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春天是多雨的季节,雨伞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物品。一个雨天的早晨,班上个别小朋友带来款式不一、形态各异的雨伞,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们议论着雨伞的图案、颜色,好不热闹。
基于幼儿对伞的兴趣,本班开展了以“伞”为主题的探索之旅。
我在商场见过彩色的伞,挂在天花板上的,像古时候的伞
我见过没有颜色的,透明的伞。
我有一把恐龙图案的伞,妈妈买给我的。
我的伞上有奥特曼的,是蓝色的。
我和妈妈在公园看见一些跟伞很像的凉亭
我觉得蘑菇也很像一把伞。
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活中实用又重要,那伞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个疑问,小朋友进行了有关伞的调查,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了各种各样的伞,了解了它们的特征和独特的作用。
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幼儿对伞的外形、结构、作用都有了初步认识,如:遮阳、挡雨、挡风等。并拓展了一些特殊伞类的知识,如:雨伞、遮阳伞、沙滩伞、降落伞、滑翔伞、彩虹伞、帐篷伞、车伞等。
雨中“伞”步—踩雨
当淅淅沥沥的雨在伞上滴答,雨中“伞”步也是一种乐趣,小朋友撑着心爱的雨伞,感受着雨水滴落在伞上的奇妙感。
第一次踩雨
伞的主题开始后的第一次下雨,这次下的是小雨,吃完午饭,我们就带着孩子撑伞去散步。第一次踩雨,孩子显得特别兴奋。
第一次踩雨遇到的一些问题:不会开伞;伞打到其他小朋友了;雨水打湿了头发;不会收纳伞。
发现了问题,我们就及时组织孩子进行探讨解决的方法。
叫会的小朋友教、请老师帮忙、请老师教
撑伞时离旁边的小朋友远一点、左右观察
不要把伞拿到旁边、
伞要撑好、撑伞时不要动来动去
看老师怎么收的、请爸爸妈妈教、自己练习。
第二次踩雨
这次的雨是在上午10点多的时候下的,雨比较大,并且还伴随着风。
第二次踩雨遇到的问题:衣服湿了;风很大,伞差点吹走了;伞面掉了,不会装。
经过讨论,得出以下解决办法:
人要站在伞中间、撑一把大一点的伞、不要转伞。
用力一点拿、把手放到伞骨的下面、两个手一起撑。
叫老师帮忙装回去、
开伞之前检查一下。
第三次踩雨
这次的雨比较大,撑伞的人数也从一人增加至两人。
第三次踩雨遇到的问题:谁来撑伞?衣服湿了;两个人速度不一样。
经过小朋友们的积极讨论,得出以下解决办法:
两个人商量、谁的伞就谁撑、高的人撑。
两个人 靠近一点、伞要在中间、撑伞的人要看一下旁边的人。
撑伞的人不要走太快、互相等一下、挽着手臂走。
幼儿经验获取:幼儿通过解决撑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了雨势大小和正确撑伞的关系,并在逐步掌握撑伞的技巧。
教师思考:师幼的一次次总结不仅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撑伞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深入学习伞的结构奠定基础。
小朋友们摸一摸,看一看,说说你看到的伞是什么样子的?
雨伞中间有一根长长的杆子,可以伸缩。
杆子下面有一个弯弯的东西。
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说的这根杆子叫伞杆,弯弯的东西叫伞柄。
雨伞上面有一层挡雨的布。
雨伞里面还有很多铁丝,像蜘蛛网一样。
小朋友说的布叫伞面,铁丝网叫伞骨。除了这些,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我知道伞的顶部有一个圆圆的头叫伞帽。
小朋友们对伞还有哪些疑惑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幼儿经验获得:在观察讨论中,小朋友们了解到伞的结构是由伞柄、伞骨、伞杆、伞面、珠尾、伞帽六部分构成。
伞的面料
了解了伞的构造,小朋友又对伞的材质产生了兴趣。
通过摸一摸,揉一揉、湿一湿的方法继续探索不同材质的伞,让幼儿感知不同材料的伞有不同的性质。
幼儿经验获取: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一场对伞的材质的实验油然而生。通过实验,孩子们得出如下结论:
1、纸伞一碰水就会破。
2、油纸伞的纸是刷了一层桐油。
3、布伞用各种布做成的伞面可防水,不易破还可以遮阳。
4、塑料伞可以防水不易破,不可遮阳。
教师思考:孩子的学习内容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常常以生活为基础。《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他们能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和不同,同时能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答案。我们带领幼儿观察伞的外观、构造、材质和种类,让幼儿了解了伞的结构,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伞,丰富了幼儿对伞的认知经验。
伞的艺术
在与伞的初步接触与探索中,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丰富了关于伞的认知,知道了伞的种类、结构和用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场充满艺术之旅的邂逅吧!
