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编者按
依据亲密与冲突两个维度对北京市 11 所幼儿园 125 名教师的师幼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可以将师幼关系归为亲密型、矛盾型、疏离型与冲突型四种类型,其中疏离型是当前师幼关系的主要表现类型,数据显示近一半的被研究者在师幼关系中情感投入不足。教师背景因素与其师幼关系得分及类型没有明显关联,幼儿园质量等级和幼儿园性质对师幼关系中的亲密得分有显著影响,一级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师幼关系亲密度明显优于二级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针对不同类型的师幼关系,今后应从教师观念、情感和能力入手制订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尤其要增加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投入与支持,加强二级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园所管理,提升师幼关系质量。
一、疏离型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师师幼关系的主要表现类型
研究依据亲密和冲突两个维度将教师的师幼关系分为亲密型、矛盾型、疏离型和冲突型四种(见图 1)。与以往师生关系分类研究相比,本研究使用的分类维度与分类结果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解释教师处理师幼关系的差异。这是因为,在幼儿园时期,相比教师对幼儿的反应性支持,亲密和冲突这样的情感维度在师幼关系中处于更基础的地位,且更为社会公众所关心。通常,家长期待教师对待幼儿有较高的亲密度和较少的冲突,担忧教师对幼儿冷淡与抵触。
研究认为,在四种类型中,亲密型师幼关系是一种理想的师幼关系状态。亲密型师幼关系表现为高亲密低冲突的特征,即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密度较高,冲突性较低。教师与幼儿之间保持较高的亲密度,能够支持幼儿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来学习;同时,教师与幼儿保持适度的距离,彼此之间的冲突较少,给幼儿以安全感。
在四种类型中,矛盾型师幼关系的亲密和冲突维度得分都是最高的,表现为高亲密与高冲突的特征。疏离型师幼关系表现为低亲密与低冲突的特征,即教师给予幼儿的温暖与支持较少,也较少与幼儿发生矛盾。冲突型师幼关系表现为低亲密与高冲突的特征,即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密度最低,而冲突较多。这是最容易给幼儿带来伤害的师幼关系类型。
疏离型是当前师幼关系的主要表现类型。在四种类型中,疏离型师幼关系占比达 48%,远高于亲密型(21.6%)和矛盾型(22.4%),冲突型比例最低,仅占 8%。这表明近一半教师的师幼关系类型属于疏离型。这类教师虽然较少与幼儿发生冲突,但给予幼儿的温暖与支持不足,与幼儿保持着较为疏远的距离。
在教育实践中,这类教师往往秉着“不犯错”的原则与幼儿互动,不“热情投入”,也不“过多干预”。这一发现契合当前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常态。
首先,许多幼儿园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会优先考虑完成各类显性的有时限规定的任务,对师幼关系的关注与投入会受到影响。
其次,不少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表现出一定范围内的情绪情感衰竭,有时对待幼儿冷漠。
最后,一些教师将日益规范和细化的幼儿园管理规定用作“保护伞”,将各类规则作为教育行为的依据,在规则以外不主动作为,对幼儿关注与支持不足。
同时,该发现也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支持。有研究在对师幼互动观察后发现,长期以来,我国的师幼互动中存在着关怀缺失和关怀错位的问题;教师对幼儿的积极情感支持不足,“社交对话”缺乏。我们应认识到疏离型师幼关系直接反映出的是教师的冷漠与教育不作为,正广泛、消极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同时,疏离型师幼关系折射出了教师任务和压力超载的状态,这样的工作状态正在侵蚀着教师的教学热情。总之,疏离型师幼关系占比居高的现象,应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的重视。
二、教师背景因素与其师幼关系得分与类型无明显关系
研究发现,教师年龄、教龄、专业背景、学历、职称、所在幼儿园工作年限、过去一年中是否参加过培训七个背景因素与教师的师幼关系得分和类型都无明显关系。这说明不能依据教师背景因素来简单地预测教师的师幼关系质量与类型。
在教育实践中,一些教育管理者会根据经验观察认为,年龄小的教师与幼儿更亲密,教龄长的教师对幼儿更温和,学历高和在所在幼儿园工作年限长的教师师幼关系质量高,等。然而,数据分析结果证明,这样的经验判断是不可靠的。这一研究发现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支持。有学者搜集了美国多个州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背景信息,并且用《托幼机构环境评价量表》和《课堂互动评分系统》考察了这些教师的班级质量,发现教师的教育背景(包括受教育年限、最高学历和所学专业)、培训经历和证书持有都与班级质量无关,其中包括师幼互动质量。
