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做家庭活动
教育,除了言传身教和陪伴,没有别的捷径。陪孩子一起游戏,就是在他们内心播撒幸福的种子。
对于学龄前小屁孩学算数、练写字的焦虑,很多妈妈已经被科学地成功洗脑了。每每想到这点,就感觉祖国未来又多了一大批优秀的花朵呀!
可今天,仿佛又看到了另一群焦虑的麻麻,事情是这样的:
仍旧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妈妈们刚刚结束识字大战,又开始了绘本大战。国内的、国外的,中文的、英文的,孩子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反正是儿童绘本,都要给孩子买回家。
绘本的确是幼儿教育一个很好的工具,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但你的孩子真的需要吗?又或者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绘本呢?
比起绘本故事,
TA最先感受到的是你的陪伴
如下面这位爸爸的经历,就是很多父母都经历过的:
前一天晚上,给我家孩子讲一本讲了很多遍的汽车绘本,他还是喜欢我来讲,拿着书一直在我屁股后面跟着。
“你自己已经能读了,自己读吧!”
“不行,爸爸讲!”
“好吧,还讲一遍。准备好!”
“爸爸,我坐哪?”其实他最想坐的是我怀里。
我故意不懂,“你就站着听吧!”
“不行!”于是他自己爬到我怀里,然后催着我讲。
在讲的过程中我发现他都知道下一句话是什么,但是他就是等着那个汽车的声音从我的嘴巴里发出来。
“噗噗,轰隆隆!”、“出发!”
不少家长可能都给孩子读过《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大卫是个调皮淘气、爱搞恶作剧,让小朋友不喜欢、家长头疼的小男孩;妈妈是话语简单、严厉甚至有点粗暴,但内心充满浓浓爱意的母亲。很多情况下,妈妈会制止和惩罚大卫的行为,但书中有着一个让人感动的结尾:妈妈知道犯了过错的孩子尤其需要母爱,因此她处罚孩子后,会把孩子拥在怀里,轻轻地抚摸、安慰孩子。
其实,绘本对孩子的帮助是“慢热”的,请不要期待只要给孩子读了这个故事,他第二天就变乖了。绘本就像一帖中药,慢慢地改变孩子的体质,绘本阅读的效果不在当下,而是在未来。因此,不要一味的让孩子多读绘本,快快长大懂事,而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带来的乐趣,父母要用放松的心态看待阅读绘本这件事,把它视为陪伴孩子的一种好方式。
下面我们说一说
如何选一本孩子爱看的绘本?
可以先根据绘本作者、获奖情况保证质量
好的绘本必当经过长时间和大量小读者的检验,必定是在童趣和想象的基础上,缜密布局,每张图、每个文字都带有一定的情绪和动作,才能成为不易过时的经典。
如绘本名家:我国的保冬妮、日本的五味太郎、美国的李欧·李奥尼、大卫·威斯纳、艾瑞·卡尔……再如绘本名奖:中国的丰子恺儿童图画奖、信宜图画书奖;美国凯迪克大奖、英国格林威大奖、国际安徒生绘本大奖,这三大奖堪称绘本届的三巨头。
然后,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做大概判断
如:2岁内的宝宝可以选择不易损坏的布书,带有声音和立体翻页效果的硬皮书、塑料书,书页内的字词尽量少,字体大;
2-4岁的宝宝可以选择色彩丰富靓丽的绘本,有大块的色相及相近的色系,图画上还可以区分不同的艺术形式(泥塑、编织、拓印、剪纸、水彩、摄影、水墨画、3D绘画……),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刺激感知觉的发展;
4-6岁的孩子可以接触一些字数相对较多的绘本以及多样的内容体裁(叙事、寓言、诗歌、话剧等)。
再次,根据幼儿兴趣,需求再次缩小范围。在1-2岁前期的时候,孩子的兴趣显现的不是很明显,在2岁左右自我意识迅速增长,兴趣爱好也渐渐明朗。如:着迷各种车、爱好各种编织、折纸等。另外,学龄前幼儿无时无刻不在对世界进行探索,因此,他们这个阶段的兴趣也往往具有阶段性。父母们要及时关注幼儿的短期兴趣爱好,培养长期兴趣习惯。
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了,绘本的语言是经过书面化加工的,对于心智尚柔弱的幼儿来说,似懂非懂,或者根本不懂,但他们就是喜欢那里面的人物,线条,颜色,以及父母安全、温暖的陪伴。愿您选到一本孩子真正喜欢的绘本,陪孩子慢慢读,慢慢长大。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