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皆课程。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一日三餐贯穿在孩子们生活的每一天。3~6岁是幼儿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良好的进餐行为对幼儿习惯的养成有着重大影响。“吃饭的那些事”让教育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发生,让孩子们在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体验和感受,吃饭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老师,我不想吃辣椒,能不能倒掉?
老师,饭好多啊,我吃不下!
老师,你等会不要给我菜,我想吃饭饭……
通过每天观察宝贝们进餐的情况,我们发现,班级中小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吃饭,大部分幼儿存在饭菜剩太多;吃不完;挑食;不会拿勺子;拿着勺子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和孩子们展开了一次讨论。
你为什么会剩饭剩菜?
经过谈话、询问和观察,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吃青椒、茄子、青菜、蘑菇等蔬菜,个别幼儿不喜欢吃肉、鱼、虾等食物。为了改正幼儿挑食的习惯,减少浪费粮食的行为,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我们和幼儿一起展开了关于进餐中的问题讨论,并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
我不喜欢吃茄子,我不要吃。
蔬菜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不能浪费。
妈妈说,浪费是不对的,不喜欢吃可以少吃一点。
针对孩子不吃蔬菜、挑食的情况,我们开展了集体活动《多吃蔬菜身体好》,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知道要多吃蔬菜,不浪费。
孩子们挑食的现象表现在不喜欢吃的食物就不愿意吃,但是也有部分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进行尝试。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从而解决挑食的问题,我们展开了小调查。
孩子们将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记录了下来,我们了解了孩子们不爱吃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次活动,让孩子们知道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鼓励大家挑战自己不喜欢的食物。
总有那么几个吃不完饭的小可爱,这是为什么呢?针对疑问,孩子们进行了讨论。
我吃饱了,吃不下了。
老师的饭盛得有点多,我吃不下。
我们要多运动,才会感觉饿。
找到吃不下的原因后,一起开始解决吧!
【方法1】多运动
【方法2】如果吃不了太多,主动告诉老师,请老师少盛一些米饭。
同时针对吃不下、浪费的情况,我们开展了集体活动《浪费粮食的猪猪》,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进餐时,我们时常会听到孩子们“老师,他勺子拿错了!”“老师,她又用手抓菜菜啦!”的声音。针对部分孩子不能熟练使用勺子、习惯用手吃饭的现象,我们通过钓鱼、扣纽扣、绕毛线、夹夹子等游戏来锻炼孩子的手部力量。
这些游戏让我的小手更有力量啦!快看,我们会正确使用勺子啦!
吃饭吃的到处都是,身上、桌上、地上不干净怎么办?
身体靠紧桌子,米粒就不会掉到身上桌子上地上了。
吃饭的时候要认真,不能玩儿。
于是,孩子们迅速开始调整进餐姿势。一些进餐姿势很标准的小朋友还当起了小老师,帮助其他小朋友调整姿势。
“我们会正确使用勺子,知道骨头要放进盘子里,吃饭时身体要靠紧桌子后,我们的桌子、地面就会变得很干净!”
小班进餐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进步,让良好的进餐习惯一直伴随孩子们。
供稿:无锡市堰桥中心幼儿园 孙向云
转发 点赞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