绘伞面
波洛克伞
草间弥生伞
蒙德里安伞
我设计的伞
幼儿经验获得:通过本活动,孩子们能大胆想象设计与众不同的伞,体验动手设计伞面与设计属于自己的伞的快乐。
制作伞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幼儿们正在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现着艺术美 。
? ?
? ?
表演伞
孩子们在音乐节奏的感染下,大胆创编动作,表演伞舞 、进行走秀活动,提高艺术表现能力,感受不同的艺术创造的乐趣。
着一袭汉服赴一场艺术盛会——走秀活动
幼儿经验获得:通过绘伞面、制作伞、表演伞等活动,能够大胆创作有自己特色的伞,并进行走秀展示。创造力、自信心都得到了提高。
教师思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活动设计上,我们以伞为主题,激发了幼儿绘画伞面、创意制作、展示自我的兴趣。
《指南》中指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就开展起来了。
我是一把小雨伞
幼儿经验获得:通过活动,孩子能用肢体表现伞的大和小,开和合,感受身体空间的收缩与扩张。并且与伙伴进行伞的形体造型,培养合作能力。
过伞关
跳伞关
单脚跳、双脚跳
钻伞关
匍匐前进
跨伞关
跨跳练习
投伞关
沙包投掷
幼儿经验获得: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发现伞的多种玩法,跳、匍匐爬、跨跳、投掷等体育技能得到发展。在一物多玩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强化了思维能力,体验了游戏的快乐。
彩虹伞
彩虹伞是小朋友喜欢的户外游戏材料,转一转、抖一抖,躲在彩虹伞下,盖个大蛋糕,围一个蒙古包……彩虹伞真好玩
降落伞
幼儿经验获得:通过体育游戏降落伞,降落伞小实验,幼儿发现降落伞也是伞,从而萌发了自制降落伞的意愿。教师在区域活动时投放制作降落伞的相关材料,幼儿通过体验、探索习得了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幼儿不断调整垂吊物重量,感知降落伞在不同重量下的下降速度。
教师思考: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指南》中指出:“幼儿在对事物的探究过程中,激发了探究兴趣,发展了初步的探究能力,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随着活动的深入,孩子们还发现了大自然中的“伞”,它们可以为小动物遮风挡雨。孩子们对这些“伞状植物”充满了好奇。
大自然中在伞
幼儿经验获得:通过活动,孩子发现认识了生活中和伞很像的植物,如蘑菇、荷叶、西蓝花等。
吃“伞”喽
幼儿经验获得:通过在家长协助下体验的“吃伞”活动,孩子们认识了在像“伞”的植物中,有哪些是可以做成美食的伞状植物。
本次主题活动“伞”的探究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一切都以孩子的兴趣出发,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中三班的宝贝们就这样认伞、画伞、做伞、玩伞,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孩子们一起认识伞的知识、一起玩伞的游戏,成为游戏的创造者、执行者,成为游戏的小主人,活动初期,通过帮助孩子了解、收集各种大大小小、不同种类的伞,在搜集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伞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对伞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随着活动的深入,孩子们拓展了关于伞的思路,探索了自然界中的伞,知道了像伞的植物,发现了可以吃的伞,并且学会了自己开伞、收伞,懂得了安全用伞,熟悉伞的功能,制作美丽的伞。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充分激发幼儿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通过引导他们自己感知和操作,来揭开生活中的小秘密。探秘还在继续,成长永不止步……
图文|中三班
编辑|尹伟萍
初审|罗翔翔
终审|王秀梅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雪象花园新村97号
联系优师教研0755—8958922
扫码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坂田街道象角塘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