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一儿童节各园在积极准备活动,看似平常的六一儿童节却暗涛汹涌,各园明里暗里在为下半年的招生较劲,六一儿童节是招生宣传的重要载体。
有园所给每位幼儿发了六一活动邀请函,除了邀请父母来园之外,此邀请函附带的两张副券还可以邀请非本园的其他小伙伴来园参加活动,招生宣传的目的显而易见。
以前是“入园难,入园贵”,“入园难”指的是公办园,“入园贵”指的是民办园。近些年普惠性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但是“招生难”问题开始初见端倪,而且以后会越演越烈。“招生难”前几年主要存在于民办园,普惠性发展后,大量新建的公办园挤压了民办园的生存空间,加上普惠限制收费,民办园生存越来越困难,往后会有更多的民办园倒闭。
公办园近些年在数量上得到快速增长,新建的公办园往往规模也大。不少公办园,尤其是近几年新开园的公办园普遍都存在闲置活动室的现象。不管是新园还是老园,不管是名气大的园所,还是普通的园所,今年都开始普遍感受到招生难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以及县城,这种感受会更强烈些。乡村地区更为突出,甚至不得不面临被迫混龄的窘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少子化”问题。尽管3胎都放开了,但是年轻人结婚晚、不愿意早生孩子、不愿意多要孩子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和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有关,也和现代人对生活质量要求高有关,更和年轻人希望给下一代更优质的幸福人生有关。大城市还尚好,小城市与县城以及农村,人口外流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少子化问题更为突出。
二是“僧多粥少”问题。以前是“幼儿多、公办园数量少”,近几年是“幼儿数量在减少,公办园数量在增多”,一反一正,加剧了公办园招生的困难。以前不少牛气哄哄不愁招生的园所,现在也开始转为主动对外宣传招生。这仅仅是部分地区的秋初,初见寒意,全国范围内真正的寒冬为时不远!
“少子化”给未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会带来以下影响。
一是,倒逼幼儿园走优质化路线,提高教育质量。前些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走的是让老百姓“幼有所育”的路线,后续将转向“优质保教”的路线,即由“有饭吃”向“吃得好”转向。幼儿园能否提供优质的保教服务质量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当年轻一代家长的学历普遍越来越高时,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期待与要求也水涨船高,而且家长对什么是优质的学前教育有着更清晰、准确的判断。在学前教育资源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幼儿园之间的竞争需要以更优质的保教质量,尤其是教育质量取胜,因为普惠背景下幼儿园之间不可能打价格战。以前没园上,家长自然会降低对园所保教质量的要求,以后有园上,而且还可以挑挑拣拣时,幼儿园如果不能主动转型提高保教质量,自然就会面临生存困境。
二是,幼儿园可以向下办托班,但是也不容乐观。当幼儿园招生不满时,而且越来越多的教室与员工闲置下来时,面向3岁之前的托育必然会提上议程。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幼儿园开办托班尚且可行。但是幼儿园走低龄化路线并不适合所有地区。
3岁之前的托育与3岁之后的保教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差异在于3岁之前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足,需要成人投入更多精力照顾。幼儿园的托育当下不可能达到一对一的照料,一个托班15个孩子算是少的,两教一保的师资配备,不可能达到祖辈一对一精细照料的程度。
有祖父母的家庭可以做到一对一,甚至是多对一的照料。
“少子化”的同时是“老龄化”,社会大量闲置的老人劳动力可以解决部分家庭子孙托育问题,同时家庭还可以省去一笔托育费用。
此外,当前幼儿园托育服务普遍并不成熟,不少双职工家长更信任由祖辈来养育3岁之前的幼儿。
即当下社会对3岁之前的托育刚需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强烈。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园信心满满地计划招生托班时,出现报名不足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开办托班的计划。
三是,幼儿园会陆续辞退临聘人员,加剧就业难。幼儿园班额在萎缩,对教职工的数量要求也会逐渐降低,自然会首先辞退一批非正式编制的教师及保育员。
非正式的教师可以转为保育员,也可能直接辞职转行,因为保育员的工资低,加上考虑到面子,非正式教师可能不愿意转做保育员。
非正式教师比保育员成本高,所以其更容易被先辞退。当班额萎缩到一定程度时,正式教师也会出现剩余,就会开始辞退非编制的保育员,水平低一些的在编教师可能会转为保育员岗位。
某种意义上说,这样会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在就业需求萎缩的情况下,高校学前专业就业考编也会更加激烈。
以后学前学生考编的难度会远远大于考研的难度,现在已经出现这种趋势。
四是,乡村幼儿园被迫开展混龄教育,课程实施难。少子化对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已经凸显,只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乡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解决被迫混龄的问题。
一直以来教师普遍上实施的是年龄段课程,混龄后如何处理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层次不同问题,如何兼顾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全面发展,传统的预设主题课程、领域课程显得格格不入,很多乡村幼儿园教师目前处于手足无措的状态。
有园所要求教师面对混龄班开展三种不同内容的课程,这种方法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也会降低课程质量。
破解乡村混龄课程开展难题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