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飒爽的秋风,我园新学期的音乐系列培训活动也飘然而至。借鉴奥尔夫音乐的教学理念,通过新颖的形式、独特的内涵、丰富的素材,向孩子们传递着着——音“乐”乃快“乐”也 。
一、快乐就“说”出来
“我唱sing ,你们唱hello,准——备——开始——了”。如何在活动的初始阶段吸引幼儿对音乐活动参与的兴趣是我们一直在尝试、讨论、研究的内容。音乐的丰富形式给了我们许多创新的启迪。如融入了节奏、声势、卡农的“问候”,拉近了师幼间的有效互动,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快乐你就“唱”出来
唱,是一项重要的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唱可以使幼儿在音准、吐字、唱词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每首歌曲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趣的引导和过渡 。如在歌曲《鱼儿鱼儿水中游》中,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们体会了可爱的鱼儿在水中自由的游来游去的画面感,使孩子们对歌曲有了一个较完整的画面感,从而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急于表达的欲望。
三、快乐你就“奏”起来
节奏活动是音乐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打击乐活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有效手段。可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讲故事、有节奏的拍打身体乐器、正确演奏打击乐器等形式,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层次性教学,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乐感,使孩子们在演奏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快乐你就“玩”起来
奥尔夫音乐强调:在引导幼儿置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如我们借鉴幼儿园的户外自助区域的“小磨坊”,创编了音乐游戏“磨豆”——一人扮演“石磨”即固定拍? ? ? ?,另一人“磨豆” ? ? 即另外一个节奏,在相互熟练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可双人合作“磨豆”也可围成圆圈与旁边人“磨豆”,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艺术敏感性来组织引导幼儿的创编,并在创编过程中不断提高幼儿的艺术敏感性,来源于幼儿真实生活反应的音乐游戏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简单的快乐、音乐的乐趣,随着老师们的“说、唱、奏、玩”将延伸到我们的课堂中,把音乐的魅力融入五大领域的教学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体验,新学期,我们音乐项目组将置身教研中,让艺术的魅力感染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