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传染!!
孩子意外受伤了!怎么办?
孩子发生抽搐!怎么办?
在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各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
作为幼儿园老师,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化险为夷?
为增强老师们对幼儿常见传染病及意外伤害的了解及应急处理能力,10月29日,集团三幼保健部门肖亮燕医生为全体老师开展了“幼儿意外伤害及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理”专题讲座。
○
○
培训开始前,幼儿园负责人指出,及时圆满地处理好突发状况是幼儿园老师的专业素养之一,老师们要认真学习,对幼儿常见传染病及意外伤害应急处理措施了然于胸。
第一部分:日常保育
首先,肖医生从“一日生活中的保健措施”入手,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老师在幼儿进餐、如厕、睡眠以及室内外游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幼儿的抵抗力弱、易冲动,同时好奇心重、爱模仿。因此,当个别幼儿出现突发状况时,不但容易引起其他幼儿的围观,也容易扩大负面影响。
肖医生建议,当幼儿进餐时,老师除了要努力营造愉悦的进餐氛围外,还要容许吃得慢的幼儿以适宜的方式进食。例如:允许个别吃得慢的幼儿提前先开餐;在幼儿如厕时,老师一定要严密关注如厕情况,确保幼儿时刻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若有幼儿放学后又回教室如厕的,务必跟随观察,保证幼儿安全;午睡时提醒并逐一检查幼儿保持仰卧位或右侧卧位,每隔15分钟巡视全体幼儿,避免发生呼吸受阻甚至窒息的情况。
第二部分:意外伤害
除了常规保育措施之外,肖医生又详细介绍了跌落伤、气管异物、鼻腔异物、烧烫伤、晕厥、抽搐性惊厥等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办法。
由于意外伤害包括跌落伤、气管异物、鼻腔异物、烧烫伤、晕厥、抽搐性惊厥等诸多情况,为帮助老师们对其建立科学的认识,掌握相关处理方法,肖医生结合近期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展开讲解,如用视频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领。比如,当幼儿有异物卡喉时,老师可采用将幼儿俯身向下,老师以前掌稳速拍背的手法促使幼儿尽快吐出异物等等。
同时,肖医生也谈到对幼儿脊柱损伤、鼻出血、咬伤舌头、眼外伤等情况的判断与应急处置办法。在场的老师们专注倾听,不时记录,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第三部分:预防传染病
集体生活环境的特性决定了它容易出现流行病快速传播、感染扩大的情况,因此老师们非常有必要熟练掌握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肖医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防控及家园沟通”。主要围绕幼儿园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主要传染病介绍以及传染病预防控制要点这四个方面展开讲解。
肖医生重点介绍了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肠道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等,以及红眼病这类高发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肖医生还向大家讲解了处理幼儿的排泄物及呕吐物的科学方法及步骤,同时,简要介绍了登革热的表现和预防措施。
经过肖医生的详细解读,老师们全面了解了幼儿常见传染病、意外伤害的判断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并纷纷表示,希望能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第四部分:互动问答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老师们真正掌握应对常见传染病及意外伤害的策略。因此,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分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对于“幼儿高热惊厥如何处理?如何根据幼儿的病症向家长作出专业解答,并为家长提出令人信服的建议”等问题,老师们都有不同的看法。随后,经过肖医生耐心的解答,大家进一步认识到,遇事不慌张,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解决问题。
构建专业防火墙
教师不仅要以专业素养支架孩子们健康成长,而且要沉着应对与正确处理紧急情况,为孩子们的生命保驾护航。相信经过这一场关于意外及传染病应急处理的培训,教师们的保教能力定有所提升,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将更添一份从容与自信!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图|邱瑞
文|汤海斌、陈月华
编辑|梁海妍
审核|赵媛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