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近段时间,阴雨绵绵,因园所环境限制,雨天时户外场地不能满足全园幼儿的活动需要,导致幼儿的户外体育锻炼不能正常开展。为积极贯彻落实《指南》的要求,石岩街道中心幼儿园羊台苑第二分园就“如何在特殊情况下保证幼儿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进行研讨。
组织讨论,设计路线
在幼儿园中,按照运动场所可以将运动分成室内运动和室外运动。面对特殊天气等情况下无法进行户外运动的现状,教学副主任石淑慧老师提出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有效利用室内空间,创设情境性的室内运动模式。
同时,组织保教部门进行分组研讨并尝试设计班级室内运动路线。
布置场地,创意趣玩
适宜的室内运动,可以很好地锻炼幼儿,提高他们的跨、跳、钻、爬以及平衡等能力。对照设计好的路线图,老师们针对班级教室及走廊的场地空间特点,合理利用,巧妙布局,充分挖掘每一个角落的运动价值,创设了丰富、有趣、适宜的运动路线。
低结构、易变化的游戏材料,在老师们的精心选择搭配下,彰显出无穷的创意。
为从幼儿的角度发现问题,教师们还化身“幼儿”,在班级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了体育锻炼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发现。
以研促教,引领成长
亲身体验后,各班教师分享了本班幼儿室内运动游戏组织、实施与思考。并根据活动中的感受、思考、改进,围绕幼儿年龄特点、室内场地、材料提供等方面进行研讨,力求不断丰富室内运动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保证幼儿运动时间和运动感受。
最后,经过讨论,教师们总结出室内运动的注意事项。
1.空间限制
各班环境布置不一,室内物品较多,不适合开展跑类游戏,可以多开展跳跃、平衡、攀爬类游戏,同时要注意快慢结合,动静结合。
2.器械限制
遵循“就近取材”原则,将室内现有物品进行“一物多玩”或“多物多玩”,如:桌椅的多种搭配。
3.安全保障
(1)幼儿着装:尽量不穿凉鞋、皮鞋;不穿裙子及牛仔裤、头饰及颈部注意不要使用过长的绳子装饰。
(2)体验研讨:老师设计好室内体能活动后可先亲身体验,通过体验发现游戏和项目以及器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研讨和改进。
悦动于室,观摩有道
经过前期的研讨及设计,在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内容上,有在课室和走廊集“跑、跳、钻、爬、平衡”为一体的室内运动小循环,有在平台和大厅的彩虹伞、呼啦圈等一物多玩的乐趣,都给幼儿带来了不一样的运动乐趣。
为更好地掌握和优化幼儿室内运动,我们还组织教师进行活动观摩。观察中,教师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运动片段并拍摄记录,观察后,回看视频解读幼儿行为,并积极思考如何让有限空间最大化、让运动材料多样化、让活动内容趣味化、让幼儿发展更全面。
经验+反思=成长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本次活动,教师在做到了设计先行,并在深入班级、近距离地观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会、学习室内体能活动的组织后获得了经验,在交流反馈下获得了反思,在进一步梳理实践室内活动组织过程中的理念与方式中获得了成长。
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室内运动空间利用、材料投放策略有了更深入、整合及全面的思考,利于班级室内运动质量的有效提升,也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未来,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不断优化幼儿园室内体能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让每个空间成为孩子的运动场、游戏场、学习场。
– End –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黄琼敏
图|钟馨怡、李柔柔、黄琼敏、邓瑛
编辑|陈静珊
审核|凌晓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