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大班,孩子们发现游戏预约墙有了新变化——预约的地方换成了一个个小挂钩,选区牌也升级成了姓名卡片。于是,班级中可见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围在游戏预约墙前说:“看,这是我的姓名牌,xxx,我会写我的名字。”“这是我的姓名牌,我叫xxx”。??
选区牌的改变,引发了孩子们对姓名的关注。于是,在随后的集体活动中,我与孩子们一同分享了绘本《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
绘本主人公对自己名字态度不断变化的情节,引发了小朋友们许多的疑问。
“我们的名字也像故事里的克丽桑丝美美一样是爸爸妈妈取的吗?”
“我的妈妈说我的名字里有一个故事??”
在与幼儿谈话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朋友们更多地只是知道自己叫什么,姓什么,对于姓名的寓意知之甚少。于是,我设计了“我的姓名调查表”,鼓励幼儿回家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或者故事,第二天来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杜依桓小朋友说:我叫杜依桓,小名叫大米。我在表格里画了一只正在吃米的小鸡。妈妈希望我一生都不缺吃的哦!
陈梓涵小朋友说:我用一棵树和一滴水来表示我的名字,树代表“梓”,水滴代表“有涵养”。妈妈希望我做一个有涵养的人。
蒋金小朋友说:我画了爸爸和妈妈,中间一个爱心,所以,我的名字是爸爸和妈妈的姓合起来的。
教师思考:通过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了解了自己名字的寓意,也知道了自己的名字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的。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的参与会使课程更加丰富。孩子们通过与父母的互动,知道了自己姓名的特殊意义。名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背后往往蕴含着长辈对我们的祝福、期望以及深深的爱!
(1)我的姓氏从哪里来
橙子:我跟爸爸姓,爸爸姓陈,我也姓陈。
慕瑶:我和哥哥一样,我们都姓乔。
贝贝:我妈妈姓高,我和妈妈姓,我爸爸不姓高。
??
通过和爸爸妈妈共绘树状图,在师幼讨论中,在圈圈画画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姓氏之间奇妙的“传递”关系:有的姓氏是由爷爷传给爸爸,爸爸传给“我”;有的姓氏是外公传给妈妈,妈妈传给“我”;还有的小朋友的名字里同时拥有爸爸和妈妈的姓。同时,孩子们还发现:在一个家庭里面,总有那么一个姓氏出现的次数最多,跟爸爸姓的小朋友占到了班级的大多数。
姓氏的传承是一种传统文化。我和孩子们通过亲身调查、绘制树状图、师幼讨论,让抽象的文化变得具体可感,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实现经验的生长。
(2)班级姓氏统计
通过家庭小调查、绘制树状图,小朋友们知道了每个姓氏都是跟随着我们的父母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那么在大一班,一共有几种姓氏呢?哪些小朋友姓氏相同呢?为了搞清楚问题的答案,小朋友们有着不一样的意见。
一帆说:可以将小朋友带来的树状图一张一张看过去,然后(在另外一张纸上)记下来,就知道了。
睿艺说:我觉得可以将这么多纸摊开来,然后将相同的姓氏做上一样的标记。
他们的主意得到了一部分小朋友的认同,也有的小朋友觉得一张一张看过去,这样太麻烦,要用好多时间!
青橙说:我们以前经常举手投票,这次也可以试试举手投票的办法呀!
小朋友们表示赞同,毕竟举手投票比把这么多树状图看过去要来得快得多。不过,这一个个地问,要问好多次,好像也挺麻烦。
这时我说:“孩子们,还记得我们玩过花儿花儿几月开几朵的游戏吗?那时候,你和好朋友三个五个迅速地抱在一起。那这次,请你们想一想,找和你相同姓氏的小朋友抱在一起,好吗?”
孩子们觉得这个主意很有趣,纷纷行动起来。没过多久,他们就找到了同姓的小伙伴,三个两个地抱在一起。
经过这样的“趣味统计”,孩子们很快发现,班级中陈姓有3个,李姓有3个,张姓有2个,孟姓有2个,其余的姓氏都只有1个。
(3)百家姓
除了我们班级中的这些姓氏,还有其他的姓氏吗?围绕这个问题,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视频《百家姓》。
通过观看视频,得知《百家姓》是宋朝编订的,宋朝的国王姓氏是赵,所以《百家姓》中赵姓位居首位,内容中的姓氏都是特意编排,以四个字为一组,所以念起来朗朗上口、字尾押韵且好听。
在与幼儿一起探究“名字的秘密”过程中,我和孩子们共读了一本绘本《一棵姓曹的树》。
看完绘本,早早小朋友举起了小手。他说:“老师,我觉得这棵树不应该姓曹!”
“为什么呢?”我问。
“因为小种子是落到泥土里才长成大树的,所以应该姓‘泥’”。早早坚定地说。
“你的意思是,泥土养育了它,所以该姓‘泥’是吗?”我回答。
“我觉得它不应该姓‘泥’,它是从鸟妈妈的肚子里拉出来的,所以应该姓‘鸟’。”大米说。
娇娇接过话:“我觉得它不姓‘鸟’,因为真正让小种子生长的是阳光、空气和水,所以我觉得它应该姓‘水’。”
一帆赞同娇娇的观点,不过还做了补充:“我也觉得它不姓‘鸟’,因为它到最后是长叶子的,小鸟不长叶子。”
??
一时间,教室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辩论起来,这是让我始料未及的。细细回味孩子的这些言语,比故事本身更加精彩。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用“童言稚语”来加以概括,相反,每个孩子的回答都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体现,甚至说是一种哲学的思考。
孩子已经把“球”抛给我了,接还是不接呢?怎么接呢?
该如何支持、引导孩子的哲学讨论走向深入呢?这些都值得继续思考。
大一班关于“姓名的故事”还在继续,孩子们的兴趣与探索永远不会停止。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并让这些兴趣成为孩子经验的一个个生长点。教师永远是孩子们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将在大自然、大社会里寻找“活教材”,和孩子们一起开展更加富有生命力的课程!
文稿:吴钟远
编辑:郭嘉歆
审核:周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