当然,也有研究发现教师的受教育水平和教龄与师幼关系明显相关———教师的受教育水平与师幼关系中的亲密呈负相关,与冲突成正相关;教师的教龄与师幼关系中的亲密程度呈正相关,与冲突呈负相关。但是,该研究没能解释教师受教育水平缘何与师幼关系相关,认为教龄长的教师会更多地关注个别儿童而不是集体,且在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中会以儿童为主,所以与幼儿有更加亲密与积极的关系。事实上,教师教龄长短与教师是否关注个别儿童并不必然相关。因此,该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但这启发我们,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教师内在观念或情感态度等因素与师幼关系得分或类型之间的关系。
鉴于教师客观背景因素与师幼关系之间无明显关系,我们可以推论,单一地致力于改善教师客观条件的做法难以有效地提升师幼关系质量,例如从外部指标上简单地调整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增加教师的工作经验、增加拥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的比例、提升教师的学历、提高教师的职称水平、延长教师在同一个机构中的工作年限、增加教师的培训机会等。要改善教师的师幼关系,关键在于给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来改变教师的师幼关系观念与交往策略,而不是泛泛地施以无关的培训或教育。已有研究发现,参加专门的语言和阅读教学工作坊的次数对教师的语言教学指导质量有显著贡献,以及专门针对师幼互动的培训课程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师幼互动质量。研究认为,后续有必要设计专门的幼儿园师幼关系改进方案,并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改进方法与改进效果。
三、不同质量等级与性质幼儿园中师幼关系亲密度有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幼儿园质量等级和性质在师幼关系亲密维度得分上的主效应极其显著,一级幼儿园教师的师幼关系亲密度整体优于二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师幼关系亲密度整体优于民办幼儿园。不同质量等级和性质幼儿园之间师幼关系亲密度的差异,与教师队伍素质和幼儿园管理都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一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理念与能力比二级幼儿园更佳,且园所管理中更重视师幼关系质量的保障与提升。有调查发现,一级幼儿园园长在招聘教师时就最重视应聘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并且优先考虑教师是否关爱幼儿。协助本研究的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也报告,一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整体比二级幼儿园更强,他们在教育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关注幼儿。
因此,一级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情感联系会更好。在本研究所调查的 4 所一级幼儿园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园所内部时常开展与师幼关系相关的教研活动,认为这有助于教师们反思与改进师幼关系质量。而类似的情况在二级幼儿园中没有出现。
此外,该研究结论与幼儿园质量等级评估的结果是一致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园质量等级评估中的关键指标之一。较少的师幼冲突是底线要求,较高的亲密度是更高层级的要求。
例如,在《北京市托幼园所分类验收标准》中,“精神环境”指标的一类标准为“尊重、热爱每一个幼儿”和“关系融洽”,二类标准为“教师教态和蔼”和“关系和谐”。二级幼儿园能够做到和一级幼儿园一样减少师幼冲突,保持师幼“关系和谐”,但是不能与一级幼儿园一样保持较高的亲密度,做到师幼“关系融洽”。与本研究的数据结果对应,二级幼儿园与一级幼儿园师幼关系冲突维度得分接近,而亲密得分差异显著。这是两类幼儿园的师幼关系质量差异所在。
其次,相比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整体偏低,且园所管理中不够重视师幼关系。民办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有限,缺乏与幼儿建立亲密关系的策略与能力,并且在理念上不够重视与幼儿的情感联系。当然,这与民办幼儿园教师生存环境与状态不佳有关。
有研究发现,民办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既显著低于一般人群,也显著低于公办幼儿教师。在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不佳的状态下,教师很难与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更多地关注任务完成与否,不能做到真正地“关注幼儿”。有调查发现,民办园发生在园幼儿死亡事件的数量是公办园的 13.17 倍,占事件总数的 92.94%。这个数据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民办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程度不够。
