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老鼠分果果》含反思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大班《小老鼠分果果》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感受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运用已有经验自主阅读《小老鼠分果果》,知道要分享和帮助他人,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小老鼠分果果》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自主阅读《小老鼠分果果》,知道要分享和帮助他人。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感受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出示苹果)看,这是什么?(苹果)你们想不想吃?可是这么多小朋友,只有一只苹果,怎么办呢?(分享)
  小朋友真懂事,知道要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只小老鼠也发现了一只大大的、红红的苹果,小老鼠会怎么做呢?这个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讲一讲,小老鼠发现苹果后会怎么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会来帮助它呢?

  二、幼儿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第一次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小老鼠发现苹果后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帮助它?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过程中当孩子遇到表达困难时教师提示:当苹果掉进水塘(刺丛、遇到树干)的时候,谁来帮助它了?
  教师小结:哦,小老鼠发现苹果后想把它推回家,路上苹果不小心掉到了水塘里、刺丛里、遇到了大树干,后来青蛙、乌龟、鼹鼠来帮助它。
  过渡语:那么,小动物们会怎样帮助它呢?它们会怎么说呢?好,我们再来看一看、讲一讲。
  2、幼儿第二次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提问:当小老鼠发现苹果,推回家时遇到了困难,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它的呢?谁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逐页观察画面)
  过渡语:小朋友讲得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
  3、分解观察画面,知道要分享和帮助他人。
  1、掉进池塘
  (1)当小老鼠在草地上发现苹果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回家一个人独享)
  (2)当苹果掉进水塘的时候,谁来帮助她?(个别幼儿表演学说青蛙的话)
  (3)青蛙是怎么帮助它的?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拿苹果。(一起表演往后踢)
  (4)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青蛙?在生活中你看到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会不会去帮助他?(主动帮助)追问:你帮助了谁?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的?
  (5)小青蛙看到这又红又大的果子,想不想吃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小青蛙想吃果子的?那小老鼠有没有给它吃呢?
  2、掉进刺丛
  (1)走着走着,又发生了什么事?
  (2)这时候谁来帮忙?它会怎么说?小老鼠会怎么说?(幼儿表演学说小乌龟的话:遇到麻烦了,是不是?我来帮你吧!)
  (3)小乌龟看到这红红的大苹果,是什么表情?小老鼠有没有给它吃?
  (4)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帮助?什么时候别人帮助了你?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过渡语:小老鼠虽然没有给它吃,但也有点儿不好意思,毕竟乌龟帮助过它,它正在犹豫的时候,突然——
  3、遇到树干
  (1)又发生了什么事?
  (2)这时,谁出现了?鼹鼠会怎样帮助小老鼠?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看地图)
  (3)苹果终于回到了小老鼠的手上,小老鼠会说什么?小鼹鼠会说什么?小老鼠有没有给鼹鼠吃苹果吗?
  4、讨论
  (1)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老鼠?
  (2)这么小气的小老鼠,你还愿意帮助它吗?为什么?(愿意:表扬大度的孩子,不愿意:教育孩子要不计得失帮助别人)
  小结:小老鼠虽然没有把苹果分给小鼹鼠吃,但它想到好朋友帮助了它,觉得非常非常不好意思,回家后,它觉得一个人吃真没意思,它想起了帮助它的朋友们,这时,苹果——(观察画面,一起讲述)
  (3)苹果滚到了好朋友那里,小老鼠会怎么说?它们有没有一起分享?
  5、小结
  好朋友之间遇到困难了,要互相帮助,有好的东西,互相分享,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对吗!
  结束:小老鼠分享了苹果,真开心,老师这里有一只大苹果,我们也来分享一下,好吗?(分享苹果)

  教学反思:
  《小老鼠分果果》这个,渗透了一种分享、互相帮助的理念,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情景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我出示大苹果,以“一只大苹果,这么多人想吃,怎么办?”来导入,让孩子以自身的角度来考虑,以吸引孩子活动的兴趣,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已有初步的分享意识,他们会说:“一起分享。”这时我就引出“小老鼠发现大苹果后会怎么做呢?”设置悬念,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在孩子的阅读中,根据《指南》中提出的大班孩子阅读目标的要求:“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因此我采取了自主阅读的教学模式。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随意阅读,因此,在指导孩子进行第一次阅读时,我设计了问题:小老鼠发现了苹果,它会怎么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会帮助它呢?让孩子在问题的引导下有目的的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第二次自主阅读时,我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青蛙、乌龟、鼹鼠是怎样帮助它的?它们会怎么说?”这时,要求孩子在阅读时要去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态,想象它们的对话,从而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最后,我引导孩子分解观察画面,在老师的问题引领下了解阅读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每一次自主阅读后我都充分鼓励孩子大胆地讲述自己的阅读内容,充分体现了孩子与孩子、孩子与老师、孩子与之间的互动,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通过设计生动的语言、有效的提问,通过鼓励、表扬等手段来支持、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在愉快地阅读中理解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最后在分享苹果的过程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不足之处:
  在设计问题时考虑不够,没有设计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孩子在活动中讲述兴趣不高,老师为了引导孩子讲述,就分散问题,以致问题显得松散。因此要设计能引发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的问题。
  在活动中没有及时抓住孩子有效的回应及时引发孩子讨论,如当老师提问:“这么小气的小老鼠,你还愿意帮助它吗?”一个孩子回答:“这么小气的老鼠,下次我不愿意帮助它了。”这时可以引导全体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到底应不应该帮助它,从而使孩子知道帮助他人是不能计较得失的。
  在分析时,我好把握得不够到位,这本页数较多,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讲完整阅读可能有困难,因此,在阅读时我们要把画面进行整合,重点放在观察人物的表情上,引导孩子猜测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知道要分享和互相帮助,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猜测对话上。
  因此,以后在开展教学时,我们要仔细分析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设计有情趣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发展。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老鼠分果果》含反思】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老鼠分果果》含反思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