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2岁11个月入园,初识南阳幼师,我被小托班教室里每个桌子上放的玻璃瓶插花惊到了,这样的东西适合放在教室吗?适合距离孩子这么近吗?我家孩子这么好动,偶尔不小心带一下桌子,不就留给老师一个”烂摊子”?如果每天收拾7、8个“熊孩子”搞的玻璃渣子,老师将怀着一个多么差的心情陪伴我的孩子呢?后来我才慢慢的体会到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既然它们能被摆在桌子上,至少说明两件事:第一,这是一个孩子被平等对待的体现,孩子与成人是平等的个体,他们也有权利接触完整的空间及物件,而不是仿真版的世界,与现代社会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第二,园区的教育理念让教育者们已经做足了准备,应对、处理好该类“烂摊子”问题。而如今盛夏来临,这份绿意也已从教室蔓延开来,处处可与鲜花为伴。
尤清晰的记得她第一天入园,带着兴奋奔进教室,我跟她讲“玩一玩、吃个饭、睡个觉,妈妈就来接你回家”,她连头也没抬,嘴边“好的,好的”,我有点讶异。当小苹果从刚开始的新鲜中回醒过来,突然发现妈妈说的再见,好像是把她独自留在这里,也不知道多长的时间……我虽明白无论年龄大小,入园都有这般经历,但还是忍不住不能离开。在角落,我看到带班老师抱着身穿棉服哭闹不止的女儿,从坐着到站着,从教室到地下游乐场再到教室,从开始的哭闹到抽泣再到哭喊,我也伤心,但作为家长,当看到年轻老师一直用全力去抚慰她,代替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一份崇敬由心而生,我想这源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与爱心吧,对苹果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幸运。那一次女儿和露露老师建立了很好的感情基础,这份依赖转移我很欣慰,因为这是她成长的开始,因为妈妈本就不能永远的陪伴孩子。
时间如梭,转眼两个月过去了,我们一起经历了游戏西峡恐龙园、参加歌剧院表演、逛跳蚤市场等等。在各位老师和阿姨悉心的照料下,现在的小苹果可是一个“小能人”,会手指游、喜舞蹈,能独立就餐,会分享、有伙伴,放学了还想要一份“逗留”。我很开心,她在成长中寻找自己。
最近又聆听了园长的《赢在父母》的演讲,丰富了我对幼儿园的认知,我欣赏园长的积极向上与她的成长、成人教育理念。我相信这份积极的力量创造出来的热情我感受的到,我的女儿也能感受的到。最后愿更多宝贝入芝兰之室,绘芬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