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午休起床后,从寝室传来了孩子们的“告状”声……
豆丁:老师,你看,呱呱把我们的表摔坏了!
呱呱:我不是故意的,我不小心碰到它,它就摔坏了!
乐乐:那你要给咱们班买一个新的!
要不你把这个表修好。
呱呱:那好吧!我回家试一试。
老师:你确定要带回去吗?
我想带回家修好了明天再带回来。
第二天一早呱呱把修好的表拿到了班里,没想到“新表”的到来居然引发了孩子们对于时间的热烈讨论。
“我认识表,我家里的表是小黄人的!”
“我有电话手表!”
“我有一个会叫我起床的闹钟!”
伴随着孩子对钟表的兴趣,他们发现原来表有很多不同的种类:
桐桐:
我们家的钟表是一个小黄人造型的闹钟,它每天早上都会叫我起床,我知道闹钟上面的三根针表示什么意思?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最细的是秒针。
孩子们在搜集、观察、交流、分享钟表的过程中,从钟表的颜色、图案、形状等外形特征方面逐步开始关注钟表表盘上的数字、指针甚至齿轮等钟表内在结构,对钟表在生活中的功能理解逐步加深。他们知道表是用来计时的,表针走到什么时间就要做什么事情。
滴答滴答,孩子们发现钟表每一根针转动的速度不同,时间是抽象的概念,看不到摸不到,但它存在我们的身边,孩子们怎么才能感知到时间呢?
虽然孩子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时间,但是作为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时间管理能力对于入学准备十分重要,怎样让孩子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呢?我们进行了一分钟大挑战活动。孩子们经过探究发现短短的一分钟竟然能做这么多事情!
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虽然时间相同,但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从12月份的一分钟跳绳统计数据能看出,班级33名幼儿中能坚持15天以上幼儿有4名,坚持10-15天幼儿有8名,坚持5-10天幼儿有11名,不足5天的幼儿有3名,其中有7名幼儿未参加。由此可见,花一分钟做一件事很容易,但是每日坚持一分钟却不是容易的事!
2021年12月每日一分钟跳绳幼儿人数统计
随着孩子对一分钟时间的认知和体验的丰富,孩子们建立起初步的时间概念,并开始关注时间与自己生活的关系,逐步将时间概念用于一日生活习惯的养成计划之中。我们一起记录一下在幼儿园的时间吧!
集体感知时间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起展开了讨论,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记录。
通过制作一日时间表,孩子们仔细回顾了自己一天当中要做哪些事,每件事的具体时间是几点?对自己的一日生活时间安排有了清晰的认识。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终于迎来了参观小学活动。孩子们进入大班以来第一次踏进小学的大门,小学的教室、小学的操场、小学的图书馆、小学的厕所……他们处处充满了好奇。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都在询问,小学这么大,哥哥姐姐们一天都在做什么呢?那我们就来采访一下身边的哥哥姐姐吧!
孩子们带着自己心中的问题,采访了自己的哥哥姐姐,并用简单的图画表征将它们采访到的结果记录了下来。通过与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对比,进一步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异同,对小学生的一日作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调查了解“小学的时间安排”中,有人想知道上学路上花的时间。我们鼓励亲子体验记录不同交通方式所花的时间。
家长是课程的重要资源,也是课程的推动者,根据一系列活动的层层递进,孩子们在家里的时间安排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变身孩子时间管理的助推者、引导者、参与者和陪伴者。
为了让家园一致共同携手,我们了解到家长在大班阶段最关注的就是幼小衔接,而幼小衔接中谈到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拖延问题。于是我们班家长讲师团的贾子瑜妈妈就开启了一场家长沙龙。
贾子瑜妈妈认真的前期准备工作
沙龙现场妈妈们和老师共同讨论分享
小小妈妈:孩子在幼儿园认识了钟表,甚至会自己制作钟表;周末回家要求制定周末计划,看着我们一起制作的色彩斑斓的计划表,她开心的不得了,周日晚上我们还对两天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价,孩子从这次任务中认识到了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兴趣、玩耍……
果果妈妈:说到时间管理这个问题,我感觉我做的还不是很好。在我看来还是得给孩子立下一定的规矩,让她明白什么时候做什么,是有原因的。
妞妞妈妈:我们暑假制定了一个计划,每个时间段大概做什么;后来开学了,她比较贪玩,想晚上下楼跟她的小伙伴玩,我就给她说让她放学回来把该练的琴练完,该打的卡打完,就可以出去玩或者剩下的时间她自己安排,她就不再有拖延症。
妈妈们你一言我一语在沙龙中积极分享自己生活中对于孩子时间管理的方法,相互借鉴彼此的策略,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于时间管理的感受。
家长沙龙后妈妈们的积极反馈
针对沙龙中分享的方法,家长们回家后也纷纷采取行动和孩子们共同制作了彩虹家时间管理小书。
家长们积极配合,和孩子共同执行定好一日计划并进行记录,进一步帮助孩子了解和遵守时间规则。
我们请家长朋友们做监督员,参与到我们的约定中,帮助小朋友养成计划、分配时间和遵守时间约定的好习惯。
小朋友们周末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定了休息日的时间表,并在班级进行了分享。令我们惊喜的是他们细致到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并且会合理进行时间的分配。
假期生活是孩子时间相对比较自由的时期,我们鼓励孩子制定自己的时间表,慢慢培养合理分配时间并且遵守时间约定的好习惯,在约定中,孩子们大部分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时间计划表进行各项活动。逐步学会时间管理,成为时间的朋友。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这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停止了脚步。当看到班级群里孩子们活跃的身影后,我发现他们不仅能规律的安排好一日生活,而且因为自律为自己获得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第一周的假期生活结束了,孩子们的假期计划完成的如何呢?一起来听听孩子们假期计划实施一周后的感受吧!
父母的行为是最好的示范,父母们如果能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把时间观念、时间管理的意识烙印到生活的点滴中,让合理安排时间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本能,就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假期初始阶段,老师和家长一起认真学习了《掌握主动权——和孩子一起学会时间管理》的讲座。我们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对孩子的支持无论是理念和策略都起到了很有效的帮助。
幼儿的时间观念培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幼小衔接入学准备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课程开展以来感受最深的除了老师当然还有我们的家长,他们是课程的参与者,更是课程的推动者。从钟表坏到对时间的关注,从时间管理到学会做计划,在本学期时间管理的探索中,我们鼓励幼儿尝试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如尝试安排周末的活动或日程安排。《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指出幼儿专注力、坚持性、计划性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入学后更好胜任新的学习任务,且受益终生。彩虹家的孩子、家长、老师,愿我们共同成为时间的朋友!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把每一刻的时间都过得有意义,在时间管理中成长收获!
图文/彩虹家
编辑/孙 婵
审核/陈 妍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