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皆课程,如厕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生活环节,它能反映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如厕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一项内容,对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克服困难等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须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渗透,如运用儿歌,故事等,让幼儿知道如何正确如厕,养成良好的如厕常规。
如厕
活动结束后,老师播放如厕儿歌《我会自己上厕所》,孩子们听到音乐,有秩序的进入卫生间,不推不挤,女生优先。
孩子的手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周围的事物,哪儿都想摸一摸。如果再用这双小脏手抓食物、揉眼睛、摸鼻子,病菌就会趁机进入宝宝体内,引起各种疾病。
为了避免在秋冬季节的病菌传播,老师要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为了让孩子远离病菌,爱上洗手,在洗手时,老师提醒孩子们:
“撸起袖子,水龙头轻轻打开,洗手时水量适当,不浪费水资源。”
幼儿使用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远离细菌。
六步洗手法儿歌《小螃蟹》
两个好朋友手碰手,
你背背我,
我背背你,
来了一只小螃蟹 小螃蟹,
举起两只大钳子 大钳子,
我跟螃蟹点点头 点点头,
螃蟹跟我握握手 握握手。
儿歌能够帮助幼儿专心洗手,不在洗手间内打闹。
洗完后幼儿找到自己的毛巾将小手擦干。
洗手后,幼儿有秩序的取水杯,喝完水后把水杯及时摆放到水杯架上,不小心洒水时及时清理。
幼儿在每隔三十钟就要喝一次水,每次喝水大约为幼儿杯子的半杯或半杯多一点,量不要过多,否则会对幼儿的胃造成压力。
孩子们饮水、如厕结束后,老师负责将卫生间地面和洗手池水渍擦拭干净。
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幼儿园教师会科学、合理地制订各项常规,会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教育幼儿遵守各项常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使幼儿园常规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