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规则,需注意以下原则
规则简单易懂,且信号明确。
对于孩子来说,一般可以从最重要的两到三条规则开始。规则内容需要使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同时需明确告诉孩子不执行规则的后果。当孩子能够始终如一地遵守这几条规则之后,再循序渐进地添加新规则。
成年人要以身作则。
家庭规则不是只有孩子需要遵守,成年人更要以身作则。此外,所有参与制定规则的人,都需要注意遵守规则,注意言行的一致性。
违反规则的惩罚需及时可行。
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除了确立规则内容、向孩子解释清楚规则并共同执行,也应在制定规则时协商,明确违反规则将得到怎样的惩罚。在执行家庭规则时,一旦有人违反了规则,都应得到相应惩罚且需要立即执行,惩罚的力度和时间需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Tips: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家庭状况的变化情况,家庭规则的内容也需要适时调整变化。
·有学龄前孩子的家庭,规则可包含以下五方面:
①与安全相关(比如不能碰插线板等);
②与道德相关(比如诚实、尊严、勤奋等);
③与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相关(比如吃饭、如厕等);
④与社会交往相关(比如先来后到、不能打人咬人等);
⑤与真实世界相关(比如金钱、责任等)。
依据孩子年龄特点,制定阶段性规则
不同阶段的孩子,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不一,因此制定的规则也要有所区别。给孩子制定规则时只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遵守规则。所以,教师需要提醒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成长情况,有计划地制定和调整规则。
岁大的孩子:
·特点:好奇、好动,而且精力充沛。此时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探索周围的世界。
·建议: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给孩子做正确的行为示范。
岁大的孩子:
特点:他们的生活被自己情绪的巨大波动和起伏所占据。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
建议:在执行“惩罚”时,要谨慎对待孩子的大发脾气。有时可以冷处理,不理睬Ta的哭闹和发脾气,更不能妥协,但一定要在孩子附近,直到孩子不再哭闹为止,然后再讲道理。
岁大的孩子: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自立形式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情绪。
建议:交给孩子一些“工作”去做。让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一下好的行为举止。惩罚孩子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
岁大的孩子: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断发展。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合作,使自己的需求与其他人的达到均衡。
建议:制定的规则清单不超过5条,面对孩子违规的行为,反应要言行一致、平静迅速。
岁大的孩子:
特点:他们能够领会父母具体的要求和规则了。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依据自己懵懂的道德意识去做事。
建议:尝试在规则中拓宽孩子视野,可以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以及制定规则的依据。同时可以设一些限制使孩子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比如告诉Ta“给你3分钟的时间停止大哭小叫,否则你就得自己在房间里不允许玩玩具。”
岁大的孩子:
特点:6岁开始的孩子已经能大概知道父母所立的规矩有何意义,不遵守的话又会有什么后果,他们所面对的挑战是逐渐摆脱父母的监控,开始自我约束。
建议:在规则中建立明确的界线,并逐渐放权给孩子,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掌控感。
拓展阅读:
别踩坑,请避开这些设立规则的误区
在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遵守规则时,往往会存在不当的做法。教师需提醒家长,在确立和执行家庭规则的过程中,尽量避开以下误区:
高度压制
在多数的家庭里,家长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性,使用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不断的约束孩子。虽然孩子执行了规则,却不明白其意义,很难形成规则意识。一旦家长有所放松,规则也就很难被执行了。
言行不一
孩子在幼年时期,学习过程基本都是靠模仿,而父母则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对象。作为家庭规则的制定者,父母的言行极大地影响着孩子。若父母要求孩子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自己却边看手机边吃饭,会对孩子的认知和行为造成混乱,让规则成为虚幻泡影。
自相矛盾
在家里,经常会有家长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情况,这就很容易让孩子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为什么爸爸妈妈的说法不一样呢?这样很不利于规则的贯彻和执行,也给孩子留有缓冲和回避的空间,让孩子在这中间钻空子,以“爸爸说这是可以的”“妈妈不是这样讲的”为理由来抗辩。
朝令夕改
已经制定好的规则,不要随意破坏,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规则不过是说说而已”的想法。比如说,家长定好,每天每人只能吃一根雪糕,但是家长自己没有忍住,多吃了一根,还给了孩子一根,这就属于主动破坏规则的行为了。
自暴自弃
给孩子培养规则意识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家长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不能说因为暂时看不到效果,就任由孩子不遵守规则。在执行家庭规则时,家长需要有耐心,不用成人的地位压制孩子,也不能因孩子违反了规则而打骂孩子。
编后语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制定并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成人需要与孩子平等沟通,同时把握好约束孩子的尺度,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果觉得本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对大家有意义、有价值,星标「上海学前教育网」,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方法见下??
内容来源:上海科学育儿指导平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网站、澳大利亚家庭育儿指导网站、优师教研微信公众号
指导:向青、如一
主编:吉页
责编:古月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学前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