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初印象
石磨源于春秋时期,由鲁班发明。在古老的华夏之地,石磨可以磨碎人类生活中所需的食物,为人类的生生不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历经岁月的沧桑,随着时代的进步渐渐退出了现代舞台,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石磨初体验
1.探索石磨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我特意带孩子去生活室转了一圈。看到门口摆放的石磨,非常好奇!孩子们开始用各种办法来研究石磨。
??????????
“中间有个洞,我用放大镜来看看 。”
“洞口有些深,放大境看不清,我再用手电筒来看看。”
“我来推下,有点重啊,没有东西出来啊。”
“哇,这是什么东西?”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啊!”
“这个很像外面卖肠粉用的机器,它们都是圆的。”
“是啊,就像汽车的轮胎一样,这样工作起来比较方便,不过这个比较小。”
??????
“这个应该是磨豆机,可以磨出豆浆。”
“我想起来了,妈妈告诉我这个叫做石磨。”
?老师的话?
石磨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及探究欲望。
??????????
2.操作石磨
石磨豆浆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豆制品,用石磨制浆的需要经过筛选、浸泡、碾磨、过滤、煮等工序。
第二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黄豆。
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开始了研磨之路…..
心心:“别放太多豆了,石磨都磨不了了,我们一点点磨。
球球:“你看,有东西出来了,黄豆变成粉了。”
贝贝:“我来过滤下,里面还有没有磨碎的,没有磨碎的可以继续磨。”
希恩:“我把这个磨好的粉装进瓶子里去。
球球:“粉好少啊!石磨要磨好久,快一点转试试。”
心心:“不行啊!转得太快,磨不出粉啊!还是要慢点磨。”
贝贝:“对,这样才能充分地让豆子与石磨摩擦。”
这时,生活经验比较足的静怡就说了一句:“我们加水进去吧,黄豆是可以用来磨豆浆的。
一旁的心心说:“好啊!我一边磨黄豆,你慢慢加水。”
“为什么磨了这么久,粉还没有出来啊。”
“我们翻开石磨来看看。”
“怎么会这样,磨碎的豆都黏在磨齿上了。”
“我们再加多点水看看吧。”
“有水出来了,可是豆没有完全磨碎啊,也不像豆浆的颜色啊!变成灰绿灰绿的了。”
心心问:“老师,黄豆怎么磨出来豆浆啊?”
通过孩子们的讨论,于是老师就在网上寻找磨豆浆的步骤图欣赏。
磨豆浆步骤
1.先取适量大豆,在水里浸泡7-8小时,必须把豆子泡涨,泡软。
2.把豆子放进,—边磨的同时在石磨口加水冲出豆汁。加的水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要使豆汁均匀流出。
3.过滤豆渣。
4.过滤好的豆汁放在锅中煮,煮至豆浆冒出白色泡泡两至三次即可出锅,加糖制成豆浆。
?老师的话?
孩子们通过自主投放所需要的材料,完成自己的游戏意图,遇到问题时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磨豆浆中,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孩子们对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讨论,老师借此契机,也与孩子们开展了“石磨”分享交流活动。
分享石磨与豆浆机
在晨间谈话中,我们进行了大讨论。
??????????
我们的问题来啦!
问题一:石磨和豆浆机磨豆浆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也来个大调查吧!
我看过大人磨豆浆,它是要一边加水一边加黄豆慢慢磨的。
豆浆机只需要加适量的水,然后放入泡过的黄豆,然后启动开关。
问题二:石磨磨的豆浆水和豆浆机里水的有什么区别呢?
石磨的有豆粉还有点硬。
豆浆机里的粉都看不见,就和牛奶一样。
黄豆加水的半成品
问题三:石磨和豆浆机谁磨豆浆快呢?为什么?磨出来的豆浆谁多?
实验证明:量杯比一比。
游戏中,小朋友们都踊跃参与,轮番上阵,大显伸手,推动磨盘、启动豆浆机的那一刻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花儿般的笑容。
?老师的话?
孩子们在探索及操作中遇到了问题,老师借此分享交流活动,让孩子们与同伴分享交流,学习共同商量,—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老师也可以了解孩子们在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引导孩子们往更高的游戏水平发展。
品尝豆浆
在孩子们的调查后,我们按照步骤操作,终于把白白的豆浆磨出来了,经过过滤后,我们来煮一煮、闻一闻、尝一尝吧!
制 作 豆 浆
品尝豆浆
“豆浆好像不甜,我来加个糖,这样就好好喝啦!”
“豆浆太好喝了,我们来干个杯吧”
在活动中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占据主导地位。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通过本次活动,老师提供石磨供孩子们探索,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先人智慧的结晶,从自主游戏中继承传统民族文化。在石磨和现代电动豆浆机的对比中,同时也感受到人们不断努力下科技的发展。活动中,孩子们从发现、探索、操作、分享到利用石磨研磨豆浆、豆粉,全程自主,遇到问题时会和同伴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不仅提高了社会性发展水平,还凸显了孩子们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乐于想象和创造的学习品质。
The End
扫码关注我们
撰写:李晓洁
编辑:乔静枫
照片:鸿山园大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