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无处不在,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在了解石头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中,一个火山的纪录片给孩子们带来了震撼,而神奇的“火山喷发”实验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并且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石头可以燃烧吗?燃烧以后会像火山一样流动吗……
兴趣是激发儿童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寻找答案、分享表达的强大内在动机。教师在与幼儿的谈话中,发现了幼儿的好奇心,并积极地回应,初步掌握幼儿的前期经验。
教师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和审议判断哪些兴趣点对儿童的发展更具有价值。一方面,判断活动能否帮助儿童更完整地了解自身的经验与环境,让儿童更仔细地审视周围环境中值得了解的现象。另一方面,能否让儿童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机会运用多样的交流表征方法,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儿童深入探究。经过多维度的考量,我们完成了预设网络图。
我们的课程故事由此产生。
怎么燃烧石头呢?何健提出:石头摩擦就会有火、还会爆炸。于是小朋友们都挑选了喜欢的石头开始尝试。
摩擦石头的发现
我们摩擦一下石头都掉灰了
李劲:大块的石头应该可以燃烧吧。
镜予:在地上摩擦一下试试。
树泽:我用力一点也没有燃烧。
靖舜:好像有火花,一点点。
伟轩:我闻到燃烧的味道了。
洛伊:这块石头还可以画画。
经过第一次的实践和尝试,孩子们也在操作中对石头的特性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很难用摩擦的方法生火。经过集体讨论,孩子们提出了新的方法,开始了新的尝试。
静静老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点燃石头呢?
坤星:我用力点丢在大石头上应该可以。
奕楠:我们家有打火机,可以点火试试。
浩峻:对,我家有蜡烛,也可以燃烧的哦。
树泽:小孩子不能玩火。
希言:让老师帮我们点火吧。
当孩子有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会组织幼儿一起围绕现象讨论原因与方案,拓宽幼儿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参与不同小组,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测,积极地准备着接下来的活动。
《如何燃烧石头》的谈话记录
第一小组:寻找燃烧石头的地点
在与刘阿姨的交流中认识了土灶。
分享土灶的使用方法
希言:土灶使用方法
依洛:我们挡风板
第二小组:收集易燃物和防护物品
“橘子皮可以燃烧吗?塑料瓶呢?”、“捡到的树叶、废旧的纸片、摘来的花也能燃烧吗?”幼儿每天都会收集不同的物品,等待着一探究竟。
佳煜:你们来帮忙找一下手套。
文珞:酒精块里面有水,可以燃烧吗?
景烜:木工房有手套、护目镜。
靖舜:小木棍可以燃烧吗?
第三小组:统计收集的易燃物
(幼儿画出物品来表示数量,体现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伟轩的统计图:2个打火机,18根小木棍,
一只手套,一根纸棒。
初次尝试燃烧石头
哇,好大的火啊
为什么火灭了呢?
坤星:再加一点树枝
镜予:用水灭火
点火成功,孩子们很兴奋,陆续把收集的物品和石头放在一起实验,及时对燃烧后的发现进行了记录和分享。
蕊伊的实验记录
树泽:石头没有燃烧,但是热热的,好舒服。
怡婷:我的树叶可以燃烧。
坤星:可能有风吹过来,火这么快就熄灭了。
梓依:冲出来很多烟雾,很臭。
新的经验产生了:石头没有燃烧,而是变得热热的。有一部分孩子改变自己的观点,认为石头不会燃烧,坤星则认为我们准备的易燃物太少了,所以火苗很快就熄灭了。皓哲提出:我的酒精块燃烧很快,烧得很久,我多带一点来。
“什么东西燃烧时火苗大、持续时间长呢?”
我们的新问题也产生了。老师也在想办法通过其他活动、游戏,从网上搜集了视频、绘本等资源,帮助幼儿巩固、拓展燃烧现象的经验。
探索影响燃烧的因素
科学活动:空气帮助燃烧。
幼儿表征:木块和塑料可以燃烧石头
谈话
《大大的火焰》
希言:大家看这个火焰是不是很大?
树泽:火堆像避雷针。
浩峻:把木头竖起来。
景烜:像屋顶、像尖顶。
伟轩:像一座山。
浩峻:上面小,下面大,用木棍一根一根支架起来就好。
坤星:需要绳子绑住。
伯骢:我需要一些胶带。
老师:立起来的柴堆有更多的空气接触,帮助燃烧。
孩子们也在区域游戏中尝试制作方便燃烧石头的柴堆。
教师小结:根据陈鹤琴提出的四个学习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老师运用绘本、亲子调查、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幼儿主动求知的需要,支架幼儿追寻答案。
经过亲子调查,幼儿发现大多数的石头是不可以燃烧的,但是也有一种石头是可以燃烧的——煤。煤可以用来作为燃料,不能燃烧的石头可以加热制作美食。
这种新奇的烹饪方式引起了幼儿的好奇,靖舜提出:我们也来制作石头美食吧。于是幼儿搜集来了一些碳,并且调查了制作美食的过程,一起讨论了用石头制作美食的工具和步骤,决定一探究竟。
我想制作的美食
搜集工具
石头要选光滑的
石头放在小火炉上,火放在中间。
童歌:黑色的煤没有味道
孩子的建议
洛伊:石头都要摆放整齐
梓依:火—石头—食物
再次燃烧——制作美食
选石头
洗石头
生火
就在孩子们以为可以成功制作美食时,意外发生了:石头都掉落在土灶里。
镜予就地取材,从材料柜中取出一把铁锅架在土灶上,坤星把石头洗干净重新装入锅里,再加上食物,接下来就是静静等待食物出锅啦!孩子们心心念念观察着,不时翻炒一下、担心火是否会熄灭。
希言,帮我一起
保安叔叔:给食物加上瓦片盖子,更容易熟哦
热乎乎,好香啊
燃烧后的煤变成了灰白色,而鹅卵石变得滚烫但是依旧坚硬。烤红薯、烤玉米、烤土豆,食物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冬日里的这份温暖感染了每一个孩子。
关于石头的探究活动就此告一段落,本次活动是教师践行《指南》、《纲要》精神的实践。在活动中,幼儿有机会对火和燃烧现象进行大胆猜想与实践,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发展了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品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石头的特性、种类、科学现象形成了更完整的经验。
通过观察孩子的活动及表征,教师对于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阶段性表现有了具体的理解。比如,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成功,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占据主导,认识到幼儿就像是等待挖掘的宝藏,会在活动中主动思考、不断的操作和调整,展示出内在力量的流动。
编辑:刘静
图片:张淼、邹林芳
审核:杜亚君、彭妙苑
关注我们
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第一幼儿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