粘片的位置和松紧,尽量做到让孩子舒服。
耀文爸爸第一次换尿布是赶上孩子出生三天拉胎便,他居然可以完美的完成,干湿纸巾护臀粉,擦洗护理的妥妥贴贴。
欧阳爸第一次换是孩子一岁时,赶上孩子拉肚子,从开始的慌乱,最后从容地洗换干净,深深感悟到孩子妈妈的辛苦不易。原来看似日常琐事,想做好还真是费事费力,以后要尽量多分担一些。
——安全感对爸爸的需求对父母给予的依赖和安全感,是各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的,尤其是心智没有发育完全的低龄儿童。
欧阳爸爸分享他记忆犹新的一次经历,在孩子才几个月大的时候赶上过春节,窗外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声吓哭了婴儿床里的孩子。他就干脆抱着孩子去窗口看,安抚孩子情绪,引导孩子去观看。孩子便很快由最初的惊恐转变为粘着爸爸抱着看的享受。
耀文爸爸则回忆,他带着当时三岁的孩子第一次到泳池游泳的情形。孩子开始不敢下,他就耐心引导和帮助孩子慢慢触水,在他的保护下,孩子游玩地很尽兴。
优优爸爸分享了他记忆深处最难忘的一幕,在孩子两岁时和妈妈去美国居住,第一次和爸爸长达两个月的分离。受了委屈的孩子在电话里哭着要爸爸,他就飞去美国看孩子。看到孩子的一瞬间,父女两个抱头痛哭,思念有多深,眼泪就有多少。
三位爸爸动情的回忆叙述,不仅再次感动了他们自己,也感动了台下的所有听众。爸爸在孩子眼中,就是一座高山,一棵大树,一个避风港,受伤了委屈了就立即要投入的深厚怀抱。爸爸能给予孩子的爱,不仅应该是日常琐事上的关怀,还有心灵上的贴近沟通,这样多方面的爱才是孩子需要的,完整的爱。
如果说,陪伴孩子度过每个第一次的经历是爸爸们打的热身赛,长久的陪伴和见证孩子成长则是爸爸们要持久全力出击的持久战。人的一生就是一场赛跑,充满父性力量,刚性情怀的爸爸怎样引领好孩子奔跑在人生的赛道上,经历奔跑中的风吹雨打,是每个爸爸一生需要思考和修炼的功课:怎样引导和历练孩子以推动他(她)成长,到最后孩子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主动成长?我们的三位爸爸来分享他们的心得体验,看他们是怎样陪伴孩子成长的。
——陪伴孩子成长
欧阳爸爸是舞蹈学校的资深老师,他平时和孩子的陪伴互动,自然离不开本专业的范畴。他对儿子进行了很多专业动作的尝试和训练,比如压跨,托举,及其他高难度的肢体运动。他给孩子进行这些运动的初衷就是陪伴玩耍,不一定就是目的性的训练,孩子喜欢享受是最重要的。
耀文爸爸是一位个性刚强的父亲,他的理念是传达给孩子一种坚韧不拔的父性品质。他在孩子三岁时的一个暑假雨天,带孩子去雨中奔跑。孩子在体验了雨水夹杂着汗水的疲惫之外,收获更多的是战胜困难,逆境体验后的成就感。这种品质是现时很多孩子所缺乏的,应该引起更多父母的思考,怎样适时适度地创造和利用环境,带领孩子在历练中思考和成长。
优优爸爸对女儿是另外一种疼惜的方式,他对女儿的陪伴是长久的耐心和细致。他回忆冬天里给孩子洗澡的一幕:他会先把浴盆放满温热的水,让热水充满整个浴室才抱孩子进去脱衣服,同时床上用电暖器烤着孩子的衣服和被子,等洗完抱进去再穿上暖暖干燥的衣服,盖上同样暖暖的被子。这些点滴的疼爱,常常让看在眼里的孩子妈妈感慨,原来女儿可以这样疼?!试想将来有一天女儿出嫁,爸爸将怀揣五味杂陈的心情,把自己女儿的手交到另一个男人的手中,除了不舍还是不舍!
——遗憾和感悟
欧阳爸爸谈到育儿中的遗憾,就是孩子学走路时期,他为了省力用了学步车。当时的省力导致孩子长大后,身体稳定性差,甚至连直线路径都不会走。还有他打过几次孩子屁股,后来也反思自己不应该粗暴简单的对待孩子。保持耐心,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才是最正确可取的亲子沟通方式。
耀文爸爸工作忙,对孩子的陪伴很少。对此他一直心怀愧疚,最近的一次陪孩子做手工,孩子惊喜的回应让他更加的内疚,他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尽多的陪伴孩子。
优优爸爸讲述在孩子两岁左右时,有一段时间喜欢打人。几次说教无果后,他也伸手打了孩子屁股。孩子就反问他,“爸爸,你不让我打别人,为什么你还我?”。孩子用自己的逻辑辩驳到爸爸无言以对。几经思考后,他改用了柔和的谈心方式。很快孩子就改正了错误。
爸爸们的现身说法,引起了台下听众的强烈共鸣。确实在长久的育儿经历中,每个家庭都有各样的版本情节,家长和孩子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这里所谓的“斗争”不是批评责打,而是论智慧、讲方式的迂回和解。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原则下,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并不代表你可以凌驾优越于孩子,他有独立的个性和尊严,需要你尊重呵护。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终场感悟篇欧阳爸回忆他第一次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倔强的娃儿竟然拒绝和爸爸走,坚持要妈妈来。深受打击的爸爸这才意识到平日对孩子陪伴的缺失造成的亲子关系冷漠。从那时开始,他开始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尤其是经过参与班级的几次重大活动,孩子对他的依恋亲密与日剧增。收获了浓浓幸福感的爸爸讲到此处眼圈红了,自己的坚持付出终于换来了孩子爱的回应。
耀文爸和欧阳爸有相同的经历,也是第一次接孩子放学,孩子冷漠的眼神让他感觉到亲子距离的凄凉感。好在他后来尽量的弥补,孩子对他的态度亲密了很多。他分享给大家,“教育不能重来,陪伴缺失的严重后果是将来用再多的时间,金钱都弥补不回来的”。
优优爸也讲了一段他陪孩子练习拍球的经历。孩子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最后的豁然开朗。让他感悟到,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中,一定要以鼓励为主,给孩子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果坚持以大人的标准和方式强加给孩子,只能适得其反。
三位爸爸的倾情分享,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是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孩子的成长转瞬即逝,爸爸们不要总用等有时间、有心情这样的托辞来拖延!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陪伴不能等待!母爱细腻绵长,父爱博大宽广,缺一不可。爸爸们,多点时间和心思,来陪伴你的孩子,见证他(她)成长的每一步,孩子的未来在你的手中!陪我成长,放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