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儿童
“艺”路同行
一点一滴皆用心,
一角一落皆巧思。
一步一处皆探索,
一墙一景皆教育。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环境创设”指出:幼儿园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为充分挖掘美工室活动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实现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最大程度地挖掘功能室的教育价值,泰州市环溪幼儿园小班组就改造美工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开展了“追随儿童,‘艺’路同行”教研活动。
疑虑·渗透·倾听
疑虑
谁是美工室的主人?
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空间?
如何追随幼儿兴趣创设游戏环境?
投放了新的材料教授方法的度如何把控?
……
针对美工室的现状,大家积极踊跃地提出了各种疑虑,展现了教师的艺术素养和智慧。
渗透
为了拓宽老师们的思路,在疑虑提出后,年级组长李梦雪老师通过视频、图片、案例带领老师们了解了瑞吉欧的诱导区概念。鼓励老师从“儿童如何学习与发展”的维度出发,重新审视幼儿的学习之路。学习通过创设一个激发、唤醒和刺激幼儿行为和反映的环境支持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与成长。
为了进一步确定当前幼儿的经验所在以及实际需求,老师们决定听一听孩子们的声音……经过讨论与一对一倾听,发现孩子们喜欢的美术材料、创作方式五花八门,每个孩子的喜好各有不同。
提升·碰撞·反思
提升
如何基于儿童角度,遵循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用鲜明的主题和多元的材料回应幼儿在美工室的发展,同时又能更好地解决自己的困惑?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老师们共读《0-8岁幼儿园环境创设》,了解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幼儿需要的美不仅仅局限于空间和固有的设施,应该更趋向于自然和自己动手创造的美。
碰撞
针对之前的种种疑虑,小班组的老师们再次开展了“如何打造适合幼儿的美工室”专题研讨,旨在通过这次的思维碰撞为提高美工室的教育价值提供依据,也为改造美工室做好准备。
Ft
反思
老师们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前期发现的问题以及一对一倾听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反思,最先反思的是材料的提供是否根据幼儿的能力,提供的材料是否具有层次性与多变。每个孩子的能力水平不同,提供的材料是否既能符合孩子原有的水平与基础,又能促进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让材料具有暗示性,推动孩子的发展。
改造·调整·呈现
改造
基于“诱导区”的教育启示,结合幼儿兴趣、主题需求,创设出富有美感的美工室游戏环境。再巧妙运用启发性学习线索,例如:绘本、实物、模型、名画等,促使美工室成为多维度、跨学科的学习平台,启发幼儿好奇好问,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提供适宜且有效的材料,材料摆放便于幼儿快选、易取,从而唤醒、支持幼儿运用多种方式对美的创造与表现。那如何最大化实现美工室的价值?老师们的改造计划如期进行。
调整
根据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发展需求,美工室的材料、空间布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调整,使材料、空间布局具有动态性,不断地吸引孩子的兴趣,对美工室永保新鲜感。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老师们一直在研讨中调整、在调整中研讨……
呈现
幼儿是创作的主体,但是要把这些各式各样的作品有序美观地展示,需要老师后期进行设计,维护。孩子们看着自己参与完成的作品,也会对艺术创造有着更大的动力。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每一次研讨,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教育因交流而更精彩,教研因探索而更美丽。此次改造美工室教研活动不仅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励教师不断探索、互助学习研究的热情,还提高教师对美工室活动的指导能力。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教师支持等方面实现了经验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为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教研活动,
是一次扎实的提升,
是一个崭新的开端,
是基于儿童视角的思考,
是教师成长的坚定基石。
教师们会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
在“研”中思考,
“研”中创新。
编辑:陈爱玲
初审:孙爱琴
终审:韩 颖
德润童心 乐泽童年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泰州市环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