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是现在家庭教育中都存在很多不足。具体存在的问题包含以下几点:
一、过分溺爱。
许多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对他们过分溺爱,这会容易造成幼儿自私的心理,且缺乏独立做事的能力,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孩子是家中的宝,“小皇帝”、“小公主”的现象显而易见,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想干什么要什么,就一定要得手,否则就使性子大哭大闹,家长们见到孩子这样,心痛时,就会满足他们那些无理取闹的要求。
在这种环境下,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自私霸道,以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到幼儿园后,他们也认为“什么都得听他的,得让着他”,如稍有其不顺意,便哭喊攻击,这种行为给教师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教学过程也受到影响。
还有一些家长对幼儿的管教十分严厉,总是采用暴力手段去对待幼儿,不用方法教育孩子,这很容易造成幼儿性格压抑、自卑等问题。
二、替代。
现在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事都有人代替做了,不必自己动手。
这种现象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如孩子已经上学前班了,连换衣服都不会,如果老师不帮助的话,就以哭了事。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上幼儿园,不肯自己走进课室,要家长抱进课室。孩子的独立性真的有待深思,他们连一些小小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怎么去帮助别人呢?
来到幼儿园,老师教育他们,自己的事要自己独立完成,不要什么事都依赖家长,帮他们改正种种不良习惯。然而,有些家长还是一手包揽,他们认为孩子还小,做不来,不愿让他们动手。
“捧在手心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孩子是长辈的心肝肉,心头肉。一部分家长总是站到孩子的面前,替他们扫除障碍,容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一点点挫折。
就拿一件最平常的小事来说吧: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模式,幼儿与幼儿之间总会有一些小摩擦,总会不经意之间碰到摔伤,一旦出现问题以后,有些家长不理清事理,就先把老师指责一顿,或者对着做错事的幼儿大吼。尽管最后事出有因,家长也接受了老师的道歉,可是由于家长们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变得不讲情理,变得更无理限闹。
三,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忽视学习品质的培养。
不管是公办、民办、还是私办的幼儿园都在片面的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开设外语班,他们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行为来考评幼儿教育成效,来向家长交差,却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道德品质、身体健康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幼儿教育品质逐步下降,久而久之,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形成了。
学习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坚持,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传统文化盛行,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做人做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够尊敬长辈,懂得礼仪,从源头保证孩子既成人又成才。

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注重哪些?
5个培养方向送给大家!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其实习惯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是自然地经常地反复地去做。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根据需要完成的,如每天要刷牙,洗脸等。孩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
习惯的养成需要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形成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强化并自觉行为的结果。父母在家可以培养孩子在长辈清扫时,告诉孩子怎样使用簸箕、笤帚。进餐之前培养孩子怎样使用勺子、筷子,与长者一起吃饭时,告诉孩子长者先,幼者后,每天培养孩子作息时间有规律,以及早晚问候长辈等。从身边小事做起,教育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爱劳动的习惯、爱惜物品的习惯。
从孩子懂事起就正确引导,倘若开始教不好,后来很不容易矫正。孩子在13岁之前,天真未泯,善于模仿,记忆力最强,最容易教好,也最需教导。所谓“先入为主”,在这时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将受益无穷,在黄金时期教育孩子形成对人、对事、对物应有的态度。
对人: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关怀体贴他人,教孩子互助帮助、宽厚待人。
对事:强调重视礼仪、讲求信用、教育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知过必改。教孩子面对困难,能冷静,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物:懂得物资来源的艰辛,感恩大自然的赐予,爱护动物和植物,对物品要爱惜。这些是做人的根本。
父母即使看见孩子做了不好事,也要耐心地正确引导,鼓励他努力改正,同样需要语言和动作,鼓励孩子知错就错就好。是鼓励,不是表扬,表扬是做事的结果,鼓励是做事的过程。
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经常鼓励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帮助他人,都是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幼儿园,如果孩子有自私自利的言行,父母都要明确表示自己的否定态度讲清道理,甚至提出批评和警告。父母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喜好,鼓励孩子扬长避短健康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律意识的培养。首先要让孩子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懂得进退。孩子上下楼不要蹦跳,告诉孩子玩的时候要轻手轻脚,要顾及他人的安宁。
现代家庭的孩子少,容易养成自大,为所欲为的习惯。要注意仪容的整理,孩子大都不知道去整理他所玩过的玩具,父母要说给他听,做给他看,诱导他使之慢慢养成自律的习惯。这种习惯不从小时侯训练,长大以后很难形成,还是不肯整理东西,现在还有许多大孩子起床后,自己的被褥也不叠,这种惰性,都是小时侯父母没有要求所至。父母要引导孩子出言谦敬有礼,有自律的孩子长大后,才能确保守秩序。
在幼儿家教过程中,家长首先要做到身体力行,要求要以身作则。
对孩子要守时,守信。承诺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做到,要解释清楚,说明理由,得到他们的谅解。还要注意不轻易“许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很多孩子的言行都与家长有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坤上清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