与此同时,民办幼儿园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精神文化建设存在功利化倾向,制度文化建设落后,行为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等。这就容易使得民办幼儿园教师在师幼关系处理中缺乏正确的观念引领,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的行为指导。进而,民办幼儿园教师不仅难以与幼儿保持较高的亲密度,还有可能与幼儿发生更多的冲突。
尽管本研究中独立样本 T 检验仅反映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师幼关系亲密度显著低于公办幼儿园,但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幼儿园性质对师幼关系亲密与冲突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幼儿园性质在冲突维度上的主效应值不高,独立样本 T 检验显示民办幼儿园冲突维度得分与公办幼儿园没有显著差异。尽管如此,民办幼儿园教师师幼关系冲突得分高于公办幼儿园的现象也应引起重视。随着幼儿园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加强,民办幼儿园近些年在减少师幼冲突方面确实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是在增加师幼关系亲密度方面还需要大力加强。
四、建议与启示
研究考察了当前幼儿园教师师幼关系的主要表现类型,以及教师背景因素和幼儿园因素对教师师幼关系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疏离型关系是幼儿园师幼关系的主要表现类型,教师背景因素与其师幼关系得分和类型无明显关系,但不同质量等级与性质幼儿园中师幼关系亲密度有显著差异。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研究建议增加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投入与支持,全面改善师幼关系;针对不同的师幼关系类型,从教师观念、情感与能力等内部因素入手,设计有针对性的师幼关系改进方案;重点关注二级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师幼关系,结合园所实际来整体提升师幼关系质量。
首先,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应共同致力于增加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投入与支持,增进师幼关系亲密度,以全面提升师幼关系质量。研究发现,疏离型师幼关系在教师群体中占比近半,反映多数教师在师幼关系处理中积极情感投入不足。这是当前师幼关系质量提升中面对的普遍现象与问题。对于如何增加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投入与支持,是今后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其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教育者应设计有针对性的师幼关系改进方案,来切实有效地提升师幼关系质量。研究结果说明,简单地优化教师背景资历的做法对改善师幼关系没有明显的帮助。师幼关系改进应从教师自身的观念、情感态度或能力入手,针对不同类型的师幼关系,给出有针对性的干预。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究教师内部观念、情感态度或能力对师幼关系的影响,以寻找从教师着手改善师幼关系的具体切入点。
最后,二级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应通过加强园所管理来整体提升幼儿园师幼关系质量,缩小与一级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的差距。二级幼儿园应像一级幼儿园一样,多开展以改善师幼关系为目的的教研活动,增强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和关爱意识与能力。民办幼儿园管理者应认识到高质量的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形成积极的师幼关系作为幼儿园管理的核心工作,给教师以正确的理念引领、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的行为指导,来进一步减少师幼冲突,增加师幼亲密度。
鉴于本研究农村幼儿园教师样本量偏少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续有必要增加农村幼儿园教师样本数量,平衡城市与农村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比例,再次验证幼儿园位置对师幼关系的影响。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何改善师幼关系,尤其关注如何促进疏离型、矛盾型和冲突型师幼关系向亲密型师幼关系转变,针对不同类型的师幼关系设计专门的改进方案,以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善师幼关系,全面提升幼儿园师幼关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