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
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题记
对于“敬业、笃定、追求卓越”的育英人来说,
学习是内需,
更是追求专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广泛搭建平台,
深度开展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育英人化“埋头拉车”为“抬头看路”,
抓住每一次“勃发”的机会,
吸纳营养、加速奔跑。
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中国教育部与英国国际贸易部签署《关于在学前教育领域开展培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经过前期中英合作开展培训和交流基础上,受中国教育部国际司、教师工作司、英国驻华大使馆国际贸易部委托,由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开展“中英学徒制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试点项目”。
经过全国范围内的层层选拔,我园成功审批通过申报,正式成为“中英学徒制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试点园”。
为确保该项目的扎实推进,王林园长带领教学部门相关负责人于2021年1月29日出席第一次线上见面会,详细了解该项目启动的背景及意义,深度了解英国幼教行业现状,在案例分析中了解“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察、评价与计划”的理论依据。
2021
放眼国际
我们与英国专家“面对面”,通过原汁原味儿的分享走进行业结构与数据,初步学习Movers、ECERS-R、SSTEW等量表的检测方法与相关指标,寻找园本化落地方案。
随后,我园浸入式英语项目组开始着手优化课程方案,将学习与培训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尝试借助国际化的视野去看待英语语言环境的营造,寻找多元文化与幼儿实际生活的联结,构建更为清晰的课程体系。
APRIL
3月16日开始,项目组全体成员深度参与到每周两次的线上培训中,在“专业技能与实践”、“儿童发展与成长”、“观察、考评和儿童规划”等话题的研讨中更新理念,收获新思路。
韩琼:Mr Alex Sabine 以电子挂毯为例详细介绍了教师、家长对幼儿进行行为观察,并相互帮助、彼此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电子挂毯实际上就是观察跟踪记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观察更加持续、互动,值得我们借鉴。
段宁莎:儿童的发展与评价是相辅相成的,在老师列举的各式案例中,追随儿童,及时捕捉,集体讨论是最常用的模式。能够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发现某一句话、某一个行为、某一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契机,是教师进行课程决策的能力,更是客观评价的专业之基。
齐佳音:语言虽有隔阂,但理念相通,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陈鹤琴的《活教育》还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无论是教师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鹰架作用还是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即时反应,都是中方教师与英方专家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共识!
李炜: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而语言和游戏又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媒介,给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有助于孩子顺利习得语言,同时帮助幼儿建构丰富的生活经验。
韩希:浸入式英语重在浸入,让幼儿在英语的语言氛围中学习与生活。尝试将英语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并且结合班级隐性图标、手势引导、榜样示范等多种教育手段促进幼儿在环境中学习英语、在学习中感受多元语言文化的魅力。观察每个幼儿的精彩瞬间,用科学评价支持幼儿的个性发展!
站在新时代的门槛前,放眼国际、深耕本土、潜心钻研、把握未来,是时代赋予我们幼教人的使命,更是教育人走好教育强国之路的担当。未来已来,让我们一起携手向前。
– END –
文案 | 段宁莎
编辑 | 刘 盖
责编 | 段宁莎
监制 | 王 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太原市育英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