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7点钟就开始叫孩子起床,可怎么也叫不起来;睡醒后,你给他穿衣服,他不紧不慢地伸手伸胳膊;穿好衣服后,还是磨磨蹭蹭地洗脸、刷牙、穿鞋…… 不知不觉中时间就不够用,慌慌张张地送孩子上幼儿园。
天气越来越冷,以上这些画面你一定不会陌生。生活中,孩子慢吞吞吃饭、穿衣、走路,家长着急上火却一筹莫展,他们采取最多则是简单暴力的“吼”的方式。其实,家长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不知不觉陷入了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不停地唠叨孩子,并且时时监督他
“快点起来 ”“别磨蹭 ”“快点穿衣服 ”“快点做手工”……当孩子的耳边一直回响这样催促的语言时,慢慢地他会觉得无所谓,依旧我形我素甚至感到厌烦,产生抗拒情绪,亲子关系也陷入了恶性循环。
误区二责备孩子拖延,并用后果“威胁”他
当孩子磨蹭时,有些家长会用夸张的后果来威胁他:“你这样老师就不喜欢你了”“你这样以后会成为别人讨厌的孩子”“再这样我再也不管你了”,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改正“拖延症”,还会让孩子讨厌上幼儿园、产生厌学心理,对以后的成长发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误区三家长忍受不了,帮孩子完成任务
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由于他拖延到最后,父母看不下去了就帮他完成任务。当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孩子,在最后关头得到了帮助,他会形成依赖心理,不利于独立自主个性的培养。
迟到绝对不是一件小事,他所造成的影响远远比各位家长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影响幼儿园的集体和学习生活
家长把迟到的孩子交给老师的时候,班里的其他孩子已经在进行各项活动了,老师需要抽身出来接待你的孩子,这就打乱了老师的教学节奏;如果碰上家长还要交代几句的,尤其是孩子还跟家长依依不舍,就会把其他正在上课的孩子注意力都吸引过来。迟到虽是个人的事,影响的却是整个班集体的教学秩序。
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里的洗手、吃饭、做操、游戏、学习、睡觉各个环节都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是长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结果。良好的作息规律和时间观念有利于孩子建立秩序感,培养规则。如果父母不重视孩子入园是否迟到,时间久了很容易让孩子养成拖沓、懒惰和缺乏时间观念的坏习惯,到了小学将很难适应纪律的约束。
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迟到这件事会影响孩子一整天的状态。其实孩子每次迟到,心里是忐忑不安的,唯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伴的冷落。尤其是那些对迟到比较敏感的孩子,他们会感觉到迟到那一天是与平时不一样的,甚至那一天都会变短或有缺失,他们很难像平时那样完整地自然而然地过好当日的生活,而总是会产生抽离的感觉。
“拖延症”的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事消极被动,做什么事都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和监督,长此以往,长大进入社会也很难把事情做好。
可是,还有一些家长反应,由于天冷,孩子迟到多数是因为懒床,一遍遍叫不起来,每天喉咙吼破也不行,能有什么办法呢?对此,不妨试试如下方法。
提前叫醒 既让孩子有短暂的心里适应,又有多出来的时间磨蹭。比如本来应该6.30起床,闹铃可订在6:20分左右或6:00左右,让孩子心里有个缓冲阶段。
故事激励 网上下载或买一些关于早睡早起的故事绘本,经常讲给孩子听,如《金爷爷买钟》、《大公鸡早早起》、《时钟的书》等,让孩子在优美的童话旋律里,不知不觉养成早起的习惯。
以己带动 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则,早睡早起、带动孩子早起。有的父母自己做事磨蹭、贪睡,反而一遍遍催促孩子快点、快起床。这样做不但没效果,反而说话做事在孩子面前容易失去威信。
榜样效仿 身边若有早睡早起的好伙伴,可以让孩子多向他学习。日常再多跟孩子说说早起的好处,比如早起、早点上学,趁着小朋友们都还没来,可以玩到很多不一样的玩具,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运动、锻炼身体;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不一样的美丽风景等。
夜晚早睡 晚上尽量不要熬夜,自己和孩子都要早点休息。如果人的睡眠程度达到一定时间,第二天清晨也会早点醒来,早起变的不再困难。
以上这些都是小编曾经陪伴孩子亲身试过的不错方法,长期坚持定有收获。我想,只要父母足够重视这个事情,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祝愿每个小朋友都能在家长、老师的精心培养下,从小养成伴随一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