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不是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我们和水稻的故事就像是一场旅行,在探究水稻的旅途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美好的风景。踏着金秋,孩子们与水稻展开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初遇水稻
老师,昨天妈妈和我一起去玩了,看到了一大片稻田,里面的稻是黄黄的,真漂亮。
就是种水稻的地方。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几个孩子凑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说着。
孩子们对稻田的兴趣高涨,于是,老师鼓励家长利用周末带幼儿去稻田逛一逛。
参观稻田
他们怀着好奇心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到田埂边,田野里一片金黄,真漂亮呀!
爸爸,这就是稻子吗?
稻子真的是金色的,还有长长的叶子,也是黄色的。
凑上去,用鼻子闻一闻,好清香呀!
谷穗结满了一颗颗金黄的果实,重重的,摸起来糙糙的。
他们去田野里走走看看,用各种感官去探索、感受稻谷的秘密。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水稻成熟以后是土黄色的,闻起来香香的,果实一颗颗,椭圆形,叶子扁扁长长头上尖尖,一串串的水稻重得能把稻杆压弯。
水稻大发现
1.水稻的生长过程
参观稻田后,孩子们对水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和他们一起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
2.给水稻脱壳
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水稻吗?怎么跟稻谷不一样?
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对自己带来的稻穗进行观察、脱壳等探索活动。
有的孩子用手指剥开,有的用木臼捣,有的用积木压,用了各种办法。最后发现,原来大米就藏在稻壳里面,稻谷要经过多次加工才能变成白白的大米。
3. 光盘小达人
孩子们再给稻谷脱壳的过程中发现:从稻谷变成大米原来需要这么多复杂的过程。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大米的来之不易,真正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从此,班级里的光盘行动开始了。
老师,我的碗干净吗?
碗里的米粒都要吃完。
不能浪费粮食,我要吃光光!
光盘的孩子都能够为自己亮一盏小灯!
通过亮灯行动,鼓励孩子们吃光自己的饭菜,培养孩子珍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水稻畅想曲
在欣赏徐塘桥稻田时,有孩子发现稻田里有彩色的图案,由绿色、紫色、黄色等不同颜色的水稻“绘制”而成,上面有“美丽鸿山”的字样,画面中还有“玉飞凤”、“党徽”等,像一幅画。彩色稻田画令人叹为观止。
看到这么美的画面,孩子们跃跃欲试,也想创作一幅稻田画。“做什么图案呢?”“用什么方法来做?”随着问题的抛出,孩子们众说纷纭:
可以捏纸球做稻谷。
彩泥也有五颜六色的。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通过欣赏稻田画、名画,观察稻田里各种各样的图案、造型,以及大师们在表现稻田时使用的色彩、构图,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支持下用纸艺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心中的稻田画。
瞧,这是我们制作的稻田画!
成长与收获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神奇的水稻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种种变化:提问变多了,讨论频繁了,各种奇思妙想也油然而生。《遇“稻”一粒米》选择的内容基于孩子的兴趣,结合自然、家庭和社区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在各项活动开展中,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孩子们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一系列的活动,多方位、多感官的了解水稻所包含的秘密。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收获和成长,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照片:总园小二班
编辑: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