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智力闯关 看图编应用题
本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智力闯关 看图编应用题》旨在帮助幼儿了解自编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即两个数和一个问题。活动通过PPT展示,引导幼儿复习7的分合式,并据此列出算式。活动中,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自编应用题,列出算式,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与快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还通过延伸环节,让幼儿根据图示编出更多的应用题,进一步锻炼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智力闯关 看图编应用题》旨在帮助幼儿了解自编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即两个数和一个问题。活动通过PPT展示,引导幼儿复习7的分合式,并据此列出算式。活动中,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自编应用题,列出算式,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与快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还通过延伸环节,让幼儿根据图示编出更多的应用题,进一步锻炼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是一段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的 本文介绍了一项旨在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灵活性的数学活动,针对已经掌握10以内加减法运算和看图列算式能力的大班孩子设计。活动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故事情境,引导幼儿接触并了解应用题,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图片尝试自编口述应用题,并逐步过渡到根据算式编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难点在于编应用题最后要留一个问题,答案不直接给出。该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如准备活动的拍手游戏、故事情境出题、看图编题和算式编应用题等,旨在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该教案旨在教授幼儿园大班学生7的加法应用题,通过问答游戏导入,学习并理解7的加法运算,包括通过故事引入的方式教授不同类型的应用题。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练习巩固知识,并分组创编得数是7的加法应用题。教案最后进行了小结,并对表现积极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本文是一份幼儿园大班的科学领域教案,旨在通过实物图的内容引导幼儿尝试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学习根据分合式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答案。教案包括熟悉10以内加减的游戏环节,发现数量之间的交换,根据分合式编出加减应用题并列出算式等环节。最终目标是提高幼儿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物观察引导幼儿学习编应用题,培养其数学思维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为掌握编题方法,难点在于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活动目标包括:1.根据实物内容编应用题;2.学习列算式并计算答案。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动物图片等教具,以分合式复习7以内数字组成,逐步过渡到8以内加减应用题。通过示范"小鸟飞来"的情景,指导幼儿运用"又""一共"等关键词编加法题,再引导用"飞走""还剩"编减法题,最后让幼儿自主根据数字卡片创编题目。活动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渡,通过互动练习巩固加减法概念。
本教案以超市游戏为载体,设计了一节大班数学活动,旨在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理解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活动目标包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掌握总数与部分数的减法逻辑,并能仿编"求剩下"的应用题。教师通过"马兰开花"游戏导入,利用超市场景(陀螺、桔子、苹果)创设三次购物情景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并编题,重点提炼"还剩几个"的减法特征。活动包含看图编题、算式对应等环节,最后在区角延伸减法算式游戏。整个设计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生活情境,通过多角度互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的教案,主要目标是帮助幼儿理解应用题三要素,学习口编10以内的连加应用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训练幼儿的逻辑思维。活动通过游戏“开火车”和“逛超市”进行,让幼儿在购物中理解加法应用题的构成,并学习如何编制这类题目。同时,结合身边事物引导幼儿口编1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大班数学活动《自编口述应用题》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幼儿初步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自编口述应用题》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习...
大班数学优秀《10的加法》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乐意学习...
大班《自编减法应用题》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根据数字或算式进行仿编、创编减法应用题,教幼儿初步学习自编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自编减法应用题》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