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建设一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教师是构建幼儿园课程的核心力量,为引导集团骨干教师整体性关注课程,提高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的能力。12月8日,在弘雅小学开展了主题为《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专题培训,本次培训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宝安幼教集团专家顾问张博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有宝安幼教集团各园骨干教师、民办园园长、教师,共有300多人。
本次培训以“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为主题,主要围绕课程的含义、课程的构建、课程的实践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解说与讨论,加深了教师们对课程的含义、课程要素与构建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当前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趋势。
课程透析
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
说到课程老师们常会纠结于课程是什么,常会因课程各种各样的定义而深感困惑。有人说课程是学科或教材,有人说课程是经验,有人说课程是计划…..不同的课程观念让我们很难说清课程究竟是什么,也很难在我们的头脑中给课程一种合理的描绘。那么到底课程是什么呢?每个园所都能可以对课程有不同理解、看法。张教授说出了他对课程的理解:课程本身就是文化,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园所文化,幼儿园的文化反映课程。
课程离不开“互动”
张教授从历史的角度、多个国家课程特点的角度,详细地分析了前苏联、欧美、日本、中国、后现代的课程理念,指出了国外与中国对课程的理解侧重点是不同。张教授说到课程的指向不应是仅仅指向教师或幼儿,幼儿作为课程的主体,课程更多强调的是互动的过程,互动中的学习是认识课程的核心,互动既包括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即师幼互动;也包括幼儿与幼儿、与物的互动。
课程构建
张教授向老师们介绍课程要素的概念以及课程要素的构成。张博教授认为课程的要素包括七个方面:课程目标、课程经验(内容)、课程主体、课程组织、发展需要、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要素是构建园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条件,当我们在构建幼儿园课程过程中,必须要先了解课程要素,还要明晰课程要素之间的关系。
张教授强调构建时课程至少要回应以下问题:
1.要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
4.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其次,要树立基本的课程理念(以《指南》为例):
1.幼儿为本
2.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3.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
4.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
5.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6.重视核心能力和关键经验的发展
7.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8.重视家园共育
课程实践
对于幼儿园的课程来说,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归根结底的是为了幼儿的发展,当前对课程的界定模糊,各种理解百花齐放,张教授表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要根据园所的实际情况,不能做“拿来主义者”,要认识到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园所在进行课程实施时,应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园所课程进程本身的研究上,而不只是思考如何模仿一些外在的形式。因此,课程评价也尤为重要,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地修正、完善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做适合自己的课程,才是符合实际的。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建设者、实施者,幼儿园的课程目标落实,不取决于政府,不取决于园长,而是取决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是当前幼儿园的重要工作,在幼儿园课程构建过程应不断反思:幼儿园课程该如何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哪里?幼儿园课程建设将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
素材:陈小荣
编辑:陈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