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那些事儿!
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
关键期、最佳期,
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孩子们
健康成长,并且终身受益。
但多数幼儿在家由家长喂食、依赖性强。
很多孩子存在饮食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正确引导和培养,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老师我的饭太多了,我吃不完。
我只喜欢吃米饭,别的我不吃。
我不太会用勺子。
老师,他的菜掉了!
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逐渐稳定情绪,慢慢适应集体生活,建立起幼儿园的归属感。他们开始学习新的生活技能,例如穿衣、进餐、喝水、如厕等,大多数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强,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存在着一些困难,在进餐现场就常常传来这样的声音…….
餐前大讨论
经过谈话,发现个别幼儿有挑食的习惯。为了改正这一习惯,并且减少浪费粮食的行为,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1、我会洗手
在饭前便后,当小手脏了,摸过脏东西,我们都要把小手洗干净,这样,细菌就会跑光光啦。
— — — — —
2、勺子怎么拿
进餐的时候,小朋友总是说:“老师,他勺子拿错了!老师,她又用手拿菜啦!”,针对仍然有部分孩子不太会用勺子,习惯用手拿吃饭现象,我们通过区域游戏给小动物喂食,来锻炼孩子的手部力量。
— — — — —
3、食物会逃跑
餐点时间到啦,我们都在认真吃饭哦,不会浪费粮食啦。可是,我们的脸上、桌子上和地上到处都撒满了饭,这是怎么回事?
— — — — —
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桌子上和地上有很多饭粒。
我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身体要贴近小桌子,饭菜才不会跑出来。
要把嘴巴凑近碗边,这样就不会掉饭粒了。
吃饭要安安静静大口吃,不能玩。
通过讨论之后,孩子们知道了正确的进食姿势,并在进餐时将姿势进行了迅速调整。一些姿势很标准的孩子还主动当起小老师,时不时会去提醒身边的小朋友。
当孩子学会了正确使用勺子,也在吃饭时嘴巴会主动伸向餐盘、身体也会贴近小桌子后,桌面变得可干净啦!
4、遇到不爱吃的怎么办?
我们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少数小朋友饮食习惯良好能够自己吃饭,但大部分的小朋友饮食习惯不佳,吃饭时常常把自己弄得“脏脏”的,遇到不爱吃的食物就不吃了。
— — — — —
孩子挑食的话,长期下去还会引起营养不良、肠胃不适、生长缓慢等问题。为了帮助幼儿改善挑食的习惯,我们运用绘本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价值。
6、光盘我行动
每日午餐的光盘行动!
每位小朋友都争做光盘小达人!
— — — — —
为充分发挥进餐环节独特的教育和发展价值,我们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关注每个孩子出发,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的问题和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措施,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进餐、文明进餐。进餐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进步,让良好的进餐习惯一直伴随孩子们!
THE END
编辑:齐阳阳
审核:园长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嘉乐Youer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