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春种一粒栗,秋结万颗籽”。种子,是自然界最神奇的存在。萌芽,生出枝叶,结出果实,在阳光雨露的孕育中茁壮生长。有些种子,充满了神秘的生命力,有些种子又美得不可思议。
集团十幼的孩子们和书的相遇,与种子碰撞出火花,他们对于这些奇妙种子的疑问不断涌现,用孩童独有的纯真,特殊的视角和生活经验解读一颗颗小小的种子。随着活动的深入,探索的种子在他们心间也生根发芽……
01/
缘起:好吃的水果
在欢乐的阅读时光里,不经意间传来孩子们讨论的声音:“香蕉里有小种子,奇异果也有,我吃过我知道……”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说着,气氛活跃。原来,孩子们对绘本《好吃的水果》里的种子产生了兴趣。教师耐心地听完孩子们的讨论,顺势追问:“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水果是有种子呢?”
炘炘:“我在家里见过草莓和西瓜的种子。”
喜喜:“我也见过,我还见过木瓜的种子,黑黑的,滑滑的。”
毛毛:“刚才廖老师在切水果的时候我看到苹果的种子了。”
阳阳:“是呀,这些种子我都见过了的。”
聪聪:“嗯,我吃过~”
……
阅读绘本
第一站:种子解密会
★ 寻找种子
孩子对种子的奥秘有着极大的探索欲望,在生活中、书里常见的种子有哪些?种子有哪些类别?种子的外部特征是什么?不同植物种子的外形有什么不同?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孩子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探究,和老师、同伴、爸爸妈妈一起揭开种子的神秘面纱。
他们跟同伴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寻找种子;跟爸爸妈妈在书中寻找种子;跟家人在户外游玩时寻找种子……
小明:“我昨天跟妈妈在书上找到了向日葵的种子。”
瑄瑄:“周末我跟妈妈去公园玩,有种子飞到我的脸上去了,痒痒的,妈妈告诉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浩浩:“老师,我刚才吃橘子的时候吃到种子了。”
…….
★ 认识种子
在《种子大集合》的科学活动中,孩子和同伴间相互分享自己找到的种子,有黄豆种子、白菜种子、金丝芥种子等,并对种子进行了归类。
为了丰富孩子经验的获得,老师在植物角投放各种各样的种子供孩子探索;在科学区投放放大镜供孩子观察种子;在语言区投放种子科普绘本,如《种子小姐环游世界》等;
孩子们通过感观认识种子的大小、软硬、光滑粗糙等,还能在观察过程中通过图画表征的方式记录种子的外部特征,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外形不同。
【活动反思】在探索种子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感官让孩子对身边周围的环境产生探究的兴趣,为孩子的观察提供支持性的策略,将他们寻找的种子展在植物角并提供放大镜进行观察,充分利用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的欲望,营造出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同时在观察过程中,孩子们也发现问题:这些种子会发芽长大吗?
第二站:种子大考验
种子就像一个沉睡的小宝宝,自从被播撒到土地里,被温暖的阳光唤醒后,小种子们便开始了它们努力向上的旅程。
它们伸出嫩根不断地汲取各方的资源,去发展自身,最终挣脱土地的怀抱,走向开花结果的辉煌。但是,种子想要顺利地从生根到破土而出却没那么容易,种子的成长过程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考验呢?
为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老师利用了多种资源让他们去寻找答案:第一是家长资源,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视频查找答案、查阅绘本故事寻找答案;第二是实地考察,看看幼儿园的菜地是否满足种子的生长条件。
观看视频▲
查阅绘本▲
考察菜地▲
寻找答案后,孩子们在晨谈活动中分享自己的想法。了解到种子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以外,还需要考虑种子的自身条件。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寻找答案;充分调动孩子探索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孩子对种子的认知再现进行总结,且充分利用环境的支撑为下一阶段活动的探秘做准备。
第三站:种植初体验
基于知识经验需要,老师邀请了有着丰富种菜经验的宏轩奶奶和孩子们一起种植。经过除草、松土以及为持一个星期的养土后,植物园终于到了种植的好时机。宏轩奶奶告诉孩子们种植大蒜的种子时,要把蒜头的根须朝下,并用手按到土里,用土覆盖,最后再浇水。
小小的种子,被孩子们像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很快孩子们为它们盖上了泥土被子。种子们蜷缩在土里,阳光照射在树旁的泥土上,土下,一颗颗小种子,感受着太阳光带来的丝丝温暖,静待破土而出。
【活动反思】孩子们已有了种植经验和种植体验,对种植后的种子充满了期待,他们每天都想去看看植物有没有长大。过了两天,种子还没有萌芽,孩子们着急地问:种子要怎样才会长大呢?只需要浇水吗?我们要给它盖被子吗?说明孩子感受到了与奶奶共同种植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爱护植物的责任感,为最后一个活动埋下了伏笔。
第四站:小幼苗保卫战
在晨谈活动中,孩子们对照顾小幼苗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有的说要浇水和施肥,有的说要把种子拔高一点,有的说要帮助它们松土、除草……孩子和老师共同探讨、归纳、总结如何照顾小幼苗。
孩子们决定用自己的方法试一试,轮流照顾小幼苗。经过两个星期的轮番照顾,上海青发芽了,大蒜也长高了。虽然出现了两颗大蒜被孩子拔了起来,阻碍了生长速度的小插曲,但是孩子们在吸取经验后,对小幼苗的照料更加细心、更加小心翼翼了。
惠惠:“大蒜长高了!”
霖霖:“我们种的蔬菜也长高了耶!”
炘炘:“大蒜长得好高好高了,我要帮它浇水。”
浩浩:“明天我要过来帮它捉虫子。”
团团:“小心一点,不要碰到它,要不然会死掉的,呜~~”
桐桐:“那我觉得它会慢慢长大的,不知道太阳够不够晒呢。”
大象:“对了,我要去提醒下次轮到照顾植物的小伙伴。”
……
【活动反思】植物园是大自然的缩影,照顾植物这一任务可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热情,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大自然。通过亲自浇水、施肥,等待发芽,期盼长大,孩子们既收获了劳动的喜悦,提高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还获取了相关的生活经验,让生活变得充满趣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前儿童的学习都是基于兴趣展开的,直接兴趣是他们认识和探究周围事物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他们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实际操作,从寻找种子、认识种子、观察种子到播种种子的过程,感受植物的生长规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每一粒小小的种子,都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孩子们也正犹如一粒粒小种子,扎根在幼儿园这片肥沃的土壤中,我们以阳光滋润,用智慧浇灌,勇敢而自由地生长。
END
编者注:以上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图文|刘颂园 王雪茹(集团十幼)
编辑|梁海妍
审核|赵媛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