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2012年首次在沙特阿拉伯发现。该病毒可引发从发热、咳嗽到严重肺炎甚至死亡的症状,病死率约27%,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发展为重症。MERS病例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尤其是阿拉伯半岛,但已输入至欧美、亚洲等地,人际传播有限,主要发生在密切接触者中。感染源可能与骆驼有关,但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疗法,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WHO不建议旅行限制,但建议高风险人群避免接触骆驼及生鲜骆驼产品。医务人员需加强防护,防止院内感染。WHO正协调全球应对,提供指南并监测疫情发展。

2015年6月15日,青岛市市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青岛市实验幼儿园龙羊峡、红山峡园区进行食品安全抽查。检查组充分肯定了园区的食品留样、餐具消毒、食品储存及进货台账等管理工作,认为其管理规范,并希望继续保持高标准。同时,针对留样记录和备餐间改造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幼儿园表示将结合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伙房管理,确保饮食安全更加规范化。此次抽查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

六月花儿香,阳光明媚,曙光园中二班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沙滩亲子运动会。6月13日下午,孩子们身着整齐服装,组成八个方阵,精神抖擞地参与“夹球跑”“海豚顶球”等趣味比赛。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完成“二人三足”“沙滩运宝”等项目,爸爸们更在“撕名牌”活动中大显身手。最后,团体拔河比赛为运动会画上圆满句号。活动不仅考验了体能与默契,更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孩子体验到亲情的温暖,留下难忘的欢乐回忆。

为提升年轻教师教学能力,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青岛市实验幼儿园于6月16日开展分园园长示范课活动。孙琦、杨柳、宋红三位园长分别展示音乐、语言领域精品课例,通过《船夫大叔》《打字机》《邮递员》等生动课例,展现个性化教学风格,巧妙结合游戏化设计与幼儿年龄特点,实现高效师生互动。课后研讨中,宁园长强调教材选择需立足儿童视角,李爱玲副园长重点解析提问技巧的四个维度。活动为40余名观摩教师提供学习范本,有效促进专业成长。(160字)

青岛市实验幼儿园为提升青年教师集体教学能力,于6月18日在阳光园区开展“新秀展示课”活动。董媛媛等五位教师分别呈现语言、音乐、美术等领域的创新课程,通过游戏化设计实现“玩中学”,展现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师幼互动能力。活动后,分园园长围绕学科策略、教材分析及教师基本功进行点评,朱园长充分肯定新秀教师的沉稳表现与活动设计,并颁发荣誉证书,鼓励青年教师依托园所资源持续提升专业水平。此次活动有效促进教师团队教学研究能力的整体发展。(160字)

2015年6月17日,市南区消防监察大队对青岛市实验幼儿园龙羊峡、红山峡园区进行消防安全督导检查。分园园长宋虹详细汇报了园所消防安全工作,陪同检查组重点检查了消防器材配备、用电安全、消防通道设置及演习制度落实情况。督察组对幼儿园规范细致的消防安全管理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其措施到位、方法有效。园方表示将持续落实消防安全工作,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此次检查结果通过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发布。

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笔墨技法滋养着儿童的美育发展。6月17日,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大尧园小一班邀请水墨画家家长开展沉浸式国画体验活动。通过展示文房四宝、六米画毡等工具,孩子们在触摸与观察中认知材料特性。家长分组指导:子涵妈妈用"宣纸捕墨"实验展现材料互动,子涵爸爸示范执笔运墨技巧。孩子们亲身体验软毫吸水特性,创作出苹果树、手提包等充满童趣的作品。活动有效激发幼儿对水墨艺术的兴趣,为其后续艺术探索奠定基础,实现了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生动传承。(160字)

青岛实验幼儿园曙光分园以舞台剧为特色活动,在副园长李爱玲的引领下,教师们精心改编剧本,尊重幼儿表演天性,让每个孩子参与角色表演。6月17日,园区举办“绘声绘色”主题舞台剧展示活动,各班幼儿生动演绎《果蔬一家亲》《小蝌蚪找妈妈》等剧目,落落大方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活动不仅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观察力等综合能力,还融入文明礼仪等多元素教育,让幼儿在快乐表演中收获自信与成长,充分展现教师团队的辛勤付出与教育成果。

八大峡园区小班级部结合《快乐的夏天》主题,开展了“水之韵、童之趣”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工具,参与“水珠宝宝搬家”“会变颜色的水”等趣味实验。活动中,孩子们对水枪产生浓厚兴趣,自发开展“水枪大战”——有的喷射水柱画弧线,有的在地面创作水画,有的与同伴玩击怪兽游戏。水花四溅中,欢笑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幼儿园化作欢乐海洋。阳光下的水滴映出绚丽光彩,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水的自然魅力,更在童年记忆中留下恣意欢快的篇章,师生共同沉浸在无拘无束的夏日清凉中。

端午节前夕,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节日魅力。园所通过舞龙、划旱船等民俗表演营造节日氛围,组织大班幼儿学习包粽子,从叠粽叶到缠线绳全程体验;小班幼儿则巧手编织寓意吉祥的五彩绳,并赠予同伴传递祝福。活动邀请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通过包粽子、缝香包等传统习俗,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端午文化的理解。系列活动将节日习俗转化为可操作的游戏体验,使抽象的文化传承变得生动具体,让幼儿在欢乐中领略中华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