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来到了梅荆园“田横头”。芝麻咧开了嘴巴;萝卜涨红了脸颊;山芋从泥土里探出了脑瓜……
秋日里,愈发黑亮的菜叶、闪闪发光的枯草,使得田横头的色彩更加纯净。孩子们闲聊着漫步在田间:“上次我们还在这里收过芝麻呢!”“对呀,然后还把芝麻拿到太阳下晒呢!”“我还看见奶奶把毛豆也拿出来晒一晒!”“中5班挖到的山芋也晒过。”……孩子们似乎对“晒”有了兴趣。
欣赏篁岭的晒秋
晒秋,“秋”指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其实晾晒这种农俗现象,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在我国的婺源篁岭,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晒秋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寻找晒秋的农作物
看了篁岭的晒秋,孩子们也蠢蠢欲动。
“老师,我们的田横头这么漂亮,能不能也来晒一晒呢。”孩子们问。“当然可以啊。”说干就干,晒什么呢?孩子们纷纷讨论起来:
嘉妍说:“可以晒芝麻啊。”
静娜说:“红薯也可以晒一晒。”
小缪说:“我在电脑上看到,棉花也要晒的。”
淼淼说:“我奶奶告诉我稻子也要晒一晒的。”
……
热情的家长们更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孩子一起寻找到了更多的实物,如:黄豆秆、芝麻杆、狗尾巴草、芦苇秆……
发现晒秋的果实
除了这些农作物外,还有哪些果实也可以晒呢?
晨晨:我看到幼儿园大门口的树上长了好多的柚子(其实是香橼),可以摘下来晒晒。
思嘉:上次妈妈带我去摘桔子了,妈妈说剥下来的橘子皮也可以晒晒。
小卫:我去爬鸿山的时候,捡到了很多的松果,也可以拿来晒一晒。
娜娜:我妈妈还会用南瓜做南瓜美食呢。
……
其他孩子们听到了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爸妈妈,巧手爸妈们利用这些果实和孩子一起制作了精美的作品。
晒晒我自己
晒了这么多田里的宝贝,孩子们也想来晒晒自己,你们看:
晒晒我的被子
晒晒我的衣服
晒晒我的小脸
晒晒我的图书
晒晒我的本领
……
晒秋之家长感悟:
晒秋之家长感悟:
“晒秋”活动中,家长和家长们看到了这一切,也有很多的想法,我们来看看我班佘思嘉妈妈她是怎么想的:
尝乐、寻乐、筑乐的奇妙之旅
佘思嘉妈妈
当各学校、各教培机构疯狂跟风过上万圣节的时候,女儿的幼儿园却感受不到一丝气息。老师们正努力带领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晒秋。同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很是感动,教育应该保留基本的准绳,而不要让孩子盲目“被万圣节”。
梅荆园的“晒秋”系列活动正是在践行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让孩子们有了亲近大自然、感受秋天的机会,同时也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
“晒秋”活动,不仅仅是老师们在晒,这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延伸性、参与性的课堂。每天放学,总能听到女儿在吟唱老师教的有关秋天的儿歌,每天晚餐,总能听到女儿在跟爷爷奶奶分享晒秋的新鲜事。作为家长,我们也就知道了老师利用晒秋的过程给孩子们讲述了秋天的果蔬、鲜花等科普知识,通过观察、采摘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了秋天的季节特征,让这些远离的农村的孩子们回归自然、了解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秋天的美好,初尝了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老师们利用了一种别样的方式让孩子真正成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
因此,作为家长,我非常能够接受这样的课题,它永远不会在20分钟的课堂上就结束。老师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中把要教授的知识,要培养的能力让孩子们欣然接受。所以,我也乐意配合老师,在课外陪同孩子一起去完成一些寻找材料等的任务,这不失为一次很好的亲子陪伴的机会,一次共同寻找别样快乐的机会。
最后,当我看到老师们和孩子们创作的传统晒秋活动场面时,我是着实惊呆了,我和许多妈妈一样惊叹老师们的智慧无敌。这些环境创设都是以幼儿为主体,设计的内容都能与幼儿互动“对话”,能极大地提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并有孩子们的动手作品展示,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时,她不仅仅是惊喜,更加认定这是“我的幼儿园”,因为她参与了 ,如主人一般自己筑造了这份快乐。这说明老师们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创设活动中来,使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及个性品质得以充分发展,有效地发挥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教育影响作用。
所以,我非常感谢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期间,老师们总能花费心思设计这样的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机会,使幼儿成为课堂参与者和创造者。
/想了解更多故事
请戳二维码/
作者:王芳
小编:图拉
照片提供:梅荆分园中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