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由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承担的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师幼对话质量分析与优化研究》举行了开题论证会。
参与本次开题论证的专家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黄娟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刘婷;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原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崔岚。
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马骏、幼教科研员邱晓云代表课题管理部门,出席了本次论证会。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陈冠峰主持会议。课题主持人张妙苗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活动。
张妙苗从选题由来、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方案及预期成果等方面做了开题汇报。
课题组成员徐樱君以《师幼对话质量分析的初探》为题,介绍了课题组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工具对两则师幼互动片段进行分析的过程,以及运用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
课题组成员谢丽倩从调研背景、调研目的、调研时间与对象、调研主要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对《幼儿一日生活中师幼对话质量的现状调研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
黄娟娟
选题具有时代性。课题聚焦师幼对话质量开展研究,是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回应。选题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可操作性强,内容框架具体清晰。
建议:
1.对“师幼对话质量”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需要进一步清晰和优化。
2.调研方案中的核心变量可以围绕“师幼对话质量”再次细分,为后续的质量分析与优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依据。
3.预期成果中,阶段成果名称与成果形式要匹配,便于课题顺利、有效的开展。
刘婷
当前,聚焦师幼互动的研究较多,但聚焦师幼对话的较少;聚焦在不同领域的师幼对话的研究较多,聚焦在一日生活中的较少,因此,本项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建议:
1.对检索到的文献内容进行再梳理,聚焦关键词师幼互动、师幼对话、师幼对话的形式、内容、特点、评估工具等内容,运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分类归纳。
2.课题组在视频录制时能覆盖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与课题的研究范畴一致,但在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过程中,还需结合幼儿一日生活的特征、结合师幼对话的维度划分,对指标进行优化和完善,体现园本化的运用。
3.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对后续如何优化的研究计划需再具体。
崔岚
开题报告缜密、专业,一线老师关注师幼对话质量分析,其研究结果会更有说服力,在一日生活这样自然状态下的师幼对话则极具情感价值。
建议:
1.课题研究需要教研训联动。可借助教研活动,将同一位老师一日活动的日常反思和工具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作为对工具分析结果的补充,又有助于推动教师自身的深入反思。
2.对师幼对话的质量分析要考虑互动的时机、内容及方式,因此,调查问卷的设计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邱晓云
从申报到开题,课题组进行了多次思维碰撞和方案调整,科研工作需要这样的韧性。同时,课题组成员边学、边做、边反思,显示出极强的学习力。
建议:
1.文献研究部分:从文本的角度来说,文献内容的归类要更准确,要从罗列走向“综”述;从行动的角度来说,要对重要文献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2.调查研究部分:调查样本的选择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在调查方案中要有具体介绍;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在调查设计阶段就要予以明确,这有助于提升调查设计的质量。
3.进一步提升问题意识,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使之更好地引导研究地方向;深入思考问题之间的关联,明确质量分析体系与质量现状调查、质量优化之间的关系,理顺研究思路。
马骏
开题报告的质量非常高,前期的探索和分析体现出团队的专业性,不论是纵向角度还是横向角度,对区域都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在高质量的起点上,能有更高质量的成果呈现。
建议:
1.课题研究要落到实践,课题组要充分考虑如何开展教科研和培训联动,扎实实证研究,把逻辑思路理顺。
2.课题组要重新梳理课题的预期成果,包括评价指标、分析手段和工具以及相关的路径和策略,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师幼对话水平。
开题论证后,课题组将根据各位专家及课题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持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研与教研、师训的融合。以市级课题为引领,解决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真问题,提升教师专业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哦
一审:科研组
二审:保教研训部
三审: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