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缘起
户外游戏时间到了,你们想要玩什么呢?
老师,老师我们想去沙池玩……
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他们想要利用管道往沙池区引水,于是进行了一场关于“管管”相通,成‘渠’引水”的合作探索之旅。
二、活动过程实录
“搭建好管道,我们直接开水龙头就可以了,多方便啊!”煊顺大声喊道。他便拿起了透明管子接上,其他几个小朋友也迅速加入其中。
只见他们把一端伸在水龙头下面,水顺利从透明管流淌下来。孩子们高兴地蜂拥而至。梓豪喊道:“大家看,我们像这样把水引到沙池,就不用跑来跑去接水了。”可是——真的顺利流到蓄水池吗?
初次探索——观察分析
大班幼儿逐渐具有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在游戏活动中:
1.接水困难,这一因素引发了幼儿的细心观察。
2.幼儿自主观察、思考后,产生了游戏的初期探索——就地取材,即从水池边取得搭建材料,并选择透明管接在水龙头下。
在整个过程,由烜顺、永轩的提议下发生的观察、大胆尝试,都是孩子们基于兴趣的自发行为,这也使游戏有了新内容,为后续推进做铺垫。
初次探索遇到的问题
遇到的问题:
1.沙子吸水后太松了,管道两边的沙子太软了,总是塌陷。
2.管道连接处在沙子中总是松动断节漏水。
3.管道接口处不断有沙子掉进去,水没办法流到水道里。
再次调整
烜顺将一根管道放在水龙头下,又将 U 型管道与水龙头连接在一起。孩子们先后尝试了管道与管道连接、用接口将两根管道连接、将管道与 PVC 管结合三种方法。
再次试水后,管道连接处不断漏水。梓豪说:“这里会漏水,怎么想出办法堵住不漏水呢?” 王志抓起一把沙子,尝试用沙子堵住漏水处。将沙子放在漏水下方,烜顺调换了透明管道与 PVC 管道的位置,梓豪将管道重叠、用手按紧,确保不留缝隙。孩子们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漏水问题。再次试水,漏水的现象有了很大改善。
教师支持与游戏表征 }
教师支持:
1.注重游戏分享环节的交流,帮助幼儿梳理、提升游戏经验,倾听幼儿的游戏故事和疑问,通过交流引导和不断反思,幼儿逐步建构自己的游戏经验。
2.随时关注幼儿的游戏,适时介入,引导幼儿解决问题。使幼儿在寻求对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
3.安全梳理,引到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同伴。
幼儿游戏表征
三、教师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孩子们探秘管道引水过程中,我始终遵循让幼儿自主探究——在孩子们探究时,做个善于倾听的观察者,细心捕捉具有朴素价值的问题。因此,我看到孩子们的想法和惊喜创造,每次游戏中细小的变化,都是“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想出办法”的过程,无不彰显孩子们思考!在活动后的分享中,我继续引导幼儿分享自我;也希望后续教学中和孩子继续同探究、共进步,让科学教育真正内化于行动。
临高县波莲中心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临高县波莲中心幼儿园