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备考招教笔试的过程中
我们会遇到好多人物
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
这些考点也太容易记混了吧!
快来跟小编一起学习
这些易混的人物考点吧
??????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借此,夸美纽斯荣升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正式诞生,也是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因此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奠基人”、“现代教育学之父”。
联系:夸美纽斯是教育学创始人,赫尔巴特在夸美纽斯的基础上更加规范了教育学。
赫尔巴特、杜威
旧三中心VS新三中心
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书本(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因此,赫尔巴特被称之为传统教育代表人。
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的理论区别于传统教育中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来学生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旧三中心——教师
杜威:现代教育—新三中心—学生
杜威、陶行知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之父,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思想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陶行知: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思想,二者在本质上都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学校和社会脱节,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局面。二者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背景:陶行知于1914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受业于杜威先生。
1917年回国后,曾试图用杜威的教育理论来解决中国人民大众受教育的问题。搞了几年,毫无收效。从此他认识到搬用杜威的一套,在中国起不到普及教育、振兴社会的作用。在现实面前,他看到杜威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学校即社会”不过成了一句时髦的空话,从而不得不另寻出路。
易混之父
俄国教育心理之父:乌申斯基(俄罗斯)——也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人是教育的对象》
心理学之父:冯特(德国)——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美国)——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课程评价之父:泰勒(美国)——同时也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德国)——首创“幼儿园”的名称,也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其他考点: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程序教学之父:斯金纳(美国)——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程序教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华生(美国)——最早使用“行为主义”一词。
华生的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外铄论教育思想的体现。
热门文章
官宣:教育部禁止微信布置作业,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给家长减负!
教师待遇提高啦!工资已高于公务员,年终奖9万多…这17地率先执行!
明确了!延迟退休实施原则公布!教师退休年龄划清楚了(转给教师)
主要发布教师招聘考试、编制考试、
特岗教师备考干货,名师在线免费辅导,可在线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