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
健康我先行
0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柯萨奇病毒(A16、6、10等)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等引发的在手、足、口以及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的急性传染病,会引发发烧、无力肌肉酸痛等全身反应。
02为什么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群
1.是由于学龄前儿童本身免疫功能较常人要差,特别容易受到病毒,以及细菌的感染,所以会得手足口病。
2.手足口病是儿童多发的一种病毒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在聚集的场所发生,小孩生活的环境,比如在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一起共同学习、饮食、睡眠等环境,会导致病毒局部扩散,所以儿童会容易得手足口病。
3.学龄前儿童免疫功能比较差,如不注意手部的卫生,不能够得到及时清洗病毒行为,所以会容易得手足口病。
03同一个孩子会多次得手足口吗
同一个孩子有可能会多次感染手足口病,这是因为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目前发现有20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这些肠道病毒之间的交叉保护可能是没有的。
04手足口病的发展阶段
潜伏期
幼儿被病毒感染后多会经历3~7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无临床症状,患儿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发热期
起病急,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疱疹期
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散在的米粒或绿豆大小的斑丘疹或疱疹。
皮疹的特点:
口腔黏膜疱疹散在分布于两颊部、咽后壁,舌边、唇齿侧,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其周围有红晕,疼痛感较明显。
手和脚的皮疹多发生于手掌和脚掌,皮疹周围发红,疱疹较硬,里面有少量浑浊液体。
臀部及肛周也可能出现与手、脚掌同样的皮疹,但躯干及面部很少出现。
恢复期
恢复期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一般情况下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但因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有极少数患者(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05预防措施
01
勤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细菌和病毒的方法,特别是幼儿玩过公共设施,从户外环境回来时,当然勤洗手不只是幼儿的事,家长们也要多注意,因为虽然成人免疫系统完善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是作为家长的你们却是可以成为手足口相关病毒的携带体的,所以不管是面对手足口病还是其他病毒细菌都记得勤洗手。
02
勤通风、常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不二法则,而手足口病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是它的传播途径不仅是局限粪口传播,它还会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喷嚏等进行传播。
03
勤洗晒、消毒
洗晒大家都知道,那么家中消毒怎么进行呢?肠道病毒最怕的是紫外线和高温煮沸消毒,家长们可以对家中物品结合以上两种方式进行消毒,还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环境表面的消毒,如家具、座椅等,注意消毒液的稀释。
04
接种疫苗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EV71疫苗),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虽然接种了疫苗不代表肯定不感染手足口病了,但是请家长们知悉在手足口病病原体中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最严重的病毒,而接种了EV71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确保感染后不会出现重症病例。
06治疗与护理
目前,针对手足口病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同时家长要做好护理工作:
及时退烧,注意病情
幼儿患上手足口病之后会有发烧症状的,所以家长朋友们应该尽快给孩子退热处理,因为退烧的方法比较多,家长可以酌情选择对幼儿没有伤害的退热方法,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健康不再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性,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多给孩子喝温开水,做好护理工作。
补充营养,注意饮食
1.饮食要少量多餐,清淡营养,以软烂或流食物为主;
2.不宜热饮热食,或食用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口腔内部疼痛,引起幼儿厌食;
3.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残留物感染。
伤口护理,注意卫生
1.剪短患儿的指甲,避免挠破患处;
2.切勿用针挑破皮疹,引发感染;
3.皮疹破损处及时涂上消炎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4.选择柔软透气的衣服、被褥,多晒太阳,保持清洁。
手足口病虽然会多次复发,但普遍可自我痊愈,家长也不要太恐慌。
只要严格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锻炼,少扎堆聚集,早到正规医院接种疫苗等预防工作那么手足口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 。
如发现不适,要早确诊,早治疗,早隔离,隔离期间遵医要求居家隔离,不去公共场所。
希望家长朋友们科学地呵护我们的孩子,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平衡饮食,就能够减少孩子患病的机会,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