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月的身高测量中,小朋友们都十分关注自己的身高,总会有小朋友说:“老师,他比我高!”、“老师,我是最高的!”紧接着,孩子们对“谁比谁更高、班级里谁最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身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经验:测量方法技能、读取身高数值、比较、统计等。开展有关身高的班本主题对于孩子们掌握数学经验有着重大的意义,能够让幼儿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技能。于是,一场关于身高的活动就此展开。
着眼于“谁比谁更高”的问题,老师通过绘本《你很快就会长高》与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比身高呢?谁比谁更高呢?”关于身高测量,孩子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可以用建构区的积木量一量,可以用奶粉罐,可以靠在墙上,教室里的桌椅、画笔都可以用来测量。
带着以上问题,孩子们将自己想到的比身高的方法画在记录表上,找来了材料,一人测量,一人记录,在合作中摸索着测量身高的方法。
谦谦和小冉是怎样比的呢?他们将圆柱竖立组合起来比身高,小冉有9根大圆柱那么高,可是谦谦却没有,所以是小冉更高。
在自然测量过程中,孩子们尝试用各种物体学习测量的方法,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用积木是9,用书只有6呢?”孩子们进行了对比、验证、发现“不同的物体测量结果不一样”的秘密。
还有的小朋友发现,教室里的桌子长短都一样,我们可以躺在桌子上比一比。
张玥和月月同时躺到了角色区的垫子上!张玥发现自己躺下来后,脑袋可以顶到第2块垫子的边缘,但是月月却顶不到!月月笑着说:“张玥比我高!”
小冉和言言面对面站好,言言用手比划了自己头顶到小冉脑袋的位置,发现自己只到他的眉毛!“哈哈,我比言言高!”小冉开心地说。
筱幸和迪迪想到了用椅子比身高的好办法!他们一个人站好,另一个人开始一张一张地摞椅子!结果发现:筱幸快有4张椅子摞起来那么高了,但是迪迪还没有,所以是筱幸更高。
用了这么多比身高的办法,可别忘啦,我们可以直接站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更高!
幼儿围绕“谁更高”的中心问题,能够用站着比、躺着比、用工具测量比的方式来比较高矮。在充分调动生活中已有经验进行测量与比较的同时,也进一步意识到:比较是需要有参照物的。
通过两两比较,孩子们找出了不少“更高的、一样高的小朋友”呢!可是比着比着,新的问题也诞生了:谁是中二班最高的小朋友呢?
“怎样找到最高的小朋友?”围绕这个话题,小朋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朵朵:我们可以一起站在墙边上,然后用笔沿
着头画一下,这样就知道谁高了。
小包:我们用尺子量一量、比一比就知道了呀。
那就把比所有人都要高的标尺贴纸贴在墙上!一起来测一测、画一画、比一比吧!
小朋友们相互合作,有的画,有的测量,有的记录,身高测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六一体检快到了”,保健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小朋友们对幼儿园里新添置的测量设备惊奇不已。身高怎么测?在仔细观察及保健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知道需要双脚并拢,后背挺直,立正站好,眼睛平视前方,准确的数据就显示出来啦!
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了测量,他们将自己的身高记录下来,并在班级进行展示。孩子们纷纷对自己的身高进行了介绍。
在测量身高的过程中,加深了孩子们对各种物体的认识,掌握了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他们积极参与,用多种感官感受、思考,参与讨论,动手操作,在与同伴的深度学习中习得相关经验。
接着,我们将所有的小朋友的身高进行了统计,哇!原来我们班最高的小朋友是21号,有122厘米呢!
知道自己的身高数据后,我们对座位进行了调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身高自发排队,不需要老师的帮助,个子矮些的小朋友坐在前排,个子高的往后。
身高讨论会之后,小朋友们都希望能像21号一样长得高高的,那么怎样才能长高呢?我们一起来探寻身高的秘密!
分小组讨论后,小朋友们画出了他们心中的想法。
运动能长高
像她一样多喝牛奶一定行
认真睡午觉
好好吃饭,都要吃光
每天坚持锻炼
小朋友们还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每周运动计划”
我们搜寻了一些关于长高的绘本,投放到阅读区里供小朋友们进行阅读。
幼儿园里的物品有多高呢?让我们带上自己喜欢的工具去测一测!
关于身高的秘密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等着孩子去发现、学习和探究……
在本课程中,小朋友们通过一步步探索发现:身高的变化有痕迹可循,“看不懂”的身高标尺也可以“看得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探寻了目测比较、横测、竖测,用各种自然物进行测量等方式,体验了测量的乐趣,发现了长高的秘密,为以后的科学学习埋下一粒小种子。
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不以成人视角解读儿童的倾向,避免课程偏离了他们的真实兴趣及需要。主动与他们分享控制权,邀请幼儿参与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来,使其新旧经验呈螺旋式交织,实现了师幼共同发展。我们也将继续追随孩子的脚步,为他们的新一轮探究提供帮助!
文稿:沈燕飞、葛馨爱
编辑:郭嘉歆
审核:周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