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提升工作室成员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2018年1月12日,乔影名师工作室联合曾金花名师工作室特邀南京师范的大学学前教育系许卓娅教授展开了音乐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不少我区热爱音乐教学的教师们。
当天教研活动进行了一天,早上为音乐活动的展示与反思研讨;下午,许教授围绕“模仿与创作的关系”开展了《从解困到突困》的专题讲座。
一、音乐活动展示
工作室成员在本次活动中展示了三节精彩的音乐活动。分别是刘冰谊教师的小班韵律活动《鼠小弟旅行记》、薛丹教师的中班歌唱活动《听》和林宝艳教师的大班韵律活动《大鹿和小兔》。
刘冰谊教师通过鼠小弟开车去旅游、照相、找朋友、吹泡泡等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愉悦、自然地习得音乐的情绪与节奏。
薛丹教师以情景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用不同情绪表现的歌曲,整个活动都飘扬着优美的歌声,彩带的巧妙运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体验歌唱活动的美好及乐趣。
林宝艳教师声情并茂地通过 “说、唱、演”形式,让幼儿了解歌曲里被猎人追捕的小兔,如何逃到大鹿家并获救的故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紧紧抓住幼儿注意力。自由变换队形的合作表演,既丰富了幼儿的表演经验又让他们对舞台空间方位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学有所思
课例展示后,执教教师向全体教师讲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做活动反思.许卓娅教授指出评价一节课的好环,要看孩子。
首先许卓娅教授对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倾听意识等学习品质、及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力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次还对三节教学活动给予了一定的建议。
1 2
3
在此基础上,许卓娅教授提出,提问才是最高级的学习方式,许教授鼓励工作室成员们积极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这样才能按照成员们所需解答疑问,切实地帮助成员们的专业成长。通过与许教授的思维碰撞,工作室成员们对音乐活动价值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三、名师讲堂
下午,许教授围绕“模仿与创作的关系”开展了音乐教研讲座。许教授从自己女儿的《鼠鼠工坊》的模仿创作开始引入话题,通过引用宫崎骏卡通综合“拆解和重建”的创造技术例子,说明从模仿到创造的关系。
接着,许教授以奥尔夫经典的“学习阶梯说”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阶梯为理论基础,强调了理解对于模仿学习的重要性。幼儿的创造力是从模仿→理解→应用→创造性应用这一阶梯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实际例子到理论解释,许教授逐步回答了围绕教师多年的困惑:观察模仿是否会扼杀幼儿的自由创作?
许教授通过两个游戏的案例让教师们充分地理解从模仿到创造性应用的阶梯是如何递增的。生动有趣的游戏案例让教师们解开了心中的困惑,正确地认识到观察模仿学习的价值。
讲座最后,许教授又再一次说明了模仿的重要性,完整的台阶是可以充分发挥模仿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教师们要把握理解的重要性,完成幼儿从模仿到创造的台阶,一步步地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寒风虽冷,但吹不灭学习的热情。此次音乐教研活动则为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充足了力量,充分体现了“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良好教育理念,提升了工作室成员对音乐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说过:“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相信通过许教授专业、贴近实践的详细讲解,工作室成员们的专业水平又会再升一个台阶。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感受音乐美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的欢乐与教师的爱。让孩子心中的音乐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素材:集团六幼
编辑:陈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