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一起来看看怎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弟子规》里这句专门讲饮食方式的,就是说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公共场合看到这样一些带着孩子的父母:当孩子表现出不喜欢某种食品时,家长并不劝说或讲道理,而是一味地迁就;当孩子喜欢吃某一种食品时,父母就会让孩子多吃。这些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改掉这种挑食毛病。但事实并非如此。专家提醒,孩子的过分挑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孩子容易生病或是过度肥胖,严重影响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了解一下挑食的危害:
例一
例二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使其一生受益。
八个方法,帮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饮食好习惯。家长们一起看过来:
1、父母从自身做起
吃自己喜爱和可口的食物是人的天性,家长一味地满足孩子这种“天性”,过于纵容就会促成孩子挑食的坏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父母食用多种健康食物,同时,不要在幼儿面前讨论自己对某种食物的厌恶。
2、不能操之过急
当孩子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家长可通过“一问二选三过渡”的步骤来引导孩子。即通过询问孩子的方式了解原因,允许孩子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食物,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引导他们品尝这种食物,既不无原则迁就,也不过分勉强。当孩子愿意尝试时,家长及时鼓励和表扬,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蔬菜中获得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养成孩子进食多样化食品的良好饮食习惯。
3、了解孩子挑食的原因
孩子往往会因为蔬菜太长了不愿意吃,孩子不吃某种食物,可以用变换花样的方法调整口味,例如,将菜切短,将食物切成圆、方、三角型,选用多种材料烹调成五颜六色的菜式等,引起孩子的食欲。
4、让孩子一起参与烹调
孩子在烹调过程中感受到成功感,自然对自己参与制作的食物食欲大开。
5、同伴的作用
创造多个小朋友一起进食的氛围,在同伴的示范诱导下改正孩子挑食的习惯。
6、巧妙介绍食物
进餐前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介绍食物原料。特别对孩子未进食过的食物,餐前生动的介绍能引起孩子对食物的好奇,增加孩子的食欲。
7、重视强化教育
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多讲解一些饮食的来源、制作、营养价值以及怎样吃、吃多少等知识。在连续强化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使孩子认识挑食的危害,并将健康的饮食习惯延续终身。
8、回园吃早餐
上学期间,请回幼儿园才进食早餐。幼儿园的膳食是经过营养师计算的,各种营养素科学均衡。孩子吃了早餐回园容易养成挑食的习惯,幼儿的营养可能会出现失衡,而且老师也难以控制孩子进食的量,造成食物的浪费。
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形成的,让我们一起努力,正确引导幼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其茁壮成长!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