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着晨曦,披着晚霞,保育老师以自己的真爱尽心尽力地守护着孩子们的无邪,用自己的专业态度细致入微地保障着孩子们的健康。身为“保教结合”中非常重要的一方,保育团队的老师们不但要经过严格筛选持证上岗,并以严格标准认真执行保育工作操作规程。同时,定期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
在一日生活中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儿童传染病发生的核心。为进一步规范保育工作的流程,建构扎实的防护屏障,新学期伊始,集团三幼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期初“保育工作技能实操观摩”活动。在诸如配置消毒水及桌面消毒、口杯消毒、毛巾消毒、玩具消毒、图书消毒、呕吐物规范处理等方面深入学习操作规范。通过问题答疑、观摩示范、解说步骤、实操演练、分享心得多个环节,促使所有保育老师对一日生活中的消毒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无错、流程有序。
在园一日生活中,桌子是孩子亲密接触的家具,干净的桌子对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桌面消毒流程的操作必须科学规范。
园医首先提出问题,请个别老师现场答疑。再请经验丰富的保育老师进行示范并解说详细步骤。??
保育老师从示范“戴手套”到“根据盆内标示线和消毒粉取用量去把控兑水比例配置消毒水”再到“毛巾的用法与擦拭方式”的每个步骤。在看似简单的操作中,其实环环相扣、暗含逻辑。观摩的老师们再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要实现在有限时间内科学高效地擦干净一张桌子,小小动作里竟然隐藏了这么多学问。
为促进老师们举一反三,园医与保育老师积极互动,邀请老师们相继进行实操配置消毒水及擦桌子的规范流程,使老师们真正理解这个流程并内化到自己的工作中。
接着,医生又相继解读了口杯消毒、毛巾消毒、玩具消毒、图书消毒等工作的规范流程。
尽管老师们全力呵护孩子,日常生活中仍难免有个别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出现意外呕吐的状况。因此,对呕吐物的科学处理,能切实有效地防范可能出现的病原体扩散。
在学习“呕吐物规范处理流程”工作流程中,首先由经验丰富的保育老师示范“呕吐物消毒四步曲”。
呕吐物消毒四步曲
第一步,带其他幼儿远离污染现场,呕吐幼儿到保健室进行观察;
第二步,打开呕吐应急处置包,按顺序戴口罩、系围裙、戴手套、洒消毒粉、盖一次性抹布,静置30分钟。
第三步,清理呕吐物,用一次性抹布从外到内将呕吐物包裹起来放入呕吐袋密封,全部扔进有盖的垃圾桶;
第四步,清洁消毒地面,用配备好的消毒液、拖把将呕吐物为中心2米范围内的地面从外向内清洁、消毒。使用过的拖把、消毒桶均须妥善消毒。最后操作人员要彻底用洗手液洗手,再喷免洗消毒液。
最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包括清洁用具的分类收纳,消毒用品的存放,做到“定点存放、专物专用”。
本次“保育工作技能实操观摩”活动,既提高了保育老师们在消毒工作上的实操技能水平,也加深了老师们对卫生消毒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幼儿园保育工作走向更加专业和规范。同时,通过精细的观摩研讨,强化保育老师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的意识,对切实做好园所的疾病防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深远的意义。
图|邱瑞
文|肖亮燕、汤海斌
编辑|梁海妍
审核|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