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作为中国的必备餐具对于有着悠久美食文化的中华民族来说,它既是饮食卫生上的创新,更是中华民族人民饮食智慧的充分体现。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它不仅是一种用餐的工具,更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有其独特的蕴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当中明确指出:”4—5岁的幼儿要会使用筷子;5—6岁的幼儿应会熟练使用筷子”。所以,学会用筷子,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小朋友们边学技能边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代表的寓意是天圆地方。筷子代表着传承、明礼、启迪、思念、关怀、守望和睦邻。小小的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数千年来餐桌上的礼仪与文明,传递着中国人深厚的情感与情谊。一双筷子,万种味道,拿在手上,放在心上,每一次使用,都是对食物和生命的敬意。
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科学家研究发现,使用筷子是一种复杂、精细的运动,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个大小关节50多条肌肉,一日三餐使用筷子,对儿童来说,是锻炼手功能的好机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使用筷子越早的孩子,动手能力就越强。
其实在使用筷子夹食物之前,离不开眼睛的视觉定位,即两眼注视同一目标,再将它们分别所得的物像融合成具有三维空间完整的像。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两眼外肌的平衡协调。因此,经常使用筷子能促进视觉的发育,对于预防斜视和弱视都是大有帮助的!
正如前面所讲,使用筷子需要依赖手部的精细动作和眼睛的视觉定位,但更离不开脑部通过神经反射,这无疑会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
五指握筷子的具体姿势~
共有7个要领,分别是:
▼
1.手握筷子前,要先将两根筷尖对齐;
2.使用时只动筷子上侧;
3.使用拇指、食指和中指3根手指头轻轻将筷子拿住;
4.拇指要放在食指的指甲旁边;
5.无名指的指甲垫在筷子下面;
6.拇指和食指的中间夹住筷子将其固定住;
7.筷子后方留1厘米长距离。
筷子能为我们带来很多的美味,但是不正确的使用也会造成安全隐患,做到安全用筷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将筷子当作“玩具”,拿着筷子挥舞或使用筷子对着别人。
2.在取用筷子时,请将筷子紧紧握在手中,严禁将筷子含在嘴里走动或跑动。
3.在收放筷子时,也要注意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注意文明用餐。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
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向各位家长、小朋友发出使用筷子的倡议:
1.为孩子准备一双专用筷子。
2.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筷子。
3.坚持每一餐都让孩子使用筷子。
4.孩子使用筷子时,请多鼓励孩子。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加油吧!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后勤服务处
图、视频|网络
编辑|王亦菡
审核|吕冰瑶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银川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