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所风采 第2页

幼小衔接阶段,认识并书写姓名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名字大探秘”为主题,通过晨间签到、名字调查、姓氏探源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姓名的组成、意义及用途。孩子们在讨论中发现名字的家族传承与文化内涵,并通过书写练习、绘本阅读、设计名牌、姓氏彩绘等多元方式,深化对姓名的认知。游戏环节如“撕名牌”“名字传球”进一步激发兴趣,让幼儿在互动中体会名字的独特性。课程以姓名为纽带,帮助幼儿建立自我认同与家庭联结,在探究中满足好奇心,培养书写技能与文化归属感。(160字)

宁强县幼儿园“家园彩虹桥”栏目全面升级,现面向家长征集多样化投稿。除原有教育心得外,新增科学实验、美食制作、趣味运动等视频内容,以及亲子合影搭配成长故事的图文投稿。要求视频横屏拍摄(3-5分钟),文字需注明活动亮点与成长发现。投稿请发送至119622531@qq.com,注明孩子姓名班级及内容类型。优秀作品将发布于园方微信公众号,近期特别征集端午节、儿童节主题内容。欢迎家长用镜头记录亲子时光,共享教育美好瞬间。(编辑:蒋小菊 审核:沈萍)

《“竹”够有趣与“笋”有约》课程纪实:永定区龙潭中心幼儿园以春日竹笋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融合自然探索与生活体验的趣味活动。孩子们通过制定挖笋计划、亲子寻笋实践,观察竹笋生长环境,激发探究兴趣;在"舌尖上的美食"环节亲手烹饪笋块,感受时令美味;通过绘画将竹笋形象跃然纸上,深化认知。活动贯彻《指南》精神,以"寻笋-探笋-绘笋-品笋"为主线,引导幼儿在自然中学会观察、思考,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课程充分展现了大班幼儿在探究中学习的特点,实现了科学教育与美育、食育的有机融合。(160字)

托克托县明珠幼儿园开展安全绘本系列课程,通过生动故事提升幼儿安全意识。小班组《黄绒鸭的派对》讲述口水狼借表演偷窃,最终被警察抓获,教导孩子保管财物;中班组《皮斯岛88号公园》以花狐狸受伤经历,强调遵守规则、听从家长劝告;大班组《外出骑车安全》通过花狐狸骑车受伤,警示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课程以趣味故事传递安全知识,培养幼儿自我防范能力。幼儿园将持续加强安全教育,为幼儿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竹”趣横生》班本课程以幼儿对春日竹笋的自然兴趣为起点,通过“寻竹”“探竹”“品竹”“玩竹”四大板块展开深度探究。孩子们在家长陪同下实地挖笋、观察竹结构,通过调查讨论了解竹类品种与用途;亲手剥笋、晒制体验劳动乐趣,用绘画、竹编、竹竿舞等创意活动感受竹文化魅力。课程贯彻《纲要》理念,以幼儿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为核心,通过主题脉络图系统引导幼儿对比竹树差异、探索生长规律。活动中,幼儿不仅积累了自然科学认知,更在传统游戏、艺术创作中提升协作能力与审美情趣,实现了“自然探究+文化传承”的双重教育价值。教师将持续追随儿童兴趣,深化竹主题的生成性学习。

《与“泥”有约》课程源于雨后孩子们对松软泥土的自然好奇。课程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通过多感官探索引导幼儿发现泥土的奥秘。第一阶段"与泥相遇"开展泥土讨论、亲子调查和绘本共读;第二阶段"初探泥土"通过科学实验认知不同泥土的特性和渗水性;第三阶段"玩转泥土"融合挖泥、运泥比赛、泥浆吹画、创意泥塑等跨领域活动,最后延伸至种植实践与环保行动。整个课程遵循"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原则,将科学探究、艺术创造与生态教育有机结合,让幼儿在自然课堂中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环保意识。(160字)

《与“泥”有约》课程源于雨后孩子们对松软泥土的自然好奇。课程通过观察、触摸、闻嗅等多感官体验,引导幼儿探索泥土特性,区分黑土、红土、黄土等种类,实验验证渗水性差异。活动延伸至挖泥行动、泥浆吹画、创意泥塑等艺术创作,并开展种植实践与环保行动,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融入自然教育。孩子们在自由探索中激发科学兴趣与艺术创造力,建立生态意识,实现“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目标,让自然成为滋养成长的鲜活课堂。(160字)

母亲节来临之际,芹池镇中心幼儿园小二班的孩子们通过别开生面的活动感恩母爱。在“我从哪里来”的趣味问答中,孩子们用童真的语言探讨生命起源;通过“怀孕体验”环节,他们将气球塞入衣服扮演“孕妈妈”,切身感受母亲弯腰穿鞋、负重行动的艰辛。活动中,孩子们带着“宝宝”吃饭、运动,理解孕期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并亲手制作手工礼物传递爱意。这场沉浸式体验让幼儿懂得“为母则刚”的不易,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在此生动实践——唯有亲身经历,方能真正领悟感恩的真谛。活动最后,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向全天下的母亲送上节日祝福,致敬这份如阳光般温暖无私的母爱。

《“果”然心动:龙苗幼儿园小一班的水果探索之旅》
课程缘起于绘本《爱吃水果的牛》,孩子们对水果充满好奇,提出“水果长在哪里”“能做成什么”等问题。教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设计了多感官体验活动:观察水果颜色、闻气味、触摸表皮、品尝味道,并探索种子奥秘;通过榨果汁、拓印、果皮创意画等游戏深化认知。亲子水果拼盘秀将活动推向高潮,家长与孩子共同创作,收获健康与快乐。课程中,孩子们提升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也践行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习自然生长于兴趣之中。

无锡市育红实验幼儿园花花2家的孩子们将传统折纸玩具“东南西北”玩出了新花样。通过二次折叠和创意添画,小丑、相机、愤怒的小鸟等立体造型跃然纸上,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尽情发挥想象力。活动不仅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和几何认知,更激发了语言表达与发散思维。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和线上分享让创意延续,印证了“游戏是儿童最高层次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这场充满笑声的折纸变身秀,让日常活动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魔法时刻。(1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