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小
衔接
–携手共培,科学衔接–
每一个前行的脚步都印证着成长,
每一段亲历的时光都值得被珍藏,
幼儿园满载孩子们童年的快乐,
更奠基着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三年时间虽短,
却也意义非凡。
在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承前启后时期,可谓是孩子们掌握关键经验、提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的阶段,幼小衔接一直以来可谓都是幼儿园的重点课题,家庭的现实焦虑,社会的关注焦点。
2021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对标前沿,反思剖析
我园极其重视《指导意见》的出台,在第一时间将其印刷成册,组织教育教学部门全体教师开展全面系统的学习。
由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程敏老师带领大家全面解析《指导意见》,对文件的总体要求、框架构建以及每一条细节内容都进行详尽的学习;并结合我园在幼小衔接方面的教育实例,深入浅出地对照讲解,使每一位老师对文件与现有的工作成果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
童年时光
科学衔接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要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方面进行准备。对照我园现已建立的课程体系:包括“阳光体育”户外共享区域活动课程、生活养成教育课程、品格教育课程、以及主题学习活动等课程,很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方向大多与《指导意见》相对应、相统一,这无疑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针,更强化了我们接下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信心。
专业科学,勇担责任
作为太原市五星级幼儿园、山西省省级示范园,我们时刻牢记作为一线幼教人的责任与使命,本着实现幼有幼育、让家庭与社会放心的目标,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集合力做好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将幼儿长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渗透到一日生活各环节当中,重点帮助幼儿养成进入小学所需要的关键素质,做好入学准备,以专业的能力、科学的方法、积极的态度落实好《意见》精神。
自2021年6月,我园正式成立幼小衔接课题小组,张晓红园长、王美玲副园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副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研究现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积极开展对外合作,联系地方实际制定幼小衔接实施方案。并于2021年7月成功向太原市教育局申报为我市幼小衔接试点园。
携手共培,互学共育
科学的幼小衔接要求幼小协同,家园、家校配合,我园积极牵头,建立家、园、校互学共育体系。
一方面主动和小学加强沟通,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分别与新建路小学、五一路小学、后小河小学积极对接,建立了双向衔接基地。
另一方面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新学期初,我园通过点对点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方式,积极向家长传递科学幼小衔接理念,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主动拒绝超前抢跑教育。
发布“太原市育蕾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家长最为真切的心声与需求,梳理出对上小学的共性疑问,根据现状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向,分类别、个性化地制定幼儿指导策略。
2021年秋季新学期伊始,我园精心筹备“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系列讲座。9月28日晚上7:30,特邀后小河小学高级语文教师陈红霞通过网易直播进行专题讲座,全园中大班400多名家长积极参与学习。
陈老师从小学教师的角度向家长讲解了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小学的规则,以及小学生应具备的习惯、能力,讲座内容丰富多彩,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讲座结束后,很多家长在班级群里分享了自己的体会,真正实现了家、园、校三方思想的融汇交流。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幼小衔接讲座与家长会,大大降低了担忧和焦虑,也对我园采用多彩课程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渗透式的培养与教育方案给予充分的肯定与信任。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有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在育蕾园的学习征程已启航,科学幼小衔接的教育计划将为这段重要的过渡期指引方向,在幼儿园、小学老师和家长们的携手努力下,孩子们都将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精彩!
-END-
图文|张红玲
编辑|郝艳霞
责编|赵璨灿
监制|张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