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
在开发幼儿智力、
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方面,
越来越引起广大
儿童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废旧材料一直是
幼儿园环创和玩教具
制作的高频选择。
那么废旧材料是什么?
在幼儿园到底可以如何利用?
不同年龄段幼儿废旧材料
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或教育价值?
这些就是
范莉茵老师学习互助小组
本学期研讨的重点。
废旧材料一直是幼儿园环创和玩教具制作的高频选择。本学期我们重点围绕以下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如:废旧材料的界定与特性、生活中常见废旧物品及其教育价值、如何利用废旧材料装饰幼儿园大小环境、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废旧材料利用及对老师的要求、利用报纸制作立体手袋、报纸大变身、鸡蛋托与毛线制作吊饰、鸡蛋多玩教具制作、废旧纸箱在班级区域材料及环创中的使用。
最普通的装鸡蛋的废纸也能变成艺术品
1.以集中座谈开展专题研讨。
2.参照图片进行实际动手操作。
3.班级材料投放并随班观摩。
通过集中专题研讨,老师应对废旧材料的界定与特性有更多的认识,尤其是扩展了对废旧材料的传统意义的认识。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废旧品的使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如废纸类在小班不仅可以让幼儿任意的无目的撕从而锻炼手部肌肉动作,还可以在中大班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幼儿撕、粘、贴、揉、团来训练手眼协调能力甚至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训练幼儿大小肌肉,身体的柔韧性等。
废旧材料在实际的大小环境装饰中要注意,不要只讲究好看,而忽视教育意义,要善于发挥废旧材料的环保性、操作性,从而让幼儿充分的体验操作,进行想象及组合利用。
说了这么多,
是不是有点头大?
看起来还是很复杂呀,
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际成果,
大家就一目了然啦!
将废旧光碟与废纸板相结合,展现幼儿的一日生活。
摘葡萄:培养幼儿能按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小猫钓鱼:情景中渗透数学计数核心经验,帮助幼儿学习点数和计数,以及按数取物的能力,同时在粘扣材料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美美理发屋
娃娃的家:让幼儿感觉处在一个真正的温馨的房子里。
烧烤串串乐
将自然材料与幼儿作品袋相结合,体现清新美观。
将手工作品与主题环创相结合,呈现孩子参与种植的过程,以及观察到植物成长的过程,让墙面环创更具互动性。
作品陈列底色清新更能凸显幼儿的作品。
饮水环节,
萝卜宝宝喝水啰,
培养幼儿记录喝水量以及点数。
天气早知道,
天气转冷要添衣。
垃圾分类从小做起。
就像马拉古兹所言:“教育乃是由复杂的互动关系所构成,也只有‘环境’中各个元素的参与,才是许多互动关系实现的决定性关键。”相信通过范莉茵老师小组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级的废旧材料投放和活动推进的能力会显著提高。我们对幼儿的关注和培养也会更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