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走廊环境的照片
出于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接纳的环境思考,幼儿园的走廊经常布置一些吊饰:布制的、竹帘的、教师自行制作的饰品、幼儿作品等。结合下面的这张照片,基于《评估指南》中指出的“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我们来做一些思考:
-
吊饰的高度考虑幼儿的身高了吗?孩子看得见/摸得着/吗?
-
吊饰能引发幼儿怎样的思考呢?
-
只要展出来的是幼儿的作品就是儿童视角了吗?
大部分吊饰(节日饰品除外)一旦布置完毕,相当长的时间不会做出改变。吊饰一般比较高,幼儿近距离接触不到;如果空间不够大,还会给人以局促的感觉;吊饰的布局、配色不够简洁和谐幼儿的审美体验也不够好,因此做吊饰之前要认真思考创设“吊饰”的目的。
植物角的照片
本着让幼儿萌发亲近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意识,教师会一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地区的不同、幼儿年龄的不同布置植物角,支持幼儿的学习。下面这张照片中的植物角里有土培植物、水培植物、开花的植物、不同形状的叶子植物、花盆的形状也不同,花的摆放布局也用了心思,同时墙面上也提供了照片等供幼儿的学习内容。基于《评估指南》指出的 “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我们做这样的思考:
-
教师支持幼儿探索时提供了哪些工具、材料?
-
幼儿探索时如何跨越整齐的栅栏呢?
户外种植区的照片
去年夏天我在一位台湾老师的朋友圈里看见了一张户外种植区的照片,这张照片展现了小朋友们照顾植物的瞬间,那我们从“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的角度仔细想一下:
-
为什么这么多植物种在一起?
-
是否方便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呢?
-
能触发幼儿的哪些感知、探索和学习呢?
和这些植物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提出了下面这些问题:
-
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需要的水一样多,浇水的频率也一样吗?
-
一种植物生病了会不会传染给另一种植物呢?
-
为什么有的植物先成熟了,有些要晚一些?
-
我们都吃植物的哪些部分?哪些吃叶子、哪些吃根茎、哪些吃果实呢?
-
成熟后它们的种子都一样吗?
-
它们的种子种下去还能不能再发芽长大呢?
拼拼区的照片
对于情绪、情感的认知是学前期幼儿重要的学习内容,但这方面的学习比较抽象,需要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教师也会通过情绪扮演、情绪绘本阅读来引导幼儿认识情绪。我们一起来思考下面图片中的材料投放:
-
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吗?
-
笑脸的卡片(蓝色圈)是否支持幼儿学习呢?
-
各种各样的低结构材料除了支持幼儿认知情绪,还会引发其他的探索吗?
针对《评估指南》中提到的“幼儿园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的要求,我们可以在环境布置的时候围绕以下几点做些思考:
-
幼儿愿意待在教室里并能自己在游戏时间里做些选择吗?
-
幼儿选择的材料是否让他们着迷久久不愿离去吗?
-
这些材料没有变,幼儿又有新的玩法和新的发现了吗?
-
幼儿通过读写、扮演、歌唱、实验、讨论等不同的方式去看待新的事物?
以上仅代表小荣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