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规矩”可以这样立!教师请让家长知道这些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与自由并不是对立面,每个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只有以遵守规则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从小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规则意识,不仅有助于幼儿自我保护,也能促进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偏不误。那么,具体应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呢?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家长:立“规矩”要有原则规矩的确立需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在规则确立和执行过程中有须避开的误区

设立规则,需注意以下原则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家长们方法学了不少,可为什么老是不管用?其实,立规矩的过程不是家长直接拿条条框框限制孩子,而应充分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与孩子共同协商制定规则。这样一来,孩子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主动性也会增强。确立规则时,教师可提醒家长注意以下原则:

1

规则简单易懂,且信号明确。

对于孩子来说,一般可以从最重要的两到三条规则开始。规则内容需要使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同时需明确告诉孩子不执行规则的后果。当孩子能够始终如一地遵守这几条规则之后,再循序渐进地添加新规则。

2

成年人要以身作则。

家庭规则不是只有孩子需要遵守,成年人更要以身作则。此外,所有参与制定规则的人,都需要注意遵守规则,注意言行的一致性。

3

违反规则的惩罚需及时可行。

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除了确立规则内容向孩子解释清楚规则并共同执行,也应在制定规则时协商,明确违反规则将得到怎样的惩罚。在执行家庭规则时,一旦有人违反了规则,都应得到相应惩罚且需要立即执行,惩罚的力度和时间需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Tips: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家庭状况的变化情况,家庭规则的内容也需要适时调整变化。

·有学龄前孩子的家庭,规则可包含以下五方面:

①与安全相关(比如不能碰插线板等);

②与道德相关(比如诚实、尊严、勤奋等);

③与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相关(比如吃饭、如厕等);

④与社会交往相关(比如先来后到、不能打人咬人等);

⑤与真实世界相关(比如金钱、责任等)。


依据孩子年龄特点,制定阶段性规则

不同阶段的孩子,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不一,因此制定的规则也要有所区别。给孩子制定规则时只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遵守规则。所以,教师需要提醒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成长情况,有计划地制定和调整规则。

1

岁大的孩子:

·特点:好奇、好动,而且精力充沛。此时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探索周围的世界。

·建议: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给孩子做正确的行为示范。

2

岁大的孩子:

特点:他们的生活被自己情绪的巨大波动和起伏所占据。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

建议:在执行“惩罚”时,要谨慎对待孩子的大发脾气。有时可以冷处理,不理睬Ta的哭闹和发脾气,更不能妥协,但一定要在孩子附近,直到孩子不再哭闹为止,然后再讲道理。

3

岁大的孩子: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自立形式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情绪。

建议:交给孩子一些“工作”去做。让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一下好的行为举止。惩罚孩子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

4

岁大的孩子: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断发展。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合作,使自己的需求与其他人的达到均衡。

建议:制定的规则清单不超过5条,面对孩子违规的行为,反应要言行一致、平静迅速。

5

岁大的孩子:

特点:他们能够领会父母具体的要求和规则了。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依据自己懵懂的道德意识去做事。

建议:尝试在规则中拓宽孩子视野,可以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以及制定规则的依据。同时可以设一些限制使孩子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比如告诉Ta“给你3分钟的时间停止大哭小叫,否则你就得自己在房间里不允许玩玩具。”

6

岁大的孩子:

特点:6岁开始的孩子已经能大概知道父母所立的规矩有何意义,不遵守的话又会有什么后果,他们所面对的挑战是逐渐摆脱父母的监控,开始自我约束。

建议:在规则中建立明确的界线,并逐渐放权给孩子,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掌控感。

拓展阅读:

《给孩子立规矩很心累?可能是忽略孩子年龄段惹的祸》


别踩坑,请避开这些设立规则的误区

在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遵守规则时,往往会存在不当的做法。教师需提醒家长,在确立和执行家庭规则的过程中,尽量避开以下误区:

1

高度压制

在多数的家庭里,家长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性,使用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不断的约束孩子。虽然孩子执行了规则,却不明白其意义,很难形成规则意识。一旦家长有所放松,规则也就很难被执行了。

2

言行不一

孩子在幼年时期,学习过程基本都是靠模仿,而父母则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对象。作为家庭规则的制定者,父母的言行极大地影响着孩子。若父母要求孩子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自己却边看手机边吃饭,会对孩子的认知和行为造成混乱,让规则成为虚幻泡影。

3

自相矛盾

在家里,经常会有家长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情况,这就很容易让孩子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为什么爸爸妈妈的说法不一样呢?这样很不利于规则的贯彻和执行,也给孩子留有缓冲和回避的空间,让孩子在这中间钻空子,以“爸爸说这是可以的”“妈妈不是这样讲的”为理由来抗辩。

4

朝令夕改

已经制定好的规则,不要随意破坏,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规则不过是说说而已”的想法。比如说,家长定好,每天每人只能吃一根雪糕,但是家长自己没有忍住,多吃了一根,还给了孩子一根,这就属于主动破坏规则的行为了。

5

自暴自弃

给孩子培养规则意识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家长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不能说因为暂时看不到效果,就任由孩子不遵守规则。在执行家庭规则时,家长需要有耐心,不用成人的地位压制孩子,也不能因孩子违反了规则而打骂孩子。


编后语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制定并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成人需要与孩子平等沟通,同时把握好约束孩子的尺度,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果觉得本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对大家有意义、有价值,星标「上海学前教育网」,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方法见下??

“规矩”可以这样立!教师请让家长知道这些事-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内容来源:上海科学育儿指导平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网站、澳大利亚家庭育儿指导网站、优师教研微信公众号

指导:向青、如一

主编:吉页

责编:古月

“规矩”可以这样立!教师请让家长知道这些事-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规矩”可以这样立!教师请让家长知道这些事-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规矩”可以这样立!教师请让家长知道这些事-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学前教育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规矩”可以这样立!教师请让家长知道